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1/2)
第99章
黄莹英抱着孩子,一脸有子万事足的模样,似乎杨奶奶的事情和她没半毛钱关系。
就连杨玉兰来家里闹腾,她也不吭声,倒是杨团长先受不了了。
“娘就是自个儿摔了一跤,家里这么多人都看见了,你天天来说你嫂子干什么!”
杨玉兰更生气了,“娘真是白养了你一场,你怎么就被她给骗了呢!她好好的怎么会被摔?”
“我被她给骗了?”杨团长和杨玉兰吵起来,“不仅是周嫂子这么说,连几个孩子也是这么说的,孩子会说谎吗?”
杨团长一开始的时候也怀疑过,可周嫂子和几个孩子都这样说,他就相信了。
黄莹英可没有那么好的人缘。
“他们都是被收买了!”杨玉兰就是不相信这里边没有蹊跷,“要不然再要徐厂长给看一看,让娘自个儿开口说话。”
杨团长一下子泄了气,“有本事你去请!”
“凭什么叫我去请?”
见两兄妹吵得这么凶,黄莹英干脆抱着孩子往外走。
徐芳翠招呼了一下爱华他们,“一块儿去食堂吃饭。”
爱华抱着美华走在后面,听着黄莹英在那里和徐芳翠说,“这几天也能擡头了,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翻身。”
“快了,得慢慢来。”徐芳翠逗着小妞妞,“让我来抱会儿。”
黄莹英把妞妞递给徐芳翠,回头看了一眼爱华,“能抱得动吗?”
美华已经能走路了,吃的也胖妞妞,她这是怕爱华抱不动。
爱华的眼睛闪了闪,脑海中却想到几天前的一个晚上,黄莹英找到了她。
那番话她至今都不敢想起来。
可是不知道怎么的,爱华却鬼使神差的答应了。
后来她想,也许是因为徐桐的那番话。
凭什么这些人都要看清女孩!
甚至杨奶奶都敢动手害妞妞。
那下一个呢?
是她还是美华?
黄莹英说,“虽然我当不了你们亲妈,但是咱们还能像以前一样,井水不犯河水,我只要这个家里面,再也没有人能害我的孩子。”
她答应了,周嫂子也答应了。
杨奶奶摔了一跤,躺进了医院,虽然活着,却也好像死了。
除了杨玉兰,没人想去把她救活。
至于杨团长……
黄莹英冷笑一声,从来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杨团长内心不是没有过,事情不能这么巧。
可还能有什么办法?
离婚肯定是不能在离婚的。
但他心里止不住的心寒,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好像黄莹英是个披着人皮的魔鬼一样。
徐芳翠有些担心,“咱们这是被发现的吗?”
她这段时间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黄莹英看了看窗户外面,杨团长不仅回来睡觉的次数少了,连给的钱也少了很多。
她现在手里都没有多少钱可以用。
要是……
黄莹英打了个冷颤,没有继续往下想。
老先生看完病之后也不着急走,他在海岛上漫无目的的转悠,就看到了副食品厂。
前段时间,李厂长又来徐露这里取经,徐露想给孩子们带火腿肠,就把这个给说了出来。
李厂长一听,不太理解,“这不就是肉吗!”
“是啊,但是很方便携带!”
像他们地理位置这么好,可以先做一下鱼肉肠。
李厂长就像得了什么尚方宝剑一样,兴冲冲的回了厂子,召开了研发小组。
黄丽萍直接在会上说,“厂长,这不会又是隔壁徐厂长给提供的点子吧?”
他们食品厂的工人已经习惯了,可以说,一多半盈利的东西都是徐露给提供的点子。
还有人开玩笑,“感觉咱们就是药厂的附属厂一样。”
李厂长也不生气,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说不定以后还真有这一天。”
他可是知道徐露志向远大,指不定能带着他们副食品厂走向辉煌。
老先生看见他们手里提着的东西,忍不住凑过去,“这是什么?”
对方见他穿着打扮都不错,就给他介绍起来,“这是香辣小螃蟹,鱼肠,海苔卷。”
老先生年轻的时候也是吃过的,他忍不住激动的看着这些东西,“咱们这里就有卖的?”
“咱们这里有卖的,不过一般都是批发到供销社里面。”
这些都是厂里给他们的福利,带回去让自家的孩子们吃。
不管是脆脆的香辣小螃蟹还是鱼肠,包括新研发出来的海苔卷,孩子们都很喜欢。
“这个都是好东西呀!”老先生又感慨,“没想到这海岛,竟然人杰地灵。”
大家都喜欢被夸,这人干脆送了老先生一袋香辣小螃蟹,老先生摆摆手,“吃不了这个,胃不好。”
那人想了想,把海苔卷递过去,“这个没事,海边特产,你拿回去尝尝。”
老先生直接放在嘴边尝了一口,那海苔卷做的是鲜香可口,留在嘴里回味无穷。
老先生也不着急回去,直接去找到赵主任。
“和副食品厂合作?”
