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荞麦面捏兵符样(2/2)
旁边的亲兵赶紧回话:“回将军,前面是个包子铺,许是店家在赶早市。”
黄先锋的眼睛亮了亮,皮袄下的手往肚子上摸了摸——从鹰嘴崖过来没吃口热的,早就饿了。“去,讨两笼包子。”他往亲兵手里塞了块碎银子,“告诉店家,要刚出锅的,我得亲眼看着做。”
亲兵刚走,黄先锋就瞥见雪地里有个黑影,背着个竹篓,一瘸一拐地往这边挪,是张屠户。“站住!”黄先锋的刀往黑影上指,“鬼鬼祟祟的,干什么的?”
张屠户把竹篓往地上一放,掀开盖,里面是笼热气腾腾的包子,个个捏成令牌的模样,在月光下泛着白。“将军,俺是这包子铺的,听闻您路过,特意给您送笼热乎的。”他往黄先锋面前凑了两步,瘸腿在雪地上打了个趔趄,“您还记得不?当年在郓城县,您常吃俺的肉……”
“哦?是你这屠户?”黄先锋认出他来,脸上露出点笑,却带着股狠劲,“当年你那肉不错,就是骨头太多。”他从竹篓里拿起个“兵符包”,捏了捏,“这包子倒新奇,是啥馅的?”
“荞麦面掺了点榆皮,馅是猪肉大葱的。”张屠户的手往怀里摸,摸到孙二娘给的那把短刀,刀柄上的碎瓷片硌得手心发疼,“俺听人说将军要过十字坡,特意捏成兵符的模样,图个吉利。”
黄先锋把包子往嘴里塞,咬了口,烫得直哈气,却没察觉馅里的怪味——被猪肉的香盖过去了。“不错,比当年的肉嫩。”他又拿起一个,往亲兵手里塞,“你们也尝尝,这屠户的手艺见长。”
张屠户看着他们把包子一个个塞进嘴里,心“怦怦”地跳,像要撞破胸膛。突然,黄先锋“哎哟”一声,手里的包子掉在地上,捂着肚子蹲下去:“这……这包子里放了啥?”
亲兵们也纷纷倒在雪地里,抽搐着说不出话。黄先锋挣扎着想摸腰间的兵符,张屠户早扑上去,一把抢过兵符袋,往怀里一揣,转身就往包子铺跑,瘸腿在雪地上拖出道深沟,身后传来黄先锋的咒骂,越来越远,最后变成了哼哼。
“成了!”张屠户撞开包子铺的门,把兵符袋往案板上一扔,青铜兵符从袋里滚出来,在荞麦粉里沾了层白,像裹了件新衣裳,“那老狗瘫在雪地里,跟条死狗似的!”
孙二娘拿起兵符,指尖触到冰凉的铜面,上面的纹路和她捏的包子一模一样。她突然笑了,把兵符往陈阿狗的瓷模子里塞,刚好嵌进去,像天生一对。“阿狗,烧窑!”她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苗舔着锅底,把兵符的影子投在墙上,忽明忽暗,“咱把这真兵符烧进瓷里,让童贯这辈子都找不着!”
陈阿狗抱着兵符往窑场跑,雪地里的脚印歪歪扭扭,像串刚蒸好的包子。张青拄着木杖跟在后面,孙二娘提着蒸笼里剩下的包子,也跟了出去,月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在雪地上叠成一团,像个结实的面团,任谁也揉不散。
窑场的火光在雪夜里亮起来,映红了半边天。孙二娘往灶膛里添柴,张青在旁边和面,张屠户把黄先锋的皮袄改成了棉垫,垫在陈阿狗的烧窑凳上。远处传来时迁的口哨声,像只报喜的鸟,在雪夜里打着转。
“嫂子,”陈阿狗从窑口探出头,脸上沾着窑灰,像只小花猫,“兵符烧进去了,瓷面亮得能照见人影!”
孙二娘往窑里瞅,火光里的兵符瓷模泛着青,像块刚出炉的荞麦馒头。她知道,童贯的三千禁军没了兵符,就成了没头的苍蝇,黑风岭的仗,梁山泊赢定了。
雪又开始下了,落在包子铺的蒸笼上,“簌簌”地化了。孙二娘拿起个没放药的“兵符包”,往张青嘴里塞了一口,自己也咬了一口,荞麦的香混着肉香,在舌尖散开,暖得像团火。
“当家的,”她含着包子说,声音含糊不清,“等打完这仗,咱蒸笼甜包子,用苏巧娘送的红糖。”
张青点着头,嘴里的包子渣掉在雪地上,被路过的麻雀啄走,像在替他们尝这胜利的甜。远处的黑风岭传来隐隐的厮杀声,十字坡的窑火却越烧越旺,把雪夜照得亮堂堂的,像个永远不熄的灶台,蒸着日子,也蒸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