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2/2)
“我不要。”李婉清拒绝,被刘秀丽瞪了好几眼,“你这孩子是不是皮又痒了!”
刘秀丽压低声音恐吓李婉清,“你忘了之前我怎么和你说的了?”
李婉清撅嘴:“可是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连昨天领营长带回来的巧克力,他们都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
刘秀丽作势就要打李婉清,她这才吓得往后倒退,不情不愿的带着哥哥姐姐们一块出去。
刘秀丽有些歉意的看着哥嫂:“这孩子不懂事儿,被我给惯坏了。”
刘秀丽的嫂子摇摇头,却说不出来别的话。
他们原本打算是把几个孩子留在这里,好歹能安安稳稳的上个学,以后不管是当兵还是去工厂当工人,都是个不错的出路。
总不能像他们一样一直劳动改造吧?
这话还没有说出来,李婉清就看不上他们家,这要是真的把孩子丢下了,恐怕这几个孩子都得受委屈。
两个人对视一眼,都不知道该不该把孩子们留下。
刘秀丽也在和李营长说这事儿,“婉清这孩子不教训不行了,她都敢给哥哥姐姐脸色看。”
李营长正在收拾东西,听到刘秀丽这么说,哼了一声,“我早就跟你说过她脾气大,你还总护着她。”
“你少在这里马后炮!”刘秀丽瞪了李营长一眼,“我听我哥嫂的意思,竟然是想把孩子留在这边。”
她又不是个傻的,怎么可能听不出来哥嫂的弦外之音。
李营长动作一顿,“是全留下来,还是就几个小的留下来?”
“不知道,我哥嫂也没有明说。”
她也在犯愁这件事情,不把孩子们留下来吧,显得对哥嫂无情,孩子们也实在是可怜,可是家里面住几个外人,不仅孩子们尴尬,就是她也觉得浑身不自在。
“你怎么想的老李?”
这个家毕竟李营长也占了一半,她还是想听听李营长的意见。
李营长没什么不同意的,反正都知道刘秀丽的成分不好,再来几个成分不好的小崽子也不能怎么样。
李婉清和陆夏月抱怨:“我们家里来了好多人,我都不认识他们,我的屋子也被他们都占了。”
陆夏月同情的看着李婉清:“过了年他们就走了,你也别太难过。”
李婉晴点点头,瞪着李辛树,“你这个叛徒!不是说好统一战线的吗?你怎么又投入到敌人的怀抱。”
李辛树不理解的看着李婉清,“妈让我和他们玩儿的。”
眼看着两姐弟又要吵起来,双胞胎赶紧上去拉架。
“太冷了,我还是回家去吧。”陆夏星缩了缩脖子,屋子里很是暖和,还有热喷喷的烤红薯和小猫咪。
“那我也要回去!”陆夏月拍了拍身上的土,几个人便一块儿往家属院里走。
刘秀丽正在徐露家里,她手里拿着一块布来送礼,想让徐露帮忙烤几块面包。
从前哥嫂也是很爱吃面包的,徐露没要那块布,“正好医院里也没什么事儿了,我下午就能给你烤出来。”
刘秀丽不好意思,之前她喜欢吃烤面包,也让小王帮着她做了一个面包窑,可惜她并不会用。
王婶子岁数大了,学了几次总是掌握不好火候,烤出来都没徐露的好吃。
刘秀丽也没着急回去,问起徐露的意见:“你说把他们留下来到底好不好?”
小球和少将喵呜喵呜的在屋子里散步,徐露不好掺和人家的家里事儿,“最好你们一块儿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
刘秀丽点点头,把少将抱到怀里摸了几下,“今年过年也不知道部队会发什么东西?”
她哥嫂好几年都没过来,她肯定是要准备些好东西的。
“我听说有红烧肉,排骨,米酒……”
部队每年过节的时候都会给家属发一些东西,大家也都盼着部队发的这些东西来过个好年。
张嫂子今年刚去上班,副食品厂效益不错,她提回来两兜咸鸡蛋,直接给徐露提了一兜过来。
“我在家打开一个尝了尝,那鸡蛋黄都流油了,倒是挺好吃的。”
徐露推辞了几下,张嫂子非要把咸鸡蛋放下,指了她玻璃房种的新鲜蔬菜,“你让我再拔点回去得了,这大冬天的也没个菜叶,就指着你这一口新鲜的菜了。”
徐露让她随便拔,这地里产出的好,他们一家紧赶着吃也都吃不完。
刘秀丽心里一动,问张嫂子,“你们厂里还有其他吃的吗?”
