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鸿蒙主宰之荒天帝 > 第151章 生活与方向

第151章 生活与方向(2/2)

目录

张婶给星光芽换竹架时,星藤的须子主动松开旧绑绳,等新竹架架好,又一圈圈缠上去,比上次绑得更匀。“越来越会干活了。”她摸了摸星光芽的新叶,叶尖的星光沾在指尖,凉丝丝的。旁边的声螺调子变了变,像是在应和她的话。

带鳃的人往水道里加了新的净化藻,这次清洁鱼没等他动手,就先把藻叶摆得整整齐齐。他刚蹲下身,就看见水底沉着块亮晶晶的东西——是深海糖晶,大概是上次喂鱼时掉的。“还藏了糖给藻当肥料?”他笑着捞起来,糖晶在手里化了点,滴进水里,净化藻的叶子立刻亮了亮。

傍晚收工时,铁械组推着修好的独轮车过来,车斗里装着新做的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星田”两个字。“赵叔说这片地该有个名字。”组长把木牌插进田埂,星藤的须子立刻缠上来,在木牌边缘绕了圈光边,像给字镶了框。

大家围着木牌坐下来,王奶奶端来刚做好的番茄蛋汤——用温室里新摘的小番茄做的,汤里飘着星光似的油花。星狐叼着莫耶给的菜叶饼,蹲在木牌旁边,尾巴扫着光边,把光扫成了一圈圈涟漪。

李煜杰喝着汤,看木牌上的“星田”两个字在暮色里发亮。星藤的光点在田埂上流动,水道里的藻叶摇着碎光,刚种下的稻种在土里悄悄扎根。远处张婶在给星光芽浇水,带鳃的人在检查水道,莫耶在给大豆花苞唱歌——这些声音和动作,像给星田的第一天,盖上了温暖的印章。

他知道,等明天太阳升起来,木牌上的光边会更亮,番茄青果会再鼓点,大豆花苞会再大些,连那只蜜蜂,都会记得往新垦的土地飞。因为在这里,每一点生长都被期待着,每一份期待,又都在催着生长——就像星藤缠着竹架,就像鱼护着藻,就像所有人守着这片星田,把日子过成了会结果的模样。

第二天一早,星田的木牌先被露水打湿,星藤缠在牌上的光边却没暗,反而把露水映成了细碎的光珠。赵叔扛着锄头走过时,指尖碰了碰光珠,水珠滚落在地,正好渗进刚种下稻种的土里。“这水都挑着好地方落。”他笑着往土里踩了踩,鞋边沾着的星藤光屑,在泥土上印出小小的光斑。

陈阳的画板刚架到向日葵旁,就发现花盘又转向了东方——像是在等第一缕阳光。他刚调出淡金色的颜料,那只蜜蜂就停在了花盘边缘,翅膀带起的风把光屑吹到他的画纸上,正好落在向日葵的花瓣位置。“倒是省了我调高光。”他笑着下笔,把蜜蜂和光屑一起画进去,旁边添了行小字:“星田的小帮手”。

莫耶比谁都急,天没亮就蹲在大豆苗前,见花苞又鼓了些,赶紧在记录牌上画了个更大的圈。“再有三天就能开了!”她对着花苞数花瓣的纹路,突然发现叶上爬着只七星瓢虫,正啃叶背的蚜虫。“你也是来帮忙的?”她小声说,瓢虫像是听懂了,往另一片有蚜虫的叶子爬去。

星坠给番茄青果量了周长,记在“第一天”旁边。萤火虫停在他的铅笔上,翅膀的光在记录本上投下小小的影子。“要不要给你也记一笔?”他戳了戳萤火虫的翅膀,小家伙飞起来,往温室深处去了——那里又冒出了新的花苞,正等着它去“帮忙”。

带鳃的人检查水道时,发现净化藻的叶片边缘,长出了细小的气根。“这是要自己往土里扎呀?”他刚说完,清洁鱼就游过来,用嘴把气根往泥土里推了推。远处赵叔在新垦的土地上划田垄,锄头落下的地方,星藤的光痕跟着亮,像在给田垄画边界。

张婶给星光芽浇水时,星藤的须子卷来片大叶子,接在水壶底下,让水流得更匀。“越来越会疼人了。”她把叶子摘下来,垫在星光芽的根部——这样浇水时,泥土就不会溅到茎秆上。声螺的调子跟着柔了些,像是在夸她想得周到。

中午吃饭时,王奶奶端出了新做的大豆芽菜——是用最早冒芽的大豆种发的。莫耶夹了一筷子,特意送到大豆苗前晃了晃:“你看,你们的同伴已经变成菜啦,你们要快点开花结果呀!”大豆的花苞轻轻颤了颤,像是在用力生长。

李煜杰帮铁械组搬新做的竹筐,筐子刚放在田埂上,就有星藤的须子伸过来,往筐里铺了层软叶。“这是怕装种子硌着?”组长笑着把稻种倒进去,种子落在软叶上,发出沙沙的轻响。远处孟晓在给向日葵量高度,陈阳在画大豆花苞,声音顺着风飘过来,和赵叔的锄头声、带鳃的人舀水声混在一起,像星田在轻轻哼歌。

傍晚时,那只七星瓢虫爬到了木牌上,背着七个光点点的壳,在“星田”两个字上慢慢爬。星狐追着萤火虫跑,尾巴扫过田埂,把星藤的光痕扫成了一片光雾。王奶奶的灶台飘出南瓜饼的香味,这次加了星坠摘的番茄丁,甜里带着点酸。