赵主任也很惊讶,“老先生的渠道挺多的。”
“都是从前认识的人,不瞒你们整理更多汁源,可来咨询抠群幺污儿二漆雾二八一说,其实就是我家的亲戚,当初的时候他们跑到了香港那边,我们一家留了下来,如今政策慢慢开放了,我们也恢复了通信。”
正是因为是家里人,老先生才这么笃定有靠谱的销售渠道。
“那我带你去和李厂长商量一下。”
老先生又被带到了副食品厂这里,他在这里又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鸭子鸭蛋。
“你们这里的人都很有头脑!”老先生再一次的竖起了大拇指。
李厂长很高兴,“不瞒你说,这都是药厂的徐厂长给提供的点子。”
老先生很惊讶,赵主任在一旁点点头,“他说的是真的,我们徐厂长可不是一般人。”
尤其是上次要给新疆那边捐献的膏药,上面知道以后对他们军区大加赞赏。
这简直就是军民一家亲的典范。
老先生更加佩服了,“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赵主任面上乐呵呵的,却在心里想,要是徐露在这里的话,肯定不乐意听到这句话。
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凭什么须眉一定要比巾帼厉害?
老先生和李厂长敲定了合作,他负责销售副食品厂的海苔,香辣小螃蟹,鸭蛋这些。
“其实这些鸭子也挺好的。”李厂长兴奋的搓着手,“这些可以做烤鸭!”
有好多年老先生没有吃过烤鸭了,当即来了兴趣,“你们还会做烤鸭?”
李厂长点头,“这也是徐厂长交给我们的。”
徐露还说,只要订购他们鸭子的,都可以把做法和秘制的酱料交给他们。
李厂长也发现了,烤鸭不难,好吃的是那酱料。
他当场就让人给老先生做了烤鸭吃,特别的把那酱料好好的介绍了一番。
“好吃!”鸟先生竖着大拇指,“刚才你说,买鸭子的话会赠送着酱料?”
“对对!”李厂长赶紧点头,“包教包会!”
“那你到时候派个人跟我一块儿去,这鸭子我也要五百只。”
不太多,但是是刚开始,李厂长已经很满意了。
至于人选,赵主任也不插手,跟着老先生一块慢悠悠的往回走。
“相信用不了多久,你们海岛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那是当然。”赵主任一点也不谦虚,“你看看我们的劳动人民。”
她随意的指了路过的行人给老先生看,“每个人的精神面貌都很好,他们浑身都是干劲。”
有希望,有力量,怎么可能会发展的不好!
砖石厂的工人最先把砖拉了过来,用的都是村里来往的船只。
“这是有大工程啊?”村里人有不知道的,就在那边问。
“药厂要盖新厂区了!”张玉柱逢人就解释,“咱们这里还是地理位置不好,来往太麻烦了。”
光靠一只只的船拉送,多麻烦。
老先生也在和徐露说这件事情,他把药品都已经装了车,“到底不如在岸上。”
徐露想了想,“应该是现在用的船只,太小的原因。”
她可是记得,好些个城市都是因为靠着海边才发展起来的。
靠海向来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不知道能不能申请一下。”
徐露说干就干,直接给周惠军提交了这个申请。
周惠军咋舌,“你也真敢想,这么大的船用来民用。”
“咱们以后少不了要和外面打交道,光靠这一趟趟的小船,自然不方便。”
有句话叫要致富先修路,他们这边没办法修路,那就先把船只搞起来。
“这事我也不敢打包票。”周惠军心里也没底,“给你提交上去试一试。”
这份申请就放在了司令的办公桌上,周司令前段时间去开会,特定向上级反映了,药厂帮助新疆建设兵团的事情。
新疆建设兵团一直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那里驻扎着许许多多有功的老兵,上面听到之后,格外赞扬了几句。
司令心情好,回来看到这分申请也没生气,“年轻同志愿意干,还有想法,咱们就让他们试试。”
于是,这份申请又被辗转送到了上面。
徐露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复杂之处,等砖一趟趟的拉到他们的空地,申请也下来了。
竟然同意了!
帮他们造船的就是他们海岛的造船厂。
这造船厂一直是非常神秘的,之前王麻子在那里的时候还养着两条军犬,闲杂人等一律不准进去。
后来王麻子来到药厂上班,那两条军犬还留在造船厂那边,听说别人靠近都不行,只有王麻子一趟趟的回去喂。
狗都是有感情的。
好些个人都舍不得王麻子,王麻子也看得开,不过他说什么也不回去了,宁愿这样一趟趟的跑着。
“那里保密级别挺高的。”他们这海岛之所以有部队驻扎,就是因为地理位置很关键。
造船厂的技术负责人员还特地来找了一趟徐露,两个人在部队上碰过面,但从来没说过话。
“民用的船,大概多大?”
