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90年代大案系列 > 第538章 血色江湖:麻阳帮的兴亡录

第538章 血色江湖:麻阳帮的兴亡录(1/2)

目录

1996年11月16日深夜,广州共乐派出所的十名民警悄无声息地包围了一栋破旧的出租屋。寒风吹过晾在阳台的衣物,发出沙沙的声响。带队的高个子民警抬手示意,四名干警上前敲响了房门。

查户口!民警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格外清晰。

屋内传来窸窣的响动,过了好一会儿,门才裂开一道缝。一张瘦削的脸庞在昏黄的灯光下若隐若现,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

你们找谁?开门男子强作镇定,浓重的湖南口音在夜色中格外突兀。

高个子民警不动声色:我们找这里住的一个小伙子。

那个小伙出去了还没回来。男子下意识地握紧了门把手。

你是干嘛的?

我是房东。

房东?你叫什么名字?

男子喉结滚动,迟疑片刻:我叫王正峰。

就在这一瞬间,旁边的民警猛地出手,一把搂住他的脖子将其按倒在地。从男子口袋里搜出的土制左轮手枪已经上膛,五发子弹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高个子民警蹲下身,直视着男子的眼睛:王正峰?下次学聪明点,一口湖南腔还装广东人呢!张治成,你的戏该收场了。

这个自称王正峰的男人,正是身负18条人命、号称广州教父的麻阳帮头目张治成。在他的带领下,一个来自湘西小县的犯罪团伙,用四年时间在广州写下了中国犯罪史上最血腥的一页。

---

第一章:工地惊魂

1994年4月的广州,春意渐浓。华南路工地上,几百名民工正在忙碌。正午时分,炊事员推着餐车出现,工人们自发排起长队。

都让开!一个嚣张的声音打破秩序。以阿成为首的七八个湖南籍民工大摇大摆地插到队伍最前面。这个自称阿成的汉子眼神凶狠,左脸颊上一道三厘米的刀疤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新来的四川籍民工陈某忍不住开口:大家都在排队,你怎么插队?

阿成转过身,冷笑一声:排队?你他妈瞎了眼睛,知道我是谁?

我管你是谁!大家都是打工的,总要讲个先来后到!

话音未落,阿成的拳头已经砸在陈某脸上。鲜血顿时从鼻腔喷涌而出。随着阿成一声吆喝,他身后的同伙一拥而上,拳脚如雨点般落下。

这场斗殴很快演变成两个地域民工群体的冲突。四川籍民工抄起铁锹、钢管反击,场面一度陷入混乱。最终在工头的呵斥下,双方各自散去,只留下几个头破血流的伤员。

谁也没有想到,这仅仅是血腥序幕。

当天傍晚,夕阳的余晖还未散尽,阿成带着十几个手持砍刀的同伙直扑四川籍民工工棚。寒光闪烁的砍刀在暮色中格外刺眼。

湖南佬来报仇了!有人惊呼。

四川籍民工急忙抄起家伙抵抗。就在双方激战正酣时,阿成突然从腰间掏出一把土制左轮火药枪。

震耳欲聋的枪声在工地上空回荡。冲在最前面的民工应声倒地,胸口绽开一朵血花。铅弹巨大的冲击力将他整个人掀翻在地。

有枪!他们有枪!恐慌在人群中蔓延。

阿成狞笑着走向已经吓傻的陈某,枪口对准他的额头:让你多管闲事!

第二声枪响过后,陈某的颅骨被掀开,脑浆和鲜血溅了一地。

等警方赶到时,工棚里已经成了人间地狱。横七竖八地躺着八个血人,其中两人已经没了呼吸。法医后来的尸检报告显示:两人均死于土制火药枪射击,体内取出的铁砂粗糙不堪,显然是手工制作的弹药。

---

第二章:疯狂升级

工地血案发生半个月后,海珠区某工厂门前上演了更加残忍的一幕。

1994年4月下旬的一个下午,两名会计从银行提取了27万元现金,正准备返回公司。装满钞票的手提箱在阳光下泛着皮革的光泽。

就在他们走到公司门口时,三个黑影从巷口窜出。为首的正是阿成,他手中的土制左轮枪已经举起。

抢劫!别动!

年轻会计下意识地抱紧钱箱,转身就跑。

砰!砰!砰!

三声枪响划破午后的宁静。两名会计相继倒地,鲜血从弹孔中汩汩涌出,很快在身下汇成一片血泊。歹徒抢过钱箱,跳上接应的车辆扬长而去。

等救护车赶到时,两名会计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尸检再次确认:死者体内的铁砂与工地命案完全相同。

警方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摸排,但收获甚微。这伙歹徒如同人间蒸发,消失得无影无踪。

直到1994年10月,东莞市河道清洁工的一个惊人发现,才让案件有了突破。

清洁工老刘在疏通河道时,闻到一股刺鼻的恶臭。他用铁钩打捞,拖上来一个鼓鼓囊囊的旅行包。拉链打开的瞬间,老刘吓得魂飞魄散——里面赫然是一条被切成数段的人腿!

警方随后打捞上来七个旅行袋,共找出六十多块碎尸。法医室的灯光下,技术人员忍着恶臭将尸块拼接复原。死者是一名年轻男性,身上有多处弹孔。最令人发指的是,尸体被肢解的手法极其专业,关节处都被精准地分离。

弹道检测结果令人震惊:死者体内的子弹同样来自阿成那支土制左轮枪。更蹊跷的是,经过四川籍民工辨认,这名死者竟然是阿成的同伙之一。

警方推断:这很可能是团伙内讧导致的杀人灭口。

---

第三章:洋人血案

就在警方全力追查碎尸案时,新的血案又发生了。

1995年1月,广州天河区某工地财务室。保安老张正在值班室里喝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刚拿起电话准备报警,财务室的门就被猛地撞开。

别动!阿成举着手枪冲了进来。此时他手中的武器已经升级为仿制54式手枪。

老张下意识地按下报警键,这个动作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子弹精准地击中老张的眉心。

另一名保安吓得瘫软在地,哆哆嗦嗦地交出了保险柜钥匙。歹徒在抢走40万元现金后,对着这名保安的胸口又补了一枪。

现场目击者向警方证实,这伙歹徒已经人手一支手枪。他们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只有土枪的乌合之众,而是装备精良的职业犯罪团伙。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1995年7月25日。

这天下午,183专线大巴行驶在广州繁华的街道上。新西兰华裔商人连某坐在车厢前排,手提包里装着12万元进货现金。他正在盘算着这笔生意能赚多少利润,完全不知道死神已经逼近。

当八名持枪歹徒冲上车时,连某正好坐在靠过道的位置。为首的阿成举着手枪大喊:打劫!都别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