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资金面没问题(1/2)
办公室里,那种背水一战的决绝气氛依旧弥漫,但相较于之前近乎凝滞的压抑,此刻更多了一种清晰的、目标明确的紧迫感,仿佛精密仪器启动前的嗡鸣。
许晚晴和季方语已经迅速进入了战斗状态,她们并头凑在电脑屏幕前,语速飞快地低声讨论着。
“第一步,立刻联系工行、建行的对公业务部,以化工厂的固定资产和未来的应收账款作为抵押,评估最大贷款额度…”
“G1的回款很快,淘宝上面的钱提出来就好,线下销售那边和高艺文说一声,应收账款必须控制在25天内…”
“设备采购清单立刻按优先级分成A、b、c三类,A类是最核心、交货期最长的光刻和沉积设备,必须第一时间启动寻源和谈判…”
“无尘车间装修招标可以同步进行,但付款节奏必须卡死,按照工程进度节点支付…”
而明朗,站在稍远处,看着她们两位女性展现出的惊人效率和魄力,心中那份因那天文数字而产生的短暂焦虑感,反而逐渐被一种更深层次的、基于全局视野的坦然和底气所取代。
他就像一个深知自己棋盘上所有棋子分量和后续十步走势的棋手,虽然眼前一步险象环生,但他看到的却是整盘棋的胜利。
事实上,明朗对麾下整个“明朗系”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战略定位,有着极其清晰和超前的认知。
季方语方才的激烈反应,更多是出于一个优秀财务主管的本能,是对单一项目巨额投入的天然警惕和责任感,这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品质。
但如果跳出“屏幕产线”这个单一项目,从整个企业生态的资产结构和战略协同来看,情况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危险,甚至可以说,这是他精心布局下风险可控的一步险棋。
目前,负债率最高的确实是江州国际联合化工。
为了完成从校办工厂到新工厂的跨越,它确实背负了高达几千万的十年期银行贷款。
这笔债务在财务报表上显得颇为扎眼,是保守投资者会绕道而走的标志。
但是,这笔债务对于已经步入正轨、开始稳定产出效益的化工厂来说,根本就是“毛毛雨”,甚至可以说是一笔非常划算的战略投资。
首先,这笔贷款并非普通商业贷款,它享受了江州市政府为了推动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改造而提供的大力支持,是贴息贷款,实际的年利率几乎就是免息,巨大的利息差相当于政府每年在为企业提供隐性补贴。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化工厂在经历了外资围剿后,已经彻底扭亏为盈,站稳了江州市场!
虽然化工行业的整体净资产收益率(RoE)可能只有8%-10%,无法与动辄30%以上利润率的消费电子相比,但其盈利模式极其稳定,现金流强劲且可预测,如同一位虽然跑得不快但步伐极其稳健的马拉松选手。
更重要的是,由于该项目被认定为高新技术改造且完美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化工厂正处于企业所得税“免税”的税收优惠免税期内!
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化工厂产生的绝大部分利润都可以直接转化为未分配利润,用于再投资或补充集团现金流,而无需上缴国家。
用未来几乎零税负的稳定现金流,去覆盖一笔低息的长期负债,其实际压力远小于财务报表表面呈现的数字。
明朗甚至私下计算过,仅凭化工厂自身的盈利和折旧摊销,就足以在免税期内轻松覆盖这笔贷款的本息。
而明朗的视野远不止于还清贷款。
他脑子里早已绘就了一幅更宏大的蓝图:江州国际联合化工必须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完成股份制改造,冲击主板上市!
一旦上市成功,不仅这笔三千五百万的负债在庞大的市值面前会显得微不足道,更能从波澜壮阔的资本市场募集到数亿乃至十数亿的巨额资金,彻底打通未来发展的任督二脉。
现在的化工厂,在他眼里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基础化工产品的实体,更是一个未来极佳的融资平台和强大的现金流奶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