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傲慢与棒槌 > 第46章 真心话游戏:身份刺探

第46章 真心话游戏:身份刺探(2/2)

目录

他十分温和地说:“建议你们直接清空警局。因为如果违规,乐园炸弹会立刻被我的人引爆。”

说到这里,“导演”忽然玩味地停顿了一下:“友情提示一句,“真心话大冒险”需要参与双方配合进行。林熹先生,警局负责“大冒险”的玩家会不可避免地知道您真心话的内容。请谨慎选择参与者啊。”

“什么配合?”秦澜一头雾水。

秦澜身为刚入职的菜鸟刑警,就没觉得这种光辉任务会在方老师在的时候落在自己头上,原本就是准备默默退出门去传递信息帮忙清场什么的。听到这里反而一愣。

真心话大冒险对她这种年轻人是常玩的游戏。下意识觉得所谓“真心话”无非就是问问“几个前任啊”“干过的糗事”之类的事情,因此原本并没怎么多想。

但是“导演”特意一提,合上刚才未消的余惊,她反应过来这并不真的是在玩游戏,那罪犯要问的“真心话”自然不可能真是那些孩子气的小儿科。

——而且,为什么又是林熹呢?

这些思绪只是电光火石间从她脑海闪过。导演很快回答了她刚才的问题。

“当然需要配合!真心话意味坦诚相待。游戏虽是酒桌上随处可见的游戏,可……林熹先生却并非那些掏空了无非点桃色八卦的庸人。”

导演的声音意味深长:“林熹先生的’秘密’可要大得太多了啊。”

“当然,林熹先生,你也可以立即站起来走人,选择……不参与这个游戏。”

说道最后时,导演语气诱惑。

说不清他到底是期待顾临奚参与游戏,还是……希望他不参与游戏,直接放弃这一游乐园的人命。

“我来配合他。”没等顾临奚开口,方恒安便打断了导演,冷冷地评价道:“你废话太多了。”

秦澜依言离开了房间。

临走前,她忍不住飞快地看了眼方恒安手机屏幕上的视频影像。

那林熹正独自坐在漆黑一片的房间中,双腿交叠、姿态自如。仿佛对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毫不在意、无动于衷似的。

但唯独眼睛里的那点神光极亮,像寒冬深夜里晃动的烛火,甚至带出了点惊心动魄的不祥意味。

秦澜离开后,“导演”继续开口:“又是你们二位,和上一次一样梦幻的组合啊。那么,游戏就正式开始了!”

“这一轮是真心话还是大冒险呢?”

“真心话,我来。”顾临奚说。

“好的,那请林熹先生戴好测谎仪装备。”导演的机器音带着古怪的笑意。

测谎仪于1921年发明,主要应用在心理研究和犯罪侦查方面。

主要运行逻辑是:通过问问题时人的生理指标曲线波动——比如血压、皮肤电阻、呼吸(包括胸呼跟腹呼)、指脉、皮温,来判断是否诚实回答。

顾临奚没再说话,懒散地靠在黑色皮椅里,对上那巨大的幕布,好像真的只是在看场电影。

他漫不经心地解开几粒扣子,散开领口,露出一线肌理优美的胸膛。

然后一一将检查呼吸的肤贴戴好,再是心电图胸导联、血压臂带、脑电追踪仪,最后是十指的皮肤电阻。

右手边的机器随之亮了起来,几条波线稳定地起伏着,而代表他心跳脉搏的滴滴声也随之响起。

顾教授的心跳平缓有力,和脸上露出的表情别无二致。

导演大笑:“太好了!那第一个问题——林熹先生,您有没有过非常愤怒,希望某人去死的时候?”

顾临奚微微一顿,神态是和平时毫无区别的平静,说话的语气甚至还带着轻缓的彬彬有礼。

“没有。”

与他平静语气对比鲜明的是,屏幕上一瞬间狂乱大幅跳动的生理波线。

同时,室内又响起了皮诺曹那空洞诡异的童声:““皮诺曹,皮诺曹,只被允许说真话,否则鼻子会变长!皮诺曹,皮诺曹,只被允许说真话……”

很明显,系统判断他说了假话。

FBI统计过,测谎仪的准确度大概在87%-89%左右。

顾临奚在A大任教时用过数次,还算熟悉,看得出这台设备还是比较专业的,这近百分之90的准确率应该可达到。

而测谎仪那百分之10的误判一般只会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源于被试的特殊性——如果被试的情绪管理能力极好,比如天生说谎者,反社会人格障碍,演员,情绪专家。

这类人或许可以做到在说谎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情绪波动,测试仪无法探测,导致说谎者误判为诚实者。

但是这种情况极其罕见,其原因就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不可控性,这细究起来就非常专业和困难了。

总而言之,顾临奚没长三头六臂,看起来顶多情绪力控制比一般人强点,也不是需要训练测谎仪抵抗力的间谍。

因此,显然“导演”并不认为他会属于这一类。

第二种才是比较常见的设备失误原因——因为错误的问卷和问题设置,导致被试的可解释情绪波动无法准确分类,诚实者被误判为说谎者。

这就需要准绳问题法了。

其作法是这样的,故意要求参与者撒一个慌,然后测试人员将把这人撒谎时的测谎仪数据反馈,作为一个基准指标。

例如,在一个盗窃案件的测谎案例中,典型的准绳问题是“你18岁之前是否曾经从信任你的人那里不问自取过什么。

一般来说,大多数人都在小时候从自己亲人或者其他亲近的人那里偷拿过什么东西。

通常,无辜者在面对这个问题时,都因为羞于承认自己小时候犯过的错误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从而导致生理反应发生剧烈变化。

但对于真正的罪犯,与犯罪事实相关的问题才是更令其紧张的问题。

也就是说,这种测试法的基本逻辑是这样的:

真正的罪犯在罪行问题上的生理反应会比准绳问题的反应强烈。

而无辜者则相反,对准绳问题反应更大,因为那多半是他实际干过的糗事。

而“有没有过非常愤怒,希望某人去死的时候”这个问题,似乎就是“导演”根据顾临奚的了解,问出的“准绳问题”。

或许应证了这个猜测,“导演”似乎对得到这次结果非常愉悦。

“林熹先生,看来你对测谎设备并不熟悉,所以还有着糊弄它的盲目自信呢。”

他意味深长道:“人都是表里不一的东西,表面上再滴水不漏,其实假的……就是假的。”

“第一个问题就当实验,我再重新问一个问题……这次如果再说假话,两位就只能看方警官的’大冒险’了。”

顾临奚知道,“导演”当然不会那么好心多给一次机会,接下来的问题才是对方真正想问的。

导演:“请说出你19岁的夏天发生的令你印象最深的事。需要清晰描述时间、人物、地点、事件,以及你当时的情绪。”

顾临奚忽然沉默了。

刚才脸上无论是笑容还是紧张一瞬间都如面具般褪去,他看起来就像一座无悲无喜的石像。

视频一直没有挂断,因此方恒安能通过视频看到对方的每一个细节神态变化。

他心头一紧,正想开口打断更换为“大冒险”时……顾临奚说话了。

“十九年前的九月,在海市,我外公死于公交车爆炸。至于情绪……”顾临奚冷冷地说:“当时我很恨他——因为我宁愿,死的是我。”

他那些生理波线幅度不大,但乱七八糟地动作一团,也不知是什么结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