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 第四百一十七章 最终定价

第四百一十七章 最终定价(1/2)

目录

没过多久,户部侍郎张大人便匆匆赶到了御书房。

他刚进门,便躬身行礼:“臣张谦,叩见殿下。”

朱雄英抬手让他起身,指了指桌前的椅子:“张大人坐,本皇孙找你过来,是为了西洋集团章程拟定的事。”

张谦坐下后,连忙说道:“殿下,筹备小组已经拟定了章程的初稿,正在修改,预计再过三天就能定稿。”

朱雄英说道:“三天太长了,你回去后,让筹备小组的人连夜修改,明天中午之前,必须把定稿给本皇孙送来。

另外,章程里要明确几点:第一,股份的定价要合理,既要考虑到西洋开发的成本,也要让百姓和商户都能买得起;

第二,购买股份的人数不限,但每个人购买的数量要有限制,防止有人垄断股份,官员和百姓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是官员,就可以多买;

第三,股份售卖的时间定在五天后,在交易所门口张贴公告,同时在京城的各个城门和集市也张贴公告,让所有人都知道。”

张谦心里一惊,没想到殿下会这么急切,但他也明白,这是为了应对交易所门口的情况。

他连忙躬身应道:“臣遵旨!臣回去后,立刻组织筹备小组的人连夜修改章程,明天中午之前,一定把定稿送来。”

朱雄英点了点头:“好。另外,你再让人去股份交易所,跟守在那里的兵丁说一声。

让他们多注意秩序,要是有管家打听消息,可以跟他们说,章程很快就会公布,让他们回去等候消息,不用在门口蹲守。”

张谦应道:“臣明白。”

张谦离开后,朱雄英又拿起那张西洋地图,目光落在了那个港口的位置。

他知道,西洋集团的成立,只是开发西洋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建立据点、组织商队、跟西洋各国打交道……而这些,都需要官员们的支持和百姓的参与。

官员们派管家蹲守交易所,虽然有些急切,但也说明他们愿意参与进来,这对西洋开发来说,是个好开头。

就在这时,王振又走了进来,躬身说道:“殿下,锦衣卫指挥佥事大人又送来消息。

说交易所门口的管家们,看到礼部张贴的公告后,已经开始陆续离开了,只有少数几个还在那里,但也安静了许多。”

朱雄英闻言,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好,知道了。让锦衣卫继续盯着,直到股份售卖开始。”

王振应了一声,退了下去。

次日午时,日头正盛。

户部侍郎张谦怀揣着厚厚一叠西洋集团章程定稿,额角沁着薄汗,快步踏入御书房。

他身后的随从捧着两个木匣,一个装着誊抄工整的章程副本,另一个则放着用于印刷的雕版。

昨夜筹备小组挑灯夜战,不仅改完了章程,连雕版都赶制了出来,就怕误了皇孙殿下的时辰。

张谦躬身行礼道:“臣张谦,幸不辱命,西洋集团章程定稿已至!”

而后,双手将章程正本递上前。

朱雄英放下手中的西洋海图,接过章程,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目光先是落在股份定价一栏:“每股纹银十万两?”

张谦连忙解释道:“回殿下,臣等核算过西洋开发的初期成本。

巨型福船建造需耗银百万两,海外据点筑城需五十万两,再加商队护卫、丝绸瓷器备货,初期至少需三千万两启动资金。

定十万两一股,既能快速聚拢大额资本,又能筛选出真正有实力的股东。

毕竟能拿出十万两闲银的,皆是家底丰厚的商户或勋贵,后续与西洋通商时,也能调动更多资源。”

朱雄英点点头,又翻到限购条款:“每人限购五股?官员与商户同例?”

张谦语气坚定道:“正是!臣等特意注明,无论官阶高低、身家厚薄,皆以五股为限。

一来防止单一势力垄断股份,二来也能让更多核心资本参与进来。

毕竟五股便是五十万两,能拿出这笔钱的,皆是大明商界的中坚力量,将他们绑在西洋开发的船上,更能稳固根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