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181章 )科技研发跟念力修炼一样 都讲究个“巧”字(2/2)
她立刻调整校准器参数:将生物场强度下调12%,却给力场波形叠加了一层微小的周期性波动,像给紧绷的弦松了半格。
当粉色力场的余波透过舱壁漫进来时,校准器的屏幕上,绿色波形终于稳稳地越过了阈值线。
兔子背上的鳞片开始泛出金属般的光泽,牢牢地嵌在皮毛间,再没有一丝脱落的迹象。
而马洛克还在对着粉色力场傻乐,琢磨着刚才总算没被泽娜套出实底。
他看着自己调亮的粉色光晕,心里偷偷得意:“让她猜去吧,反正没看穿我在调试力场谐振频率。”
全然不知自己那句“松快点反而稳当”的嘟囔,已经帮泽娜捅破了困住她好几年的迷雾,让那只总掉鳞片的兔子,终于长出了第一身真正稳定的新“铠甲”。
地球历2910年的某个黎明,修炼舱的寂静被一声刺耳的爆鸣撕碎。
赤红的强核力像挣脱枷锁的岩浆,猛地撞碎银蓝色的域界光墙,碎片如锋利的玻璃碴四处飞溅。
能量管道应声炸开,高温蒸汽裹挟着电磁力的金色碎片喷涌而出,在舱内织成一张灼热的网。
林轩的幻形体被冲击波狠狠掀翻,右臂的银蓝光纹瞬间黯淡下去,像被泼了墨的丝绸,那是量子态意识被力场灼烧的痕迹。
他挣扎着稳住身形,望着眼前的狼藉,冷汗顺着幻形体的轮廓滑落。
域界的残片还在滋滋作响,强核力的余威让舱内温度骤升,墙壁上凝结的金属液珠正缓缓滴落。
“又是这样……”林轩捂着右臂,声音里透着股说不出的疲惫和犯迷糊的劲儿,“明明把域界加固了三回,怎么还是扛不住?强核力怎么就积成这副模样了?弱核力又怎么偏偏赶在这时候‘溃堤’?”
他盯着那道被撞碎的光墙残迹,手指头不由自主地哆嗦着,“隔离……难道还真弄错了?”
这时,修炼舱的舱门“嗤”地滑开,伊芙抱着她的弦线谱路过,一眼就瞥见林轩右臂黯淡的光纹,以及舱内尚未散尽的蒸汽与力场碎片。
她惊呼一声,快步跑过来扶住他的幻形体,眉头拧成个疙瘩:“怎么又伤着了?到了你现在的阶段,这念力修炼也没个前车之鉴,全靠你一个人摸着石头过河,哪儿经得起这么折腾?”
她抬手轻轻拂过他臂上的光纹,语气里满是心疼,“你呀,千万别硬撑,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林轩低头看着她嫩白的手轻轻抚摸在自己幻形体的灼伤处,那带着微暖的触感刚落下,幻形体的轮廓便“腾”地泛起一层极淡的红晕。
他从未想过,力场灼烧的刺痛,竟会被这样轻柔的触碰熨帖成一阵微麻的悸动。
就在林轩因那抹轻柔触感而略显紧张慌神时,修炼舱的全息投影突然亮起,三位长老的身影应声显现。
看清他幻形体臂上黯淡的光纹和舱内的狼藉,三人脸上同时掠过疼惜。
瑟隆长老率先开口,声音里满是感慨:“林老弟,你这四级四域阶的修为,已是咱们文明的最高造诣,便是我等三人加起来,也望尘莫及啊。”
瑟兰长老跟着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往后,除了那些未经论证、对错参半的老辈修炼法门或许还能给你些参考,其他方面,我们是真没什么能帮上忙的了。”
莱拉夫人最后开口,目光落在他的灼伤处,语气格外温和:“林老弟,修炼之事急不来,千万要注意安全。”
林轩抬手按了按右臂的光纹,对着三位长老和伊芙微微颔首,声音稳了稳:“多谢各位长老惦记,也谢谢小依关心!我肯定多加小心,放心吧!”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舱内的狼藉,补充道,“瓶颈这东西啊,总有那么一段儿,慢慢熬着磨着,总能过去的。”
此刻林轩的困境清晰无比,他构建的域界因刚性过强成了密不透风的囚笼,强核力在封闭空间内不断积聚,像越涨越高的洪水找不到宣泄口。
而弱核力的衰变特性本就带着破坏性,如同堤坝上的蚁穴,在强核力的冲击下轻易便冲垮了域界。
两种力的矛盾形成死结,却找不到解开的头绪。
林轩望着蒸汽中漂浮的电磁力碎片,喃喃自语:“域界太硬,力场就像被捂住了嘴……可要是不硬,它们又会乱闯……到底该怎么平衡?”
