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山脚巧遇采药人(1/2)
晨光爬上石台,陈智掌心的灼热终于退去,像一块烧红的铁慢慢冷却。他松开一直压在衣兜里的左手,指节僵硬地舒展。憋宝人收起风灯,罗盘拿在手中,指针稳稳指向东南。三人站定片刻,昨夜那道烟痕已不见踪影,山风清爽,吹散了残存的焦味。
叶婉儿抬头望山。终南山脚就在眼前,群峰如屏,雾气在低谷间游走,未散尽。她眯眼细看左侧坡地,草茎有折断的痕迹,泥土上留着几枚浅印——是新踩出来的,方向朝山腰而去。
“有人刚走过。”她说。
陈智顺着她的视线望去,草色微乱,断口齐整,不像是野兽所为。他没说话,只是将肩上的包袱重新系紧。憋宝人蹲下身,指尖捻了点湿土,凑近鼻端一嗅,又撒了一撮香灰在掌心,轻轻一吹。灰末飘向右侧小径,落地无声。
“左边。”他说,“脚印带潮气,还没干透。”
三人转向左路。地面渐陡,碎石夹杂腐叶,踩上去有些打滑。沿途偶见枯枝横倒,切口平整,显然是刀削所致。陈智伸手拨开一丛灌木,露出底下半截被砍断的藤蔓,断面渗出乳白汁液,在晨光下泛着微光。
“这不是寻常采药人用的法子。”他低声说。
叶婉儿点头。她从行囊中取出一本薄册,封面残破,写着《百草图谱》四字,墨迹斑驳。翻到一页,上面绘着一种根茎如蛇的植物,旁注:“赤筋藤,毒,可入安神方,须焙干去汁。”
“和我们昨晚吃的药丸有关。”她说。
憋宝人没接话,只是将罗盘收回怀中,手按在铜炉上。炉身微温,像是感应到了什么。
再行百余步,林缘豁然开朗。一处缓坡前,有个背篓老者正俯身割草。他穿着粗布短褂,袖口磨得发白,右手缺了小指,动作却利落。背篓里堆满药材,多是茯苓、远志、酸枣仁一类,皆有宁神之效。
叶婉儿上前几步,将图谱合拢抱在胸前,语气平和:“老伯,请教个事。”
老者猛然回头,眼神一凛,随即看清来人是三个旅人,神色稍缓,但手仍紧紧攥住背篓绳索。
“什么事?”他嗓音沙哑。
“这坡上的赤筋藤,最近有人采过吗?”叶婉儿翻开图谱,指着那页递过去。
老者瞥了一眼,没接,只摇头:“没人采这个,有毒。”
“可那边断了不止一根。”叶婉儿指向灌木丛。
老者沉默片刻,目光扫过三人衣着,最后落在陈智肩头的包袱上。他忽然问:“你们从哪来?”
“南边过来的。”叶婉儿答,“听说终南山有古道,想寻条清净路进山。”
老者冷笑一声:“清净?现在谁还敢往深处走。”
陈智站在三步外,不动声色地环顾四周。这片林缘安静得异常,连鸟鸣都稀少。他注意到老者衣袖内侧有一道暗红缝线,极细,若不仔细看,以为是补丁。那是符纹织法,常见于道门护体衣。
“您常上山?”他开口。
“三十年了。”老者低头整理背篓,避开他的目光,“但今年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叶婉儿追问。
老者抬眼看了看天色。日头已升至树梢,雾气却未散,反而往低处聚拢。“雾来得不对劲。”他说,“夜里不该有雾的地方起了雾,而且……听得到声音,看不到东西。”
“什么声音?”陈智问。
“兽啸。”老者声音压低,“但不是狼,也不是熊。听着像人在叫,又像风吹过洞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