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 第289章 兵指洛阳启决战

第289章 兵指洛阳启决战(1/2)

目录

第一折三路齐发逼京畿

长安城外的晨光刺破薄雾,八万汉军将士列阵于渭水之畔,铠甲在朝阳下泛着冷冽的寒光。姜维身着北伐大都督银甲,腰间佩剑,手持长枪,立马阵前,目光如炬,扫过一张张写满坚毅的脸庞。经过三个月的休整与备战,汉军兵强马壮,粮草充盈,士气已达顶峰。

“将士们!”姜维的声音洪亮如钟,穿透晨雾,响彻全军,“长安已复,关中已定,今日便是我们直捣洛阳、兴复汉室的决战之日!曹魏窃据中原数十载,百姓流离,山河破碎。我等身为大汉将士,当承丞相遗志,破洛阳,擒曹奂,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破洛阳!擒曹奂!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将士们齐声呐喊,声震山河,脚下的大地仿佛都在颤抖。

呐喊声中,姜维挥动长枪,下达军令:“传我将令,兵分三路,直指洛阳!东路军由我亲自率领,四万精锐,沿函谷关进军,正面强攻洛阳外围防线;西路军由陈默率领,两万兵力,从宜阳出兵,迂回包抄洛阳西侧,切断曹魏西援之路;南路军由吴鲨率领,两万水军,沿黄河东进,夺取孟津渡口,控制黄河水道,防止曹魏从南方调兵支援,同时策应东路军攻城!”

“末将领命!”陈默、吴鲨齐声应道,转身翻身上马,各自率领部队疾驰而去。

姜维随即率领东路军主力,踏上前往函谷关的道路。函谷关是洛阳西侧的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曹魏派遣了两万兵力驻守,由魏将王基统领。王基深知函谷关的重要性,早已加固城墙,囤积粮草,在关前挖掘深沟,设置鹿角、拒马,严阵以待。

三日后,汉军东路军抵达函谷关下。姜维勒马远眺,只见函谷关城墙高耸,关楼上旌旗密布,魏军士兵手持弓弩,警惕地注视着下方,防守极为严密。

“将军,函谷关地势险要,魏军防守严密,正面强攻恐难奏效。”杨戏在一旁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姜维微微点头,目光扫过函谷关两侧的山峰,沉声道:“函谷关虽险,但两侧山峰陡峭,魏军防守必定薄弱。可采用‘正面佯攻,侧翼奇袭’之计。杨戏,你率领一万兵力在关前摆出强攻姿态,擂鼓呐喊,吸引魏军注意力;我亲自率领三万精锐,从右侧山峰绕到函谷关后方,发动突袭,一举夺关!”

“末将领命!”杨戏领命,立刻率领一万汉军在关前布阵,擂鼓之声震天动地,士兵们呐喊着佯装攻城,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关楼。

王基果然中计,见汉军主力在关前强攻,连忙下令加强正面防守,调动大部分兵力驻守关前,丝毫没有察觉姜维已率领主力悄悄绕向右侧山峰。

右侧山峰山路崎岖,荆棘丛生,汉军将士手持砍刀,一路披荆斩棘,艰难前行。姜维身先士卒,走在队伍最前方,汗水浸湿了铠甲,却丝毫没有放慢脚步。经过半日的攀爬,汉军终于抵达函谷关后方的山谷。

“杀!”姜维一声令下,三万汉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函谷关后方的守军营地。魏军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营地内一片混乱,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关楼上的王基听闻后方传来喊杀声,心中大惊,连忙派人前去探查,才知汉军已从后方突袭。他正要下令分兵回援,杨戏率领的正面部队已趁机发起猛攻,汉军士兵架起云梯,奋力攀登城墙,弓弩手密集射箭,压制住城上的魏军。

王基腹背受敌,军心大乱,指挥失灵。姜维率领主力攻破后方营地后,迅速冲向函谷关城门,斩杀守门士兵,打开了城门。杨戏率领的正面部队见状,立刻冲入关内,与姜维所部汇合,对魏军展开合围。

