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方舟结构(1/2)
林墨的动作顿住了。他猛地转头看向通讯屏:“把信号源坐标叠加到方舟结构图上!快!”
全息投影迅速刷新,一个闪烁的红点出现在废墟边缘的一座“穹顶”状残骸旁。那座穹顶直径约十公里,表面覆盖着半透明的暗紫色晶体,晶体内部似乎有流动的微光,像凝固的血液在缓慢循环。更关键的是,穹顶边缘与周围的巨构残骸有明显的接驳痕迹,像是从主体结构上被硬生生剥离下来的“舱室”。
“那不是自然残骸。”林墨的手指在投影上划过,“穹顶的曲率半径完全符合能量约束场的设计标准,晶体层的折射率对应暗能量屏蔽参数——那是个实验室,或者说……囚笼。”
“不管是什么,先过去看看。”林涛按下通讯器,“工程组,报告损伤情况。”
通讯器里传来工程师嘶哑的声音:“舰长,左舷3-9号舱段彻底报废,大气循环只剩主管道在运行,得关闭所有破损舱室的隔离门。推进器坏了两个,剩下的最多维持低速移动,转向系统勉强能用。最麻烦的是能源核心——刚才冲进洪流时过载,现在输出功率只剩30%,而且还在掉。”
“能撑到那个穹顶吗?”
“……拼一把的话,能。但不能再遇到任何空间乱流了,我们现在连应急护盾都开不起来。”
林涛看向舷窗外的废墟。那些巨构残骸看似静止,实则在以极慢的速度旋转,间隙里偶尔闪过淡紫色的能量弧光——那是规则紊乱产生的“电火花”,一旦接触,脆弱的舰体可能会像被点燃的纸。
“林墨,能计算出安全航线吗?”
林墨调出废墟的相对运动轨迹,指尖在虚拟键盘上翻飞:“可以,但需要精确校准。这些残骸的旋转不是随机的,它们在围绕核心的‘茧’做圆周运动,周期约47分钟。我们可以顺着它们的公转间隙穿过去,避开能量弧光密集区。”他顿了顿,看向林涛,“不过得有人去外部检修一下左舷的姿态传感器——刚才的撞击让它错位了,数据误差会越来越大。”
舰桥里安静下来。外部检修意味着要穿宇航服,暴露在规则紊乱的废墟里。那里的重力忽强忽弱,能量弧光可能瞬间击穿防护服,更别提那些悬浮的碎石——在紊乱的引力场里,一块拳头大的石头都能拥有陨石般的动能。
“我去。”一个沙哑的声音响起。
是副舰长陈默。他刚才被甩到舱壁上,左臂不自然地扭曲着,显然是骨折了,但他此刻正用绷带把胳膊捆在胸前,脸上没什么表情:“我穿七号宇航服,那套是加强型的。姿态传感器在左舷三号观测塔,我熟。”
林涛盯着他:“你的胳膊——”
“断了而已,不影响操作机械臂。”陈默扯了扯嘴角,露出点苦笑,“总不能让你们这些搞技术的去送死。再说……秦雨眠把我们送到这,总不能死在半路上。”
最后那句话像根针,扎在每个人心上。林涛没再反驳,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保持通讯畅通,我们在舰内同步校准航线。记住,一旦有危险,立刻返航。”
陈默点点头,转身走向舱门。沉重的宇航服穿戴声从通道里传来,很快,监控画面里出现了一个银色的身影,正沿着左舷断裂的边缘缓慢移动。他的动作有些僵硬——骨折的左臂没法用力,全靠右臂操控磁力靴吸附在舰体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