这款主要是用来拉货的,徐露按照之前看到过的,给这技术人员说了一下。
“行,不过得等段时间。”
徐露也知道造船不是吃饭不能一口气完成,但她相信,这船造出来的时候,不管是副食品厂还是他们药厂都会受益的。
李厂长太激动了,和黄翠萍一块儿上了徐露家。
“海岛上就咱们两个大厂子,你这一申请民用大船,咱们两个厂子都受惠。”
李厂长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有些语无伦次。
黄丽萍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厂长你别激动,这船还没有造出来呢。”
“那也有盼头了。”李厂长真想给徐露磕个头,忙把带来的东西往前推了推,“我们厂子欣妍发出来的食品。”
看到有火腿,徐露心满意足的拿起来,“在出门的时候带这个,就方便多了。”
“出门的人还是少。”李厂长不太看好这火腿肠。
“以后总有多的那一天。”
徐露打开一包海苔卷,“味道挺好吃。”
黄丽萍在北京长大,也挺喜欢吃这个海苔的,香香脆脆。
“这是不是,还有药用价值?”黄丽萍突然问。
徐露点点头,“中医上来讲,紫菜味甘咸,性寒,能清热化痰,利尿,像高血压,结核病人,肺热多痰的人挺适合吃海苔的。”
黄丽萍眼珠子一转,对李厂长说,“我觉得宣传的时候,咱们可以往这边靠一靠。”
等他们走了,徐露还有几分羡慕嫉妒的看着。
黄丽萍真的是个人才。
砖石拉完之后,水泥厂那边也来一趟趟的送水泥,孟远山把他的设计图精修了一下,让徐露把任务交给他。
“我之前也看过几本土建类的书,肯定能给你们设计好。”
主要他的文化底蕴在那里,徐露很放心,把他介绍给了陆老三。
李老先生和王教授都在一旁出谋划策,他们的专业虽然和这方面不相关,但是因为读的书多,都能说出来些关键的东西。
二层小楼也换成了三层的厂房,之前徐露设计的办公室又扩大了一圈。
除此之外,孟远山还给设计了地下室。
随着正月十七的到来,孩子们也陆续回到了学校,家里一下子就空了出来。
“还是热闹的好。”
孙嫂子也在旁边感慨,“明年董思琪也要去上初中了吧。”
“是啊,这一天天的怎么过得这么快。”
又要少个孩子。
徐露拿着相机去帮家属院的众人拍了照,张嫂子特地还让徐露给打扮了一下。
“就是上次你那个妙手回春。”张嫂子把自个儿的好衣裳找出来,“谁见了我都说好看。”
徐露也喜欢给她打扮,两个人在那里说着话,王红梅和胡奶奶也过来了。
王红梅凑近看,“这眼睛上涂的什么,怎么黑乎乎的?”
“这叫眼线,眼影。”徐露给他们科普,“涂上之后显得眼睛大。”
“你别说。”王红梅对比着张嫂子的两个眼睛,“还真的大了不少!”
张嫂子就招呼王红梅,“你也过来让小露画画。”
王红梅突然间不好意思起来,“我就算了。”
“瞎,你还不好意思起来。”张嫂子嘲笑她,“我儿子都娶媳妇儿了,我还愿意化呢。”
等胡胜利和老张赶到的时候,都被吓了一大跳。
“哟,这俊俏的媳妇儿是谁呀?”老张故意逗张嫂子,“你这又用上妖术了。”
张嫂子瞪了他一眼,“少给我贫,赶紧过来拍照。”
老张屁颠颠的跑过去,“弟妹,你可真够厉害的。”
怎么什么什么都会。
徐露笑了笑,指挥着他们一家人站好。
“小姑娘就是可爱。”王红梅在一旁捂着嘴笑,爱红头上的小辫子都是徐露帮着扎的,“可惜我们家娟娟还太小了。”
“娟娟小,但是芝芝不小了。”王红梅多少有些偏心,可能娟娟是她自个儿带在身边长大的,就比前两个孩子都很上心。
芝芝本来就是透明人,现在更加透明了。
胡芝芝听到徐露这么说,露了一个腼腆的笑容来。
刘秀丽他们是最后一个到的,她在家里把从前的衣服翻了个遍,不过之前都给彭欣兰送过去了,能上相的衣服不多。
李营长嫌她啰嗦,“穿哪个不是穿?”
“你懂什么?这可是照相!”
他们一家照相的机会也不多,墙上挂着的全家福还是李婉清小时候照的。
“要不你就穿你那白大褂。”李营长出了个馊主意,“你看我这军装怎么样?”
“不怎么样!”刘秀丽生气,总算捣鼓的差不多了,几个人才出门。
“哟,这都打扮的挺好看。”李营长过去就和大家打招呼,男人们普遍都穿着军装,由陆清凌在一旁招待着他们,徐露也不管他们。
光这边的女人叽叽喳喳的,就够她头疼的了。
“嫂子这身衣服好看。”刘秀丽上前摸了摸张嫂子的这身衣裳,回头看徐露,“一会儿也给我抹一抹。”
“一个个的都变成妖精了。”李营长隔着那么多人还能吐槽。
徐露噗嗤一声笑了,看着刘秀丽,“你家老李,真是时时刻刻都关注着你。”
刘秀丽心里的那点不高兴,立刻烟消云散了。
徐露也不忘给胡芝芝打扮了一下,大家都在那里说,也是个大姑娘了。
王红梅脸上有光,朝胡芝芝露了好几个笑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