魏军士兵抵挡不住汉军的猛烈进攻,纷纷投降。王基见大势已去,率领少数残部突围,向洛阳方向逃窜。函谷关一战,汉军斩杀魏军五千余人,俘虏一万余人,缴获大量粮草、兵器,顺利夺取了函谷关,打开了通往洛阳的西大门。

与此同时,陈默率领的西路军也顺利攻克宜阳。宜阳守军猝不及防,被汉军轻松击溃,守将战死,残部向洛阳逃窜。陈默占据宜阳后,立刻派兵封锁通往洛阳的道路,切断了曹魏西援的通道。

吴鲨率领的南路水军沿黄河东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克黄河沿岸的数个曹魏据点,顺利抵达孟津渡口。孟津渡口是洛阳南方的重要水路门户,曹魏派遣了一万水军驻守。吴鲨下令水军发起进攻,汉军战船乘风破浪,弓弩手密集射箭,火攻船直冲魏军战船。魏军水军抵挡不住,战船被烧毁数十艘,士兵死伤惨重,最终弃守孟津渡口,向洛阳撤退。吴鲨占据孟津渡口后,立刻派兵驻守,控制了黄河水道,彻底切断了曹魏从南方调兵支援洛阳的通道。

三路大军捷报频传,迅速逼近洛阳,形成了对洛阳的合围之势。消息传到洛阳,曹魏朝廷上下一片恐慌,魏帝曹奂吓得面无人色,连忙召集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及文武百官议事。

“汉军三路齐发,已攻克函谷关、宜阳、孟津,逼近洛阳,诸位爱卿,可有退敌之策?”曹奂声音颤抖,语气中充满了恐惧。

司马师面色凝重,沉声道:“陛下勿慌。汉军虽来势汹汹,但洛阳城防坚固,粮草充足,我们可坚守城池,同时派人向各地求援,召集天下兵力前来支援,待汉军久攻不下,士气低落,再内外夹击,定能将其击溃。”

司马昭也附和道:“兄长所言极是。洛阳是我大魏都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我们只需坚守不出,拖延时间,待援军赶到,便可反败为胜。”

曹奂别无他法,只能采纳司马师兄弟的建议,下令加固洛阳城墙,囤积粮草,做好坚守准备,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催促援军火速赶来。

姜维率领东路军攻克函谷关后,继续向洛阳推进,很快便抵达洛阳西郊的邙山脚下。陈默、吴鲨也率领部队陆续抵达,三路大军汇合,共计八万兵力,在洛阳城外摆开阵势,将洛阳团团围住。

站在邙山之上,姜维远眺洛阳城,这座曹魏的都城,此刻已被汉军铁桶般包围。他知道,一场关乎大汉命运的决战,即将在洛阳城外展开。

第二折邙山对峙施妙计

洛阳城外,汉军大营连绵数十里,旌旗飘扬,鼓声阵阵,气势恢宏。姜维在中军大帐内召开军事会议,陈默、吴鲨、杨戏等将领齐聚一堂,商讨攻城之策。

“洛阳城防坚固,守军不下五万,且粮草充足,若强行攻城,我军必定损失惨重。”杨戏率先开口,说出了众人的担忧。

陈默点头道:“杨参军所言极是。洛阳是曹魏经营多年的都城,城墙高达数丈,护城河宽深,城内还有大量的守城器械,强攻绝非上策。”

吴鲨道:“我水军已控制孟津渡口,切断了曹魏的水路支援,但陆路方面,曹魏各地援军正在赶来,若拖延日久,待援军抵达,我军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姜维沉吟片刻,目光落在沙盘上的洛阳城模型上,沉声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强攻不行,拖延也不行,我们必须想出一条妙计,尽快破城。”

