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495章 南京御辔

第495章 南京御辔(2/2)

目录

别看只是一个小小赐食,在等级森严的大明,小朱慈炅放下身段和大臣同食,早就刷爆了忠诚度。这些人老刘和老徐是享受最多的,两个人都快没感觉了。

孙承宗倒是恪守礼节,一直不语。直到朱慈炅放下筷子,拍了拍小肚子。

“朕吃饱了,你们慢用,不必拘礼,别跟朕客气啊。”

孙承宗随即也放下筷子。

“陛下,老臣见到陛下康健无碍,心中欢喜。不过,陕西事务不能耽误,老臣打算等太后大寿后就返回,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刘一燝微微停箸,面无表情,不动声色。反倒是最外边的王铎和李世熊互相对视,有些意外,陛下不是已经在挑选他的继任者了吗,怎么他还要回陕西。

朱慈炅仔细看了看面色严肃的孙承宗,也很意外,不应该啊。孙承宗气量很大的,自己还是太子时就没少怼他,他从来不跟自己计较的。

这是在一群官员面前扫到他面子了?朕倒是一时口嗨没有注意,以后要记住了。

“孙先生可别浪费,你面前还那么多菜呢。朕先去交泰殿那边走几步,消消食,其他事,你吃好了来找朕吧。想喝酒招呼王坤就是了,但可别喝醉了。”

朱慈炅什么也没说,但慰留之意已经表露无疑,而且也不叫次辅,又叫先生了。

交泰殿建成后很少启用,朱慈炅只跟朱由楥他们四个小皇叔一起在这吃过几次家宴。朱慈炅带着他们自己动手烤鱼,上次朱由梁在这鱼刺卡到喉咙了,任太后还把他身边太监骂了一顿。

蠢笨蠢笨的由梁叔居然要成为最早肩负皇室责任的娃娃了,朱慈炅想起他听说福王提剑要进宫砍朱由杞,他反而吓得面无血色的可怜样子,又笨又好笑。

福王提剑进得了皇宫吗?他不过做做样子,实际是对朕表示不满。没见朱由桦和朱由杞一样走得很近吗。

不管怎么说,郑老太太走了,神庙一脉就少了不少纷争。这老太婆也是疯了,死前都还要想着搞事,甚至都不问问福王本人意见的。

朱慈炅在回廊里没逛多久,孙承宗就来了。

“先前开会,朕有些口不择言了,给先生先赔个不是。”

朱慈炅轻轻鞠躬,把孙承宗吓了一跳,赶紧避开。

“陛下,这没有什么。那事的确是老臣草率了,老臣也并非对陛下不满,只是这江南的繁华,老臣很不适应啊。”

朱慈炅仔细观察孙承宗脸色,感觉他的确没有把那言语纷争放在心里。说实话,朱慈炅很不喜欢孙承宗,这老头犟得很,自以为是,习惯性的不把朱慈炅放在眼里。

孙承宗是没有首辅之才的。黄立极“告病”后,天启七年末到朱慈炅继位前,一直是他实际主持朝政,但他啥挽救大明颓势的政策都没有,只是知道起复“东林群贤”。

他也不是要掀起党争政斗,他好像十分相信东林那套所谓的“众正盈朝”。有点像后世的欧洲政客,编织一套奇葩理论忽悠世界,忽悠着忽悠着把自己都忽悠进去了。

黄立极是有自己一套治国理论的,不算特别出色但分得清重点,全局意识是有的,当然他身段很软,私德有亏。

刘一燝其实也是绵里藏针的家伙,但东林只是被他利用的政治团体。他是有真正政治家的腹黑的,别看他标榜东林领袖,骨子里根本不信东林那套。

那帮东林后进,被他卖了还在帮他数钱。朱慈炅感觉全大明除了他没有谁能压制得住这老狐狸,所以当初给张太后的“遗言”,他要不在了,刘一燝有多远滚多远,太危险了。

孙承宗有些独特,这个人算是真正的“正人君子”,是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不然也不会被忽悠进东林。

朱慈炅看不起他的才能,但他身边可是有不少拥趸的,朝野里很多人都觉得他才是大明最合适的首辅。

这个人甚至不算朱慈炅的忠臣,但他在内阁有着独特的作用,能平衡黄立极,也能压制刘一燝。

尤其是刘一燝,从来邪不胜正,有孙承宗在,刘一燝的“阴招”甚至都无用武之地。

他孙承宗只要杵在内阁,啥都不用做,刘一燝的手段就只能用在正途,孙承宗可不是徐光启那样的小白兔。

别看孙承宗来南京后只是跟刘一燝在御前吵了一架,但那一架,在朱慈炅眼里看到的根本不是孙承宗对他的不敬,反而他发现了孙承宗留在南京的妙处。

现在孙承宗有了去意,朱慈炅当然要放分诚恳。

“朕其实也非常不适应。江南越是花团锦簇,朕心里就越不安,孙先生,朕心里慌得很。重农抑商是历史智慧,朕发展商业只是要利用商业繁荣来解决大明的问题。

但朕心里清楚,商人是不可信的。朕给他们打开了通途,但这匹马是需要装上辔头的,否则大明迟早要被拉进未知的危险。

朕希望先生能留在江南,为大明控制这匹马的方向,不要让他们误入歧途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