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1/2)
第29章
来通知的人是赵旻。市场调研需要的人手很多,他以前做海鲜也走搞市场调查,所以他经常去县城,跟周琦以及外联部的一干同事一起做市场调查。
可今日进城,他与周琦本打算在路边吃一碗馄饨,以此来体验下风土人情的,可哪里想到坐下没多久,便听到路人议论,北契断了盐路,食盐大涨的消息。
自打那几个世家表现出愿意合作后,市场就暂缓了投入精盐的举动。
斗争有时也讲究方法,在还需要对方时,倒也未必要将人一巴掌打死。最关键的,未落下的剑有时也能当作一个保底手段用。所以,在收购了大量粗盐后,市场也未死追猛打,打算看着对方的行动再做决定。
现在乍然听到北契断盐道,食盐大涨的消息,赵旻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个阴谋。
他家两代人做水产海鲜生意,对于市场涨幅这种事不要太敏感。太子今日才到了蓝玉县,如果北契真断了盐道,朝廷怎么可能会不知?忽然有消息传出,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有人在操纵盐市了。
因此他顾不上吃早饭了,立刻开着电瓶车回来。听到人在李家村后,又赶紧来李家村。
欧阳玉听到这消息,也是愣了愣,有些不确定地道:“食盐大涨?涨了多少?”
“粗盐从30文一斤涨到六十了。”
“足足一倍?!”
欧阳玉愕然,“精盐呢?”
“那更厉害,从150文涨到了360文。”
“怎会这样?”追上来的太子听了这话,不由蹙眉看向秦傅,“秦师傅,北契是出了什么事吗?”
秦傅一脸懵,“年初我们刚与北契交过手,这才把西南路收了回来。北契因此元气大伤,防守还来不及,怎可能主动切断盐道?”说着他似想起了什么,喃喃念出一个名字,“谢若……”
听到这名字,太子的脸就冷了下来。
“父皇赐了蓝玉王家匾额,孤今日才到蓝玉,食盐就大涨,这是对朝廷与父皇不满吗?”
“有一事……”欧阳玉看向他们,“我们一直不明白,两位可否给我们解惑下?”
“圣人请直言。”秦傅忙拱手行礼,“下官定知无不言。”
“我们来的时日虽短,但也隐隐察觉到了,你们这儿世家门阀力量颇多。赵县令也跟我们说过,因着百年战乱,盐权一直把持在世家手里。可如今新朝已立,为何不直接与北契做生意?另外,你们这里没有海吗?我看你们有大运河,完全可以点海为盐,怎会缺盐至此?非要从外族手里进盐?”
“唉。”
听到欧阳玉这样问,秦傅便忍不住叹气,“圣人,您有所不知。世道乱了这多年,各地道路、桥梁皆破败,便是运河,也是航道多有堵塞。陛下问鼎前,就是蓝玉县这样小小的县也有几股势力相斗。各自称帝者无数,便是去岁都有28人称帝。”
欧阳玉嘴角抽了下,只觉这世界也太荒唐了。
“问鼎天下后,到处有难民需接济。百姓饥饿,也无力干活,疏通运河航道的事就这么被耽搁了。”
“你们这真是地狱开局啊。”赵旻听了,都忍不住要为这世界的君臣流泪了。再想想,自己来的那地方不也是地狱开局吗?可能还比这大昭还更恶劣呢。
“所以……”
欧阳玉很快就想到了问题的关键,“从北契那儿进盐是最便宜,最省事的?”
“是的。”太子接话道:“如果我们从江南路或广粤路获盐,运到中原以及关中,那将是百姓无法承受的价钱。”
“没有盐矿吗?”陶景问道:“关中就没一处盐矿?”
“前朝文书以及地理志多被战火毁灭。”秦傅道:“应是有的,但具体在哪,我们却不清楚。”
“……”陶景有种无力接话的感觉了。
钱,没有;技术,没有;人!也没有!
“所以朝廷想收回盐权却不能。”孟歆叹气,“那北契天子也颇有些能耐,只与世家做生意,我等谈了几次,都是无功而返,只能由谢家、王家这几家世家把持着盐道。”
“是有本事。”欧阳玉立刻就明白了北契的意图,“让你们无法团结,不断忙于内斗,国力自然就难提升了。”
太子听了,心里暗暗敬佩。父皇果然说得没错,瀛莱山每一个人都厉害,三言两语就听明白了事里的厉害,自己以后要更谦虚才是。
“不过他们忽然涨盐价是要做什么?”欧阳玉又问道:“仅仅只是因为一块匾额?”
秦傅犹豫了下,最后还是拱手道:“天子封诸位为圣人,将瀛莱山方圆三十里的地都赐给了瀛莱山,等于是向天下昭告,瀛莱山是仙家圣地。诸位一来,便让各世家出了大血,他们自是不服。且在朝堂上,陛下多有维护,恐他们已将诸位圣人视作陛下心腹,而陛下有意收盐权,所以他们才要收紧食盐供应,以此抵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