他顿了顿,继续道:“司马师兄弟坚守洛阳,等待援军,我们便将计就计。一方面,摆出强攻姿态,让司马师误以为我们要强行攻城,迫使他集中兵力防守城池;另一方面,暗中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埋伏在洛阳城外的必经之路,伏击曹魏的援军,切断其外援,同时扰乱城内军心。”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姜维随即做出部署:“杨戏,你率领一万兵力,在洛阳城南门外搭建云梯、冲车等攻城器械,每日擂鼓呐喊,佯装攻城,吸引魏军注意力;陈默,你率领一万五千精锐,埋伏在洛阳城东的巩县附近,此处是许昌援军前往洛阳的必经之路,务必击溃许昌援军;吴鲨,你率领一万水军,沿黄河巡逻,防止曹魏从水路派遣援军,同时派部分兵力袭扰洛阳城外的粮仓,切断其粮草供应;我亲自率领四万五千主力,在洛阳城西扎营,随时准备应对城内魏军的出击,同时策应各方。”

命令下达后,各路人马迅速行动。杨戏率领部队在城南门外忙碌起来,云梯、冲车等攻城器械很快搭建完毕,士兵们每日擂鼓呐喊,箭矢不断射向城墙,摆出一副随时准备攻城的架势。司马师果然中计,下令加强城南的防守,调动了大量兵力驻守南门。

陈默率领一万五千精锐,悄悄抵达巩县附近,埋伏在两侧的山林中。数日之后,许昌援军果然赶到,共计三万兵力,由魏将王昶率领,浩浩荡荡地向洛阳进发。

王昶率领援军行至巩县附近的山谷时,陈默一声令下,埋伏在山林中的汉军突然发起进攻,箭矢如雨点般射向魏军,滚石、擂木不断从山上滚落,砸向魏军队伍。魏军毫无防备,顿时陷入混乱,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陈默率领汉军冲杀而下,与魏军展开激烈厮杀。汉军将士个个奋勇当先,手持锋利的兵器,斩杀魏军士兵无数。王昶见状,连忙组织兵力反击,但魏军军心已乱,根本无法形成有效抵抗。经过半日的激战,许昌援军被彻底击溃,王昶战死,三万魏军死伤过半,其余全部被俘。

陈默率领部队打扫战场,缴获大量粮草、兵器,随后派人将捷报送往姜维大营。

吴鲨率领水军沿黄河巡逻,成功拦截了一支曹魏从水路派遣的援军,烧毁战船十余艘,斩杀魏军千余人。同时,他派遣部分兵力袭扰洛阳城外的粮仓,烧毁了两座小型粮仓,虽然没有对洛阳的粮草供应造成致命打击,但也极大地扰乱了魏军的军心。

姜维得知陈默击溃许昌援军、吴鲨拦截水路援军的捷报后,心中大喜,随即下令发起总攻。他率领四万五千主力,从城西发起进攻,杨戏也率领城南的部队发起猛攻,汉军两路夹击,对洛阳城展开了猛烈的攻势。

司马师得知许昌援军被击溃,水路援军也被拦截,心中大惊,连忙下令加强城西和城南的防守。魏军士兵在城墙上拼死抵抗,箭矢、滚石不断向城下的汉军砸去,汉军士兵死伤惨重,但仍奋勇向前,架起云梯,奋力攀登城墙。

姜维亲自督战,手持长枪,高声呐喊:“将士们,攻破洛阳,就在今日!杀啊!”