张嫂子点头,“还有黄桃罐头,听说之前是拉到沪市去换东西了,还剩着好几箱。”
“那你能不能帮我说说,我也想换上一箱。”
张嫂子没拒绝,厂里那些货要是换不出去,就都滞销了,“可能需要粮票。”
其他的票都不如粮票顶用。
“没问题,我这就回去拿。”
等他们一走,徐露打算做一个咸鸭蛋拌面,见孩子们风一样跑回来,还纳闷的问他们:“怎么不在外面玩儿了?”
“太冷了,妈我饿了,你要做什么吃的!”
“刚才爱红娘过来送了咸鸭蛋,我们吃咸鸭蛋拌面吧。”
孩子们都没吃过,眼巴巴的在厨房看着徐露,做这拌面非常简单,先把面条过了水,再用尖椒和咸鸭蛋拌一拌。
孩子们呼哧呼哧的吃着,陆夏星还惦记着火上烤的红薯,吃了一半又把红薯拿过来,房间内立刻传来了红薯特有的香甜味。
虽然他们之前每天都靠红薯来填饱肚子,可闻到红薯的香味,还是觉得好吃,并没有吃腻。
“给我半个。”徐百川去拿陆夏星手中的那半个,他已经吃完一碗面条了,才刚吃了个半饱。
“妈,你又烤面包了?”陆夏月往院子里看了几眼,见面包窑上飘出几缕青烟。
“你不说我都差点忘了。”徐露赶紧把碗筷放下,匆匆去把面包窑里的面包拿出来。
她这几次烤面包都是用的屋里的炉子,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把火压住,不那么旺盛的时候再把面包丢进去,第二天早上就烤出来硬硬的面包。
徐百川吃过几次之后就不怎么爱吃,他喜欢重口味的,面包有些甜。
半个红薯很快就被他吃完,徐百川又去柜子里拿出几块红薯干。
红薯干是在秋天的时候经过三蒸三晒做好的,吃起来特别的有嚼劲,孩子们平常都拿来当零嘴吃。
几个人就说起过年要准备的东西来。
徐露打算熏一些腊肉,年前还要炸圆子,打豆腐,做肉糕,买鱼,买肉,腌制腊货,杀年鸡,买香烛,挂灯笼,买对联。
还得给老家发封电报。
过年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了。
算一算时间可并不太多了。
这天陆清凌回来,就给家里带了两副年画,孩子们像瞧稀罕似的拿着年画不放。
陆清凌把衣服挂起来问徐露:“要不咱们也去拍张全家福吧。”
孩子们一听要去拍全家福,立刻兴奋的拍起巴掌来,“我们也要去照相!”
双胞胎凑到徐露跟前,吵着要一块儿去,“妈,你就快答应吧!”
徐露被他们吵得头疼,赶紧点头同意,“行,咱们找一天去拍张全家福!”
家里的墙上倒是挺空的,这一次可以多拍几张。
这个时候拍全家福还是小康之家才能拍得起,海岛上没有照相馆,陆清凌特地选了一个好天气,带着几个孩子去了岛外面。
自从上岛之后,他们还没出过岛呢。
趁着这次机会,徐露还要买一些岛上供销社没有的东西,给孩子们一人买双小皮鞋,再买几块布回家做身新棉衣。
也就是两口子都能领工资,加上这段时间存了不少钱,才能给每个孩子都添上一身新衣裳。
徐桐见到那新衣裳,有些后悔来的早了,“咱们应该等新衣服做好了再来拍照。”
“你这身上也是冬天才做的。”
徐露不想再跑两趟,那照相的老师傅也在旁边说衣服看起来很新,徐桐才作罢。
老师傅还给提供主席的像章,可以别在胸口,顺便问他们背景要什么样子的。
一家人便看向身后的慕墙,最终选了□□样式的。
陆清凌穿着军装,胸口别着主席的徽章对,他们说:“等以后咱们去□□再拍一次。”
孩子们都咧着嘴笑起来。
徐百川还戴了一顶军帽,徐桐和双胞胎都梳着马尾辫,徐露还给他们一人带了一朵小花,看起来非常干净漂亮。
徐露和陆清凌坐在中央,几个孩子分别站在两侧,徐百川则站在两人的身后,六口人就这样照了第一张全家福。
徐百川盯着老师傅手里的照相机,像看稀罕物一样盯着不放,问徐露:“姐,你说我以后给人照相好不好?”