李煜杰咬着饼看木牌上的瓢虫,突然觉得星田真的像个大家庭——星藤是家长,作物是孩子,蜜蜂、瓢虫、萤火虫是邻居,而他们所有人,都是守着这个家的人。远处铁械组在给播种器上油,带鳃的人在给净化藻换水,张婶在收拾工具,每个人的动作都轻轻的,像是怕惊扰了星田里悄悄生长的希望。

他知道,明天的星田,又会有新的变化:番茄青果会再大些,大豆花苞会再鼓些,稻种会在土里悄悄发芽。就像日子一天天往前走,所有的期待都会慢慢长成模样,结出果实——在这片被星光和人心滋养的土地上,从来不会辜负任何一份等待。

天刚蒙蒙亮,星田木牌上的七星瓢虫就醒了,顺着星藤的光边往下爬,刚好落在刚冒芽的稻尖上。那芽尖嫩得像玉,裹着层星光,被瓢虫的脚一碰,竟轻轻晃了晃,像是在打招呼。赵叔扛着锄头过来时,正好看见这一幕,忍不住放轻了脚步:“别吓着它们——这可是咱星田的第一茬稻苗。”

陈阳的画板上,大豆花苞已经有指甲盖大了。他刚用淡绿勾勒出花苞的轮廓,莫耶就举着记录牌冲过来:“你看你看!我数了,旁边又冒了三个小花苞!”说话间,那只蜜蜂飞过来,在花苞上停了停,后腿沾的花粉蹭在花瓣上,像撒了把金粉。陈阳赶紧提笔:“得把蜜蜂也画进去——它是功臣。”

孟晓给向日葵量完尺寸,发现花盘边缘又多了圈新籽,饱满得像要撑破种皮。她刚把尺子收进兜里,就见星藤的须子卷着颗南瓜籽过来,轻轻放在向日葵旁边的空地上。“这是想让向日葵有邻居?”她笑着把南瓜籽埋进土里,指尖沾的星光跟着钻进泥土,像给种子盖了层暖被。

张婶给星光芽绑新竹架时,星藤主动把旧架上的须子解开,还往新竹架上缠了圈软藤——这样芽茎就不会被竹片磨伤。“比我家那口子还细心。”她摸了摸芽尖的新叶,叶上的星光沾在手上,凉丝丝的。声螺的调子突然扬了扬,像是在笑她又在夸人。

带鳃的人往水道里撒了把新藻种,清洁鱼立刻围过来,把漂在水面的藻种往水底推。他刚蹲下身,就看见水底的净化藻叶片上,结了层薄薄的晶——是过滤出来的盐晶,亮晶晶的像碎玻璃。“这是给咱攒着做调料呢?”他笑着捞起一块,盐晶在手里化了点,撒进旁边的菜地里,青菜叶立刻挺了挺腰。

星坠在番茄温室里转了圈,发现又结了三个小青果,都挂在萤火虫常停的枝桠上。他刚把新果的位置记在本子上,星藤的须子就从顶上垂下来,往每个青果上滴了滴光露,青果像是被逗笑了,轻轻晃了晃。王奶奶在外面喊:“摘两个小的回来,咱做番茄酱!”星坠应着,小心地掐下两个,果皮上的星光沾在指尖,甜丝丝的。

中午的灶台飘着番茄酱的香味,王奶奶把酱抹在南瓜饼上,递了块给莫耶:“尝尝,这里面有你盼着的番茄呢。”莫耶咬了口,突然跑到大豆苗前,把饼举到花苞边:“你闻闻,等你结果了,王奶奶也给你做新点心!”大豆的茎秆轻轻弯了弯,像是在凑近闻香味。

李煜杰帮铁械组修竹筐时,星藤的须子缠上来,把断裂的竹条捆得结结实实。“这手艺能当篾匠了。”组长笑着敲了敲竹筐,声音闷闷的,是结实的动静。远处赵叔在给稻苗浇水,带鳃的人在清理水道,水声和锄头声混在一起,像星田在均匀地呼吸。

傍晚收工时,那只萤火虫从温室飞出来,停在孟晓的尺子上。孟晓举着尺子走到向日葵旁,发现花盘又大了圈,籽仁饱满得能看清纹路。“再过阵子就能收葵花籽了。”她刚说完,蜜蜂飞过来,在花盘上停了停,像是在确认籽仁的长势。

大家坐在田埂上分南瓜饼时,星狐叼着半块饼跑过来,把饼放在星藤的须子边——像是在跟它分享。王奶奶看着星藤的光点在暮色里晃,突然说:“等稻子熟了,咱就用新米做年糕,裹着向日葵的籽仁吃。”赵叔接话:“再修个石碾子,就放在木牌旁边,碾米磨面都方便。”

李煜杰咬着饼,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规划着,突然觉得星田就像个会长大的孩子——今天长片叶,明天结个果,后天又冒出新的希望。远处铁械组的灯亮了,有人在哼着不成调的歌,星藤的光点跟着晃,水道里的藻叶跟着摇,连泥土里的种子,都像是在跟着节奏生长。

他知道,明天的星田,番茄青果会更圆,大豆花苞会更鼓,稻苗会再长高些。而大家的期待,会像星藤的根一样,往更深的地方扎——因为在这里,每一份等待都不会落空,就像每一粒种子,都会在星光里,长出自己的模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