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们农贸批发市场穿越了 > 第89章

第89章(1/2)

目录

第89章

菱四边跟着人群过去,想去看个热闹。

不过人太多了,根本就挤不进去。踮脚看了半天,却是什么都看不到。

不过,很快他就知道什么是棉花糖了。

宛若云朵一般、状如宝塔一般的或粉或白的糖果被裹在一根竹签上,蓬蓬松松的,看着的确诱|人。

这就是棉花糖?可棉花又是什么?

好不容易等人群散了,他上去,看见一个铁皮做的圆通,什么?

可惜,棉花糖原料已经卖完了,他无法再观摩下了。

卖棉花糖的也有趣。见这外邦人脸露失望,又见他们边上有衙门的人保护,便猜到这伙人可能是日出国的外宾。

报纸上这几天都在说这事。他以前一个农民本也是大字不识的,不过上了瀛莱山的识字班后,倒也能读书看报了。

看着这人渴求的模样,棉花糖老板不知怎的,心里感到了一阵舒爽。

穿得人模狗样的,可到了他们大昭,那也跟土包子没区别。

于是,他笑着从附近的小吃店里买了些糖过来。然后,便在外邦人目瞪口呆的眼光中开始了他的表演。

棉花糖制作的过程对于菱四边等人来说很惊奇。

怎么糖倒进去,踩了踩板子,就变蓬松了?

不过,这过程真治愈啊!

做好一个棉花糖,老板将糖递给菱四边,“外来的人,这是我们蓝玉县的特产,尝尝吧。”

菱四边略有些惊讶,“这是给我的?”

“嚯,你还会说普通话啊?”

“见笑了!在下在国内学的,不标准。”

“没事,说挺好的,能交流。别看着了,快吃吧。”

菱四边道了谢,便张开嘴,小心地咬了一口棉花糖。

有一种绵密的感觉,却是入口即化。

果然是很特殊的味蕾体验。

想到刚刚很多人是带着孩童来买棉花糖的,菱四边眼底便有些黯然。

甜味体验在日出国是十分奢侈的体验。哪怕是以前,那个穷奢极欲的时代,贵族家的小姐有几匣子栗子陪嫁都会被当成炫耀的资本。

这不是什么夸张的事。日出国的糖都要靠进口,除了蜂蜜外,想要获取甜味,便只有水果、栗子这些东西。

像平民,可能致死都不知甜是什么滋味。野外的野果可没甜味,只有酸涩味。像糖这种纯正的甜味,即便是他也没尝过几次。

而在大昭……

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棉花,心头莫名酸涩。

大昭的孩童不仅能品尝到甜味,还能吃上棉花糖,这差距一对比,简直令人绝望到想哭。

老板有些傻了。

这人怎么了?自己的棉花糖好吃到这程度了?这人看着都像要哭了。

菱四边深深鞠躬,“多谢款待。”

说着便拿出交子付钱。

老板倒也不客气,找了零钱后,道:“好吃就多吃几口吧。还剩下点糖,我都给你们做了。”

看外邦人也怪可怜的。难怪报纸上总说有拼搏的机会是幸福的。在海外,许多人想出力气吃饱饭都没那个机会。再想想大昭刚立国那会儿……

老板摇摇头。

那时的他们也很苦,哪里曾想过会过上今天这样的日子?能生在这个时代,真的最大的幸福啊。

看完棉花糖的热闹,菱四边又继续前进。

他走进了超市,看着新奇的购物方式,便问道:“赵大人,这些东西就这样放架子上,不会有人偷吗?”

赵璋神秘一笑,道:“阁下可以随我进去看看。本官倒不是自夸。在本官治下,民风淳朴,偷窃不光是重罪,且易受旁人轻视,一般小民轻易不敢行偷窃之事。再者,相较于旁地,我蓝玉县颇为富庶,只要肯出力气,就能过上好日子。再一个嘛……哈哈,走走走,随本官进去看看。待出来时,你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见赵璋卖关子,菱四边也不再多问,随着赵璋进了超市。

超市入口处有金属制造的围栏。那围栏设计颇为精妙,人前进时,便会转动。一次正好只能进一个人,这设计很精妙。

要是有人偷东西,想跑都难吧?难道这就是赵璋底气所在?至于什么治下民风啥的,菱四边不是太信。倒不是怀疑蓝玉县风气不好,而是人性这个东西经不起探究。哪怕大家都不错,可总有那么一两个人是不行的。

入了超市后,脑海里的这些琢磨迅速褪|去。

商品太丰富了!

其实这个超市最多也只能算是一个中型超市。不过无论是对于大昭人来说还是对于日出国人来说,这样规模的铺子的确是大得有点惊人了。

超市布局跟现代差不多,按照商品的属性分出了零食区、生鲜区、日常用品区等。

在生鲜区里又细分了肉类、禽类、鱼类、鲜果、蔬菜等几个区。

生鲜区就在入口处,而正是这生鲜区直接把一群日出人给看傻了。

鱼,活的鱼!

他们居然把活鱼放到铺子里卖!可为什么鱼放在这木盆里能这么鲜活?这咕嘟嘟冒着气泡的东西又是啥?

增氧泵耗能不高,太阳能板完全顶得住。

至于其他生鲜,基本也不用担心。

自打蓝玉县这家超市开了后,生鲜便不用担心卖不掉。几乎都是上午就卖空,有时甚至还得补货哩。

没办法,就跟九十年代时,第一家超市在现代开起来时一样,逛超市便是人们平淡生活里最大的乐趣。

九十年代都尚且如此,更别提古代了。古代娱乐活动实在太少了,超市开在这里,人们只会更狂热。

菱四边震惊地上前,然后他只觉自己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除了各种鱼外,这里居然还有螃蟹,虾。不过有些虾他不认识,比如那个暗红色,带点黑的虾是什么虾?

随着时间的流逝,早年进行的农业改革在这几年效果显著了起来。高产粮就不用说了。像什么稻田养鱼、养蟹、养虾的产量也是一年比一年高。

大家经验上去了,收获自然就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