他的瓶颈正在于此,既无法接受力场失控乱窜,又找不到让域界既保持边界感、又允许力场适度流动的方法,就像在“堵”与“疏”之间卡成了死局,每一次尝试都成了力场反噬的导火索。
3.3维克斯的突破和林轩的精进
地球历2911年初的实验舱群里,维克斯盯着屏幕上乱成一团的数据流,指关节捏得发白。
他的超维拓扑信息节点已经卡壳整整两年了,10?个调制微槽里的SU(5)规范场对称密码,总在解析到73%时突然紊乱,就像一群排好队形的蚂蚁被莫名冲散。
暗物质导波管里的淡紫色液体泛起泡沫,十二组设备同时闪烁的红光,把他的脸映得一片焦躁。
隔壁传来反应炉泄压的嘶嘶声,洛克斯举着个冒着金色烟雾的烧杯贴在舱壁上,胡子上沾着的荧光粉蹭了满墙:“老维,你的导波管又抽风了?我这炉子刚也闹脾气,加了点料就炸出三朵金蘑菇,吓我一跳。”
洛克斯在反应炉中添加了0.01克铀-238后,炉子发生了爆炸,产生了三朵金色的蘑菇状烟雾。
与此同时,隔壁维克斯的导波管也出现了故障,两者的异常几乎同时发生,暗示着设备间可能存在力场共振或参数干扰。
他晃了晃烧杯,烟雾顺着缝隙钻过来,在维克斯的设备上凝成转瞬即逝的光斑,“不过你别说,炸完倒稳定了,本来以为得按精确配比来,没想到偶尔‘出格’反倒是剂良药。”
维克斯皱眉敲着键盘,试图修正第47组微槽的错误编码:“你的炉子和你的人一样不靠谱。规范场解析靠的是绝对精准,差0.浮动区间”,给了力场一丝“漏水”的空间。
当新参数输入的瞬间,反应炉突然发出低沉的嗡鸣。
金色的熔浆不再是狂躁的漩涡,而是像被捋顺的丝线般缓缓流转,强核力的赤红波纹与电磁力的金色光晕在熔浆中交错,既没互相排斥,也没彻底融合,就像埃隆那台漏水的引擎,在“不完美”的平衡里找到了节奏。
屏幕上的耦合效率从41%飙到了93%,稳定运行时间突破了15分钟。
洛克斯盯着炉子里温顺流转的熔浆,突然看向还在摆弄蒸汽引擎的埃隆,那家伙正对着漏得更欢的铜管傻笑,完全没意识到自己那句关于“漏水”的碎念,竟给洛克斯指了条明路。
此刻,反应炉的烟雾凝成了稳定的金色光带,像条温顺的溪流。
洛克斯摸了摸发烫的炉壁,知道自己离成功只剩最后一步:让这炉学会“容错”的熔浆,在暗物质星云的极端环境里也能熬出最匀的“糖浆”。
地球历2914年秋,泽尔的超维晶体棱镜组陷入了僵局。
36块菱形棱镜悬浮在支架上,每块都刻满了细密的时空编织方程式,可当能量注入时,折射的光斑总在舱顶乱成一团。
就像被狂风打乱的星图,无论怎么校准角度,都拼不出能让四力共振的完整图谱。
他攥着刻刀的手泛白,棱镜棱角处反复雕刻,始终差那最后一丝“对缝”的力道。
实验室的合金门突然被“哐当”推开,两米多高的Rob1号走了进来。
Rob1号机械臂末端还握着块检修用的磁性板,边缘还沾着些许未清理干净的金属碎屑,显然是刚结束隔壁舱体的维护工作,这会儿是按程序到泽尔的实验舱来做例行检查维护。
它的光学传感器扫过棱镜组,发出一声低低的嗡鸣,大概是检测到了能量紊乱。
“别碰它们!”泽尔慌忙拦在支架前,却见Rob1号突然顿住,握着磁性板的机械臂微微下垂。
大概是内部程序判定“非危险区域”,它转身时,磁性板的边缘不小心蹭到了最右侧的棱镜。
那棱镜猛地晃了晃,眼看就要从悬浮轨道上脱离,Rob1号却用机械臂轻轻一托,庞大的身躯保持着微妙的平衡,既没压垮支架,又让棱镜在掌心的磁力场里转了半圈。
“系统提示:物体偏移阈值1.2°,已修正。”Rob1号的电子音毫无波澜,可就在棱镜转动的瞬间,一道光斑突然穿透棱镜,在对面舱壁上投下半个清晰的谐振符号,正是泽尔卡了三年的关键节点。
泽尔还没反应过来,Rob1号已经收回机械臂,磁性板上残留的磁力让那棱镜仍在微微颤动,像被风吹动的风铃。
光斑随着颤动忽明忽暗,却总能在某个角度短暂拼出完整的符号,仿佛在演示“如何在晃动中找平衡”。
“原来不是要死死钉在刻度上……”泽尔喃喃自语。
他一直以为棱镜必须绝对精准地对齐坐标,就像用钢钉固定的星图,可Rob1号这庞大身躯的“轻托”却点醒了他:力场的折射本就该带着生命力,像那枚在磁力中颤动的棱镜,需要一点“弹性空间”来找到最适配的角度。
那些被他刻得太深的方程式纹路,反而成了困住力场的枷锁。
泽尔不再按图纸校准,而是像Rob1号那样,用特制的磁力调节杆轻轻推动棱镜微调。
那杆子顶端缠着圈细如发丝的镝-162丝,能通过微弱的磁场力牵引棱镜转动,既不会像机械臂那样用力过猛,又比徒手调整更精准。
当第23块棱镜被推得偏离“标准值”0.5度时,整组棱镜突然发出低沉的共鸣,36道光斑在舱壁上拼出严丝合缝的时空编织方程式,四力的谐振曲线在屏幕上拧成完美的螺旋。
就像Rob1号庞大身躯里藏着的细腻平衡,在“看似粗糙”的动作里藏着最精准的答案。
谐振效率从58%跃升到94%的瞬间,Rob1号已经转身走出实验室,金属脚步声在走廊里渐远。
泽尔望着屏幕上稳定跳动的参数,突然笑了,这台两米多高的“钢铁巨人”,用最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告诉他:有时候,精准藏在“不刻意”里,就像力场需要在流动中找到自己的轨迹。
现在,他离成功只剩最后一步:让这些学会“灵活颤动”的棱镜,在脉冲星的强引力场里,也能稳稳拼出那道决定成败的光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