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年河南惊天杀妻案:副省长雇凶弑妻的48小时惊魂(1/2)
2005年6月8日下午,河南省公安厅的接警电话突然响起。接线警员起初以为是普通报案——公安厅不负责刑事案件接警,直到电话里传来副省长秘书小段颤抖的声音:“吕省长的夫人陈俊红被绑架了!绑匪用陈夫人的手机发了短信,要50万赎金!”
警员手里的笔“啪”地掉在桌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副省级官员配偶被绑架的先例。52岁的吕德彬不是普通官员——他是留美农业博士、全国顶尖的小麦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分管农林水利,还是全国政协委员。这样一位高知官员的妻子遭绑,消息像惊雷般炸响,连中央政法委书记都专门批示:“限期破案,给社会交代。”
河南省公安厅立刻抽调全省150名刑侦精英,成立“6·8专案组”——寻常恶性案件的专案组不过三四十人,这次的规模堪称“全省会战”。郑州市公安局局长亲自挂帅,将队伍分成五路:
1.驻点组:进驻吕德彬位于省委大院的家,安排女刑警伪装成吕德彬的妹妹接绑匪电话,避免打草惊蛇;
2.调查组:赶赴陈俊红任职的河南农大资料室,排查她近期的行踪和社交;
3.关系组:在省政府梳理吕德彬的社会关系,确认是否有政治仇家;
4.老家组:前往吕、陈二人的鄢陵县邻村,排查是否有熟人因财起意;
5.技术组:集合全省技术力量,追踪绑匪的通讯和位置轨迹。
此时的吕德彬正在北京开会,接到消息后立刻乘航班赶回郑州。在省委大院的家里,他抱着5岁的儿子(陈俊红所生)痛哭流涕,几次悲伤过度晕倒,醒来后还强撑着感谢前来慰问的同事。在场的刑警都被他的“深情”打动,纷纷承诺一定救出人质。
可调查刚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吕德彬说自己3天前赴京,离开时妻子一切正常,对当天的情况一无所知,只能问家里的黄姓小保姆。小保姆冷冷地说:“陈夫人上午接了个电话就出门了,看起来挺开心,就带了个小包,没带钱。她平时在农大就是挂名,一个月难去几次,性格又凶,我们没人敢多问。”
关系组在省政府的调查也没收获。吕德彬是“技术型官员”,从河南农大副校长调任副省长,分管的农林水利多是技术工作,远离权力核心,性格软弱谨慎,从没和人结过仇。同事都说:“吕省长书生气重,连大声说话都少,哪会有仇家?”
调查陈俊红的小组同样碰壁。河南农大的同事说,谁都知道她是副省长夫人,巴结都来不及,没人敢得罪她。她上班也只是坐一两个小时看报纸,和同事几乎没交集,更谈不上结怨。
“既不是仇杀,也不像随机劫财——哪有绑匪敢动副省长的家人?”专案组组长揉着眉心,“难道绑匪不知道她的身份?”
转机出现在驻点组。小保姆突然想起:“陈夫人接的那通电话,听起来挺亲切,像是熟人打来的。”技术组立刻追查,发现那是个无记名手机号,从省委大院门口拨打——门口站岗的武警回忆,当天确实看到一个像陈俊红的女人,上了一辆黑色帕萨特轿车,车牌是郑州本地的。
“熟人作案!”组长拍了桌子。可郑州的黑色帕萨特多如牛毛,无记名手机号也查不到机主,线索又断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绑匪始终没再联系,这反常的安静让刑警们心头发紧——难道人质已经遇害?
6月9日一大早,吕德彬的秘书小段找到组长,欲言又止:“局长,有个情况吕省长肯定不会说……我怀疑,他前妻郭丽娟有嫌疑。”
小段跟着吕德彬四五年,从河南农大到省政府,知道不少内情。他说,吕德彬出身鄢陵县农村,父亲早瘫,母亲靠种地拉扯大几个孩子。他是“神童”,工农兵大学生出身,留美读博后回国,学术仕途一路顺风顺水,可骨子里还是农村男人的思维——希望妻子在家伺候公婆、接待亲戚,不要有自己的想法。
“郭丽娟是大学老师,城市出身,哪受得了这个?”小段叹了口气,“吕省长的亲戚上百人,有事就来郑州找他,吃喝住全在他家,最后都推给郭丽娟招待。吕省长的父亲来郑州,也是郭丽娟端屎端尿。时间长了,郭丽娟想让吕省长说说亲戚,还想雇个保姆照顾老人,结果吕省长骂她‘不孝’,两人就闹离婚了。”
更关键的是,1997年离婚后不到一年,吕德彬就娶了照顾父亲的小保姆陈俊红。“外面都传,陈俊红没离婚就和吕省长好上了,还挑拨他们夫妻关系。”小段压低声音,“陈俊红对郭丽娟的女儿也差,扣抚养费,撕信件,连女儿来给吕省长过生日,都被陈俊红拦在门外淋雨。郭丽娟要是恨她,真可能做出极端的事。”
专案组立刻找到郭丽娟。50出头的她穿着教师制服,气质温和,面对怀疑,她平静地说:“我和吕德彬离婚,主要是因为他的大男子主义,还有……他外面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