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688章 吕宋的困境!朱椿上门求援!

第688章 吕宋的困境!朱椿上门求援!(1/2)

目录

占城议事厅外的凤凰花正开得热烈,火红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与往来商贾的身影交织成一幅热闹图景。

朱高炽刚与水师将领敲定先遣队的补给清单,门外便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即是侍卫的通报:“大将军王、皇太孙殿下,吕宋藩王朱椿殿下求见!”

朱高炽与朱雄英对视一眼,皆有些意外——朱椿就藩吕宋才半年,按说正该忙着开拓封地,怎么突然来了占城?

两人连忙起身相迎,刚走到门口,就见朱椿风尘仆仆地闯进来,一身藩王常服沾着旅途的尘土,脸上满是愁容,见到他们便忍不住大吐苦水:“高炽、雄英,你们可得帮我想想办法!这吕宋的日子,快没法过了!”

两人连忙将他让进厅内,命人奉上茶水。

朱椿接过茶杯一饮而尽,抹了把嘴继续说道:“当初来吕宋时,我见这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想着定能种出满仓粮食,给父皇和朝廷报个喜。可谁知道,这吕宋的土著也太懒了!”

他重重拍了下桌子,语气满是无奈:“我让人勘察过,吕宋的平原能种水稻,山地能种甘蔗,一年三熟都不成问题。可那些土著,每天只想着摘些野果、捕些鱼,随便填填肚子就躺在树下晒太阳,压根不想耕田种地!我在国内时,试过减免赋税、发放种子农具,甚至亲自带着工匠教他们耕种技巧,可他们要么敷衍了事,要么转头就把种子吃了,一点效果都没有!”

朱雄英皱起眉头:“前往吕宋的汉人子民不多吗?”

“太少了!”朱椿叹了口气,“虽说朝廷允许百姓迁往藩地,可吕宋毕竟是海外,愿意来的汉人也就几千户,大多还是工匠和商贾,真正会种地的农户没多少。现在封地要开垦,要建城池,到处都缺人手,这些土著本是最好的劳动力,可他们偏偏不干活,眼看着那么多肥沃的田地荒着,我这心里就像被针扎一样!”

他说着,眼圈都红了:“咱们华夏子民,哪见过田地荒着的?在老家时,就算是边角地都要种上庄稼,可到了吕宋,这么好的地却没人种,这对咱们来说,简直是天大的耻辱!我实在没办法了,才特意从吕宋赶过来,向你们取取经。”

朱高炽听着,脸上却并无意外之色,反而轻轻点了点头:“王叔,您别着急,这南洋的土著,大多都是这样。”

他看向朱雄英,解释道,“咱们之前在占城、暹罗考察时就发现,南洋这边气候湿热,野果、鱼类常年都有,土著随便找点东西就能填饱肚子,自然就没了耕种的动力。不像咱们中原,四季分明,到了冬天就缺衣少食,不勤劳耕种就活不下去,所以华夏子民骨子里就带着勤劳,对粮食也格外敬重。”

朱雄英也补充道:“而且,他们没有‘积粮备荒’的概念,觉得只要当下能吃饱就行,压根想不到要种粮存起来,应对灾年。您之前用中原的办法刺激他们,他们根本理解不了,自然就没效果。”

朱椿急道:“那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田地荒着吧?我总不能拿刀架在他们脖子上逼着他们种吧?”

“当然不能用强。”朱高炽摆了摆手,语气笃定,“对付这些土著,得用他们能理解的办法,循序渐进地引导。”

他沉思片刻,继续说道,“首先,咱们可以‘以物换粮’。您可以让手下的汉人农户先开垦一片田地,种上水稻,等收成后,用粮食去换土著手里的胡椒、橡胶、象牙这些特产。他们见粮食能换到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自然就会觉得耕种是有用的。”

“其次,要教他们‘粮食的好处’。”朱雄英接过话茬,“可以在土著部落附近开设粥棚,每天定时熬粥,让他们免费来吃。但有个条件,想要喝粥,就得跟着汉人农户学耕种,哪怕只是帮忙除草、浇水也行。等他们尝到了粮食的甜头,知道耕种能让自己吃饱吃好,就会主动参与进来。”

朱高炽又补充道:“还有,要选一些‘带头人’。您可以在土著部落里找几个威望高的首领,给他们送些种子、农具,再派工匠专门教他们耕种技巧,让他们先种出粮食。首领尝到了甜头,自然会带动部落里的人一起种。等他们有了收成,再慢慢教他们储存粮食,让他们明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