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2)
她要是住在别的地方也能养上两只小猫咪。
可惜她住在学校里面,养这些东西都很不方便。
这天晚上白杨在这里吃完晚饭才回去,路上看到满天的星辰,竟然不像往常那样觉得寂寞孤单。
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陆夏月智商非常高的名声却传了出去,就连陆清凌在训练场训练的时候,都有人过来打趣他。
徐露的门诊在这个季节又迎来一大批患流感的病人。
以往这些病人都会去卫生所打两针,或者是输些药,可村里的一些老头老太太渐渐的都爱往徐露这里跑。
从前他们不喜欢看中医的观念,也在慢慢的扭转,这是最让徐露欣慰的事。
祝晓霞的婆婆就带着她的姑娘过来,她的姑娘是嫁到岛外面的,已经结婚有两年还没生孩子,婆婆那边一直在催。
她听祝晓霞说徐露有多厉害,这不就动了心思,等闺女回来走动的时候,就拉着她过来。
李珍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大夫,有些还是祖传治不孕不育的方子,中医西医都检查过了,可都查不出什么毛病。
总不能让自个儿的男人过来检查吧?
还没听说过谁生不出孩子,是因为男人的问题。
祝晓霞的婆婆把李珍带了过来,“大夫,我是晓霞的婆婆,之前我家孙子就是你给看好的!这不我闺女都这么长时间了,还没生孩子。”
徐露还以为李珍结婚多年,一问才结婚两年。
“时间还短,其实也不用着急,如果精神总是这么绷着,反而不容易怀上孩子。”
“我们是不急,可她婆家着急呀!”祝晓霞的婆婆也是没办法,这当娘的和当婆婆的完全就是两种心态。
祝晓霞刚嫁过来的时候,她也是见天的催他们两口子生孩子,可轮到自个儿闺女被催了,她又嫌婆家的事儿太多。
李珍很熟练的把手伸过去:“大夫,我已经喝了很多药了,你看看我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毛病?”
徐露替她把了把脉,除了有些上火之外,李珍的身体可以说是非常的健康。
她又问了李珍那事的频率,建议道:“其实太频繁了反而不容易怀上,可以放松一些。”
太频繁了精/子的质量都会下降。
徐露迟疑了一下问李珍:“你丈夫的身体怎么样?”
“还挺好的,平常下地干活都没问题。”
李珍也听出来徐露的弦外之音,“是不是他有问题?”
“这得把完脉之后才知道,不过你的身体很健康,你们先控制一下频率,精神不要紧张。”
祝晓霞的婆婆一听不是自己闺女的问题,顿时松了一口气,在门诊室里就和李珍说:“要是那老婆子再催你生孩子,你就把问题推给你男人。”
李珍点头,她倒不是想找借口推辞,主要是她婆婆催得太频繁了,而且话里话外都嫌她不能生。
要是之前她还不确定自己没问题,每次大夫都会给她开苦药喝,可这军区的大夫都说了她没问题,那肯定就是没问题。
李珍的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
当天晚上她也不在娘家住,乘了船回到岛外面,她婆婆果然见她还是老样子,鼻子不是鼻子,眉毛不是眉毛的。
李珍有了底气:“我娘带我去军区医院,专门给我看了看,人的大夫可厉害了,说我没一点毛病。”
李珍的婆婆不屑:“就你们那破岛上能有什么好大夫?人好大夫都往省城走了!”
别以为她不知道,上次培训的时候军区可走了不少好医生呢!
而且岛外面的人天然就瞧不起岛上面的村民,觉得他们岛上的人落后贫穷,要不是儿子喜欢,她肯定不能答应儿子娶李珍。
这都两年了,李珍的肚子连鼓都不鼓起来。
李珍气结:“人家大夫真的可厉害了,还给老领导看病呢!”
凭什么岛上就不能有厉害的大夫?
眼看着两个人又要吵起来,李珍的男人适时的打断:“没问题不正好吗?说不定下个月就能怀上了。”
李珍瞥他一眼,想着要是下个月没怀上,就拉着他去找徐露看看。
肯定是他的毛病。
李珍走后没多久,又有几个年轻的士兵过来看病。
上次半夜抢收粮食的时候,好些人腿脚都受伤,这些人不像村里的人不相信徐露,他们都知道陆团长的家属是个非常厉害的大夫,好几个都是主动找徐露看的腿脚。
这段时间一直还在休养,徐露以为他们是过来复查,挨个挨给他们看了腿上的伤口。
“恢复的不错,高难度的训练还不能做,不过平时的训练都可以完成了。”
这几个人一听恢复的这么好,都裂开了嘴笑起来。
他们也没着急走,其中一个明显是新兵蛋子朝徐露露着大白牙:“嫂子,我听说你能治秃头是吗?”
