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三界无案 > 第371章 奇香引渡千机局

第371章 奇香引渡千机局(2/2)

目录

杨十三郎的指尖微微发凉,他仿佛看到无数同袍的鲜血,并非只染红了魔族的兵刃,更无声地浸透了那些隐藏在光辉表象下的、冰冷而僵化的积弊。

这真相,比魔族的獠牙更加令人心寒。

羊蝎大师那句“似曾相识”,更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战后一直笼罩在杨十三郎心头的迷雾,让那血淋淋的真相赤裸裸地显露出来。

书房内,空气仿佛凝固了,沉甸甸地压在肩头。

香炉里笔直的青烟,此刻看去,也像是有了千斤重量,挣扎着向上,却难以穿透这无形的凝重。

杨十三郎没有开口,他只是缓缓坐直了身体,玄袍下的脊背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

他需要极大的克制,才能让自己保持表面的平静。

巨灵山的焦土、同袍陨落时的面容、七把叉断裂的枪尖……这些日夜啃噬他的画面,此刻被赋予了全新的、更令人窒息的意味。

羊蝎大师将他的反应尽收眼底,眼中掠过一丝了然,也有一丝不忍。

但他知道,话已至此,必须说透。他端起微凉的茶,饮了一口,仿佛要借那点苦涩压下心头的感慨。

“现在,你或许能明白几分了,”

大师的声音低沉而缓慢,每个字都带着岁月的重量,“千机君那样一个人,生于规矩,长于法度,毕生所求,便是一个‘秩序无瑕’,一个‘结果完美’。他心中的天道,该是黑白分明,纤尘不染。”

他微微仰头,目光似乎投向了虚空中的某一点,那里映照着一位故人执拗的身影。

“可他亲手揭开的,却是光鲜锦袍下密密麻麻的虱子,是盘根错节的利益,是万年积沉的顽垢。他欲以法度之利刃,斩断这团乱麻,却发现这利刃劈下去,遇到的不是邪魔,而是同僚的笑脸、上司的‘提点’,甚至是来自更高处的‘平衡之术’。”

大师的语气里带上了一种深刻的嘲讽,那是对某种无形枷锁的讥诮。

“对他来说,眼前只有两条路。其一,不顾一切,彻查到底。且不说他能否撼动那庞然大物,即便能,届时掀起的滔天巨浪,会淹没多少仙族?动摇的,将是整个天庭的根基。这岂是他一个追求‘秩序’与‘法度’的人愿意看到的结局?那与他守护天庭的本心,已然背道而驰。”

“其二,”

羊蝎大师的声音更冷了几分,“便是妥协,便是视而不见,便是与其他仙官一般,在这潭浑水中和光同尘。可这……等于亲手扼杀他自己信奉的‘道’。对他而言,精神上的毁灭,比形神俱灭更加可怕。”

戴芙蓉听到这里,已然明悟,她轻声接道:“所以,他选择了第三条路……‘被失踪’。”

“是了。”

羊蝎大师长长吁出一口气,那气息中带着无尽的疲惫,仿佛他也曾亲身经历过那份挣扎……

“这第三条路,便是‘不合作’。他既无法违背本心去同流,也无力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体系的沉疴,那么,‘消失’便成了唯一既能保全其理念的纯粹、又能进行最彻底抗议的方式。这是一种决绝的沉默,用自身的‘不在场’,来映照出那些他无法容忍的‘存在’。”

大师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聚焦在杨十三郎身上:“十三郎,你现在可知,为何玉帝在此刻,偏偏让你来密查此案?巨灵山之殇,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打醒了某些沉溺于太平盛景的人。陛下需要有人去触碰那些被刻意掩盖的真相,需要一把能厘清积弊的刀。而千机君,他就是那面镜子,照见过往的病灶;他的失踪,本身就是一桩悬而未决的‘案中案’。”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无比深沉:“一个完美主义者,在一个注定无法完美的局中,他的悲剧,几乎是必然的。他的失踪,不是结束,恰恰是这一切问题的开始。如今,这面镜子,或者说,这面镜子留下的光影,落在了你的手里。”

杨十三郎默然良久,书房里只剩下他略显沉重的呼吸声。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那不再是战场上的明刀明枪,而是另一种更为幽深、更关乎道心与抉择的重担。

千机君的身影,从未如此清晰地立在他的面前——不是一个遥远的传奇,而是一个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被碾压得无处可逃的同路人。

他终于明白了,仙兽苑那缕“牵机引”,引他向前的,不仅仅是一桩陈年旧案,更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审视天庭自身痼疾的险途。

而这条路的尽头,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