“你又想给人照相了,之前不是还想当兵吗?”
徐百川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他今天头一次照相,觉得特别有意思。
来都来了,徐露又让他们每人单独照了一张小照片,几个孩子又一块儿合了影。
可能是因为照了几次相,他们也不像刚开始那么拘束,也敢露出牙齿笑起来。
陆清凌问徐露:“咱们两个也照一张吧。”
徐露点点头,“那就照一张吧!”
于是两个人又坐在凳子前,老师傅不知道从哪里给徐露找到一个军装让她穿上。
陆夏星在那里咬耳朵,“怎么感觉像拍结婚照一样?”
陆夏月捂嘴偷笑起来。
回去的路上几个人还在讨论着照相的事情,徐露就和陆清凌说:“以后咱们每年都来照张相。”
陆清凌点点头,“行,咱们每年都来照相。”
孩子们都欢呼一声。
黄莹英趁着过年的时候把王旅长请到了家里,因为王旅长和杨玉兰相亲的缘故,别人也不好说出什么闲话来,倒是联络感情的好时机。
王旅长有些拘谨的坐在家里,他虽然军衔要比杨团长大一阶,可一方面他岁数没有杨团长大,另一方面在军区的资历也比杨团长少上很多。
加上正在和杨玉兰相亲,多少就有几分不自在。
其实他这个级别,找什么样的对象都能找到,可王旅长并不想将就,总想找一个顶好的媳妇儿。
杨玉兰之前的名声他也是有所耳闻的,不过那些他倒并不怎么在乎,女孩子娇气一点又不是什么大问题。
现在让他不好接受的是杨玉兰脸上的伤疤。
还是因为和黄莹英打架才划出来的,说出去既不好看也不好听。
黄莹英似乎知道王旅长的顾虑,直接开口就说要带杨玉兰去省城外看病。
王旅长纳闷:“军区医院看不好吗?咱们军区可是有不少好医生的,我娘之前海鲜过敏,就是中医科的徐医生给看好的!”
他并不知道黄莹英和徐露的关系,反而奇怪黄莹英怎么不去找徐露看病。
黄莹英觉得心里一沉,下意识的就摸了摸自己的头皮,那里一块儿还空缺着。
她这段时间花了不少粮票,用了不知多少生发剂,可那块头皮就是不长出来。
她心里把杨玉兰都快恨死了,怎么可能舍得给她去省城看病。
巴不得杨玉兰现在就嫁给王旅长,好把这块麻烦丢开。
见王旅长这么嫌弃杨玉兰,黄莹英心里又重新痛快起来,“不瞒你说,徐医生是我的表姐,之前我就让她帮过忙,可惜玉兰这孩子实在不懂事,到那里就把人徐医生给得罪了。”
王旅长嘴巴不由得张大,吃惊的看着黄莹英,“徐医生那么好的脾气,她都能把人给得罪了?”
那他可不敢把杨玉兰娶回去。
一场谈话不欢而散,杨一天回来的时候,黄莹英就把情况和他说了。
“人王旅长没看上小妹,嫌小妹脾气大。”
杨一天叹气,他本来还想让杨玉兰和王旅长结婚,他好顺着王旅长往上爬。
“这都已经找了第几个了,现在不是咱们挑人家,是人家来挑咱们了!”
杨玉兰回来的时候刚好听到黄莹英说这话,她一下子就蹦起来,“你又在背后说我什么坏话呢!”
她这个样子反而让杨一天觉得她胡搅蛮缠,“你嫂子说的对,人家王旅长都没看上你,你自己看看你自个什么样子!”
杨玉兰心里委屈,从前还有杨奶奶护着她,家里没人敢和她作对,可现在她一个人势单力薄,杨一天又不向着她,在这里的日子实在难过。
她先跑去杨奶奶的屋里哭了半天,不知道杨奶奶的病什么时候能好,把那股郁气哭出来之后,又徒生了一种斗志。
王旅长长得那么丑,凭什么要嫌弃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