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书成反派的我 > 第403章 拉出冰窟

第403章 拉出冰窟(2/2)

目录

规则崩解时,总有人会用自己的存在,重新写下规则。

这大概就是“归航者”这三个字,最沉重也最温暖的含义。

冻原的风像无形野兽的獠牙,刮着救援车厚重的合金外壳发出呜咽。透过微微结霜的车窗,归航者基地的巨大轮廓缓缓映入林志远的眼帘,并非他想象中的灯火通明,而是笼罩在一片奇特的、由细微绿光点亮的柔和夜幕里。那不是金属和人造光源的冷硬质感,是无数延伸交织的苔藓蔓生脉络,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过基地的主结构,在寒夜中无声生长。

车载通讯器传来老刘工程师刻意平稳却藏不住紧张的声音:“已接入。星宇确认,c7区域的信号核心指向基地内部……不是引擎核心区,是‘寂静层’。”他顿了顿,“志远,秦博士当年的最后数据……就在那里。安全协议……可能已被改写。”

“寂静层”。这三个字像冰锥扎进林志远的记忆深处。那是基地初建时,父母和他们挚友陈默共同开辟的禁区,据说藏着他母亲在探索心脏星云前留下的所有研究核心与封存日志。秦雨眠将它命名为“寂静层”,她曾笑着对林志远解释:“最深的秘密和最后的路,都需要一片绝对的安静……就像我们头顶那片寂静的星海。”而基地的主系统控制核心之一,也被物理隔绝地布设在那里。

车里陷入一种沉重的凝滞。张小雅下意识抓住了陈星宇的手臂,指节泛白。陈星宇低头紧盯着便携终端上跳动的信号标记——代表那个神秘电子音的信号源,如同一颗稳定的恒星,就定位在寂静层的中央坐标。

周扬咳嗽一声,打破了沉寂。他摸索着从怀里掏出那个一直紧攥的记录仪,金属外壳已带着他的体温。他没看林志远,更像是在对着空气讲述:“那东西……它不是死物。撞上前几秒,我把捕捉到的频谱最深层……用了最原始的音频分解……你们听听这个。”布满皱褶的手指颤巍巍按下播放键。

冰冷的电子音再次流淌,剥离了指令的机械框架,只剩下最纯粹的振荡本质:“…探…索…者…归…航…”

林志远的呼吸猛地一窒,瞳孔骤然收缩。

那隐藏在电子振荡最深处的、微弱得如同宇宙背景辐射般的共振频率——那不是噪音,更不是模仿!是声音的粒子结构,精确到纳米级别,与他记忆中母亲当年在实验室录下的、向他讲述遥远星系故事时温柔坚定的语调里,分析出的频谱基准波完美重叠!

母亲的声音……以这样一种方式存在?!

李锐脸色煞白,猛地扭头看向林志远。后视镜里映出年轻的舰长,下颌绷紧如刀削,那双总是看向群星的眼睛,此刻死死盯着前方基地庞大的黑影,里面翻涌着震惊、刺痛,还有一丝失而复得的烈火正在被点燃。

救援车沉重地驶入主闸,闸门在他们身后无声落下。基地内部的景象更加震撼:通道、支撑柱、甚至是原本冷硬光洁的金属墙壁表面,都已被一层生机勃勃的苔藓基质覆盖。它们不是杂乱无章地攀爬,而是以一种奇特的韵律,顺着无形的“路径”有序延伸、交织。绿光柔和地流淌,将基地内部变成了一座庞大而静谧的活体迷宫。空气中的金属尘埃似乎被清扫一空,弥漫着植物特有的新鲜湿气,间或能听到极其细微的“簌簌”声——那是苔藓在生长。

没有全副武装的安保部队阻拦,甚至连一个值守的机器人也没看见。通道畅通无阻,似乎整个基地的日常运作逻辑都在为某个更高的指令让路。只在他们经过某个维修端口时,一排小型维护无人机无声悬停,闪烁着定位黄光,目送他们穿过,仿佛在执行某种无声的礼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