汉军将士受到鼓舞,士气更加高昂,纷纷冒着箭雨,冲向城墙。经过数日的激战,汉军虽然未能攻破洛阳城,但也给魏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洛阳城内的魏军士气低落,人心惶惶。

司马师看着城外攻势猛烈的汉军,心中焦虑不已。他知道,若再得不到援军,洛阳城迟早会被攻破。他再次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催促援军火速赶来,同时下令严格管控城内粮草,实行配给制,以延长坚守时间。

姜维见洛阳城久攻不下,心中也有些急躁。他召集将领商议,杨戏道:“将军,魏军坚守不出,我们若继续强攻,损失太大。不如采用‘围点打援’之计,继续伏击曹魏的援军,同时派出使者进城劝降,动摇魏军军心。”

姜维点头道:“好!就依杨参军之计。陈默,你继续率领部队埋伏在洛阳城外的其他要道,伏击前来支援的魏军;杨戏,你负责起草劝降书,派遣使者进城,劝说司马师兄弟投降;吴鲨,你继续袭扰洛阳城外的粮草据点,切断其粮草供应。我则率领主力,继续对洛阳城施加压力,让司马师兄弟不得安宁。”

众人领命而去。接下来的数日,陈默先后伏击了几支前来支援的曹魏小股援军,斩杀数千人,使得各地援军不敢轻易靠近洛阳。杨戏起草了劝降书,派遣使者进城,劝说司马师兄弟投降,承诺只要他们开城投降,将保其性命,善待洛阳百姓。但司马师兄弟拒绝投降,将使者驱逐出城。

吴鲨则继续袭扰洛阳城外的粮草据点,虽然未能彻底切断洛阳的粮草供应,但也使得城内的粮草日益紧张,魏军士兵的口粮不断减少,士气更加低落。

姜维率领主力继续对洛阳城施加压力,每日擂鼓呐喊,佯装攻城,使得魏军士兵疲惫不堪,精神高度紧张。洛阳城内的百姓也因粮草短缺,纷纷抱怨,人心浮动。

司马师兄弟看着城内日益低落的士气和不断减少的粮草,心中充满了绝望。他们知道,洛阳城已经岌岌可危,若再没有援军赶到,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第三折内应突起乱洛城

洛阳城内,粮草日益短缺,魏军士气低落,人心惶惶。百姓们为了争夺粮食,甚至发生了斗殴事件,城内秩序一片混乱。司马师兄弟虽然采取了严厉的管控措施,但也无济于事。

此时,洛阳城内的一位曹魏老臣——司徒高柔,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高柔是曹魏的三朝元老,早年曾跟随曹操征战天下,对曹魏忠心耿耿。但近年来,司马师兄弟专权跋扈,废黜曹髦,立曹奂为帝,把持朝政,使得曹魏政权名存实亡。高柔早已对司马师兄弟不满,如今汉军兵临城下,洛阳城危在旦夕,他心中萌生了归顺汉军、兴复汉室的念头。

高柔暗中联系了城内的几位志同道合的官员,其中包括光禄大夫王观、太仆王祥等人。这些官员大多对司马师兄弟的专权不满,希望能够借助汉军的力量,推翻司马师兄弟的统治,恢复曹魏的正统。

“如今汉军兵临城下,司马师兄弟大势已去。我等若继续跟随他们,必将一同覆灭。不如归顺汉军,辅佐姜将军兴复汉室,或许还能保全洛阳百姓的性命。”高柔对众人说道。

王观点头道:“司徒大人所言极是。司马师兄弟专权误国,早已失去人心。汉军姜将军乃当世英雄,承丞相诸葛亮遗志,兴复汉室,乃是民心所向。我等归顺汉军,乃是顺应天意民心。”

王祥也道:“只是,司马师兄弟在城内布下了大量耳目,我们如何与汉军取得联系,又如何在城内发动内应,配合汉军攻城?”

高柔沉吟道:“我有一弟子,名为赵昂,现任洛阳城门校尉,负责守卫北门。赵昂对司马师兄弟的专权也极为不满,我可说服他归顺汉军,打开北门,迎接汉军入城。同时,我们可暗中联络城内的部分禁军士兵,待汉军入城后,里应外合,控制城内局势。”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高柔随即派人秘密联系赵昂,向他阐明利害。赵昂早已对司马师兄弟的所作所为不满,听闻高柔的计划后,当即表示愿意归顺汉军,配合汉军攻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