徐露也好笑的回看过去,在他的头上转了一圈,“是能看,不过你的头发还挺多。”
小伙子高兴的嘿嘿笑了两声,“我听说赵团长的头发就是在你这里拿的生发剂,他现在的头发果然比之前多了很多。”
一旁年长的那个当兵的把这新兵蛋子扒拉开,指了自己的头发给徐露看:“嫂子,你看我这头发还有救吗?”
这人岁数要比陆清凌年长好几岁,徐露被他叫嫂子还有些不好意思,看了两眼之后才问他:“能治,我先给你把脉吧。”
那人噌的一下就站起来坐到了椅子上。
“上次回家探亲,我媳妇儿还嫌弃我长得老。”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几声,徐露把完脉之后却问他:“是不是有痔疮?”
那老兵一下子脸红起来,没想到把脉这么厉害,连这种私密的事情都能知道。
徐露是个大夫,从来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痔疮跟肝的关系特别密切,肝主疏泄,是推动血管里血运行的器官,那痔疮就是因为肝血有郁结造成的。①
其他人一听,都在一旁哈哈笑起来,耳朵却一个个都竖了起来。
这日常中谁还没有点小毛病呢。
痔疮其实是非常好治疗,不管是针灸还是吃中药,甚至是按摩都非常的顶用。
当然也可以找西医开刀,不过开刀可能会产生瘘管,又会是另一件麻烦事。
徐露当没看见,给这老兵说了几个xue位,一个是长强xue,一个是百会xue,还有孔最xue,可以每天坚持按摩。②
李飞燕又在一旁疯狂的做笔记,徐露问这老兵:“有时间针灸吗?”
那老兵摇头:“还是拿点药吃吧。”
主要是一想到要脱下裤子,让徐露看到,他就不好意思。
“不是针灸那里。”徐露抿嘴笑了几下,也知道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又给他们说了几个可以蒸浴的草药。
像无花果的叶子煮水,或者是马齿苋煮水都可以缓解痔疮的不适。
等人一走,李飞燕就问徐露:“徐医生,这马齿苋是不是用处很多呢?”
她总听到徐露让人用马齿苋煮水,或者是配一些东西一块儿来治病。
徐露给她解释:“马齿苋性寒,味酸,能够清热利湿,止痢消炎,像上火去湿,拉肚子,甚至像带状疱疹敷上去之后也有些效果。”
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马齿苋太常见了,地上随处都可以摘到。
有时候给病人治病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草药的疗效,还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开药方。
你给病人说要花多少钱拿药,病人可能心里还要肉疼一下,但你要说地上随处可见的草药可以回家治病,效果还不错,病人心里肯定非常乐意。
李飞燕把这些牢牢的记下,说了这么多马齿苋,徐露却想吃野菜了。
不知道到了春天,海岛上的山上有没有那么多的野菜。
今天晚上回家用晒好的豆角炖肉吃吧。
那还是她刚来海岛上的时候晒了很多小菜,就是想在冬天的时候拿出来吃。
一想到她地窖里满满的东西,和空间里种出来的草药和水果,徐露觉得小日子过得还挺滋润。
同样正在吃野菜的还有杨玉兰,她看着面前从食堂打回来的饭,不高兴的说:“嫂子,这都是些什么东西,你是不是不欢迎我们过来?”
黄莹英抱着美华头也不擡的说:“海岛上物资匮乏,只有这些东西,凑合着吃吧。”
杨玉兰不了解真相,还以为海岛上的东西就是这么匮乏,有些后悔答应杨奶奶一块过来。
她还以为来这里就是能过好日子呢。
杨奶奶人精似的,怎么可能会被黄莹英骗了,哼了一声说:“怎么就你觉得这里条件不好?你不会是嫌弃我儿子吧?”
黄莹英都不知道杨奶奶从哪里听出她话里是这个意思:“海岛上就是这个条件,我们每天也都是这么吃的,你不信等会儿回来问爱华。”
杨奶奶不喜欢大妮二妮把名字改了,坚持要叫她们原本的名字,而黄莹英却偏偏要和她们作对,每次都叫她们的新名字。
杨奶奶闭了嘴,在心里嘟囔了一句,也信了几分。
可晚上吃完饭,杨玉兰想去外头散散步,杨奶奶只好陪着她,两个人边走边说话,却闻到了空气中一种弥漫着的香气。
“娘,这是什么味道?好香啊!不是说海岛上物资匮乏吗?怎么还有这种香味?”
杨奶奶使劲吸了几下鼻子,她也觉得这味道实在好闻,“这是谁家炖肉呢吧。”
家属院里的众人早已习以为常,刘秀丽有些羡慕的看着隔壁升起的袅袅青烟,她实在是不好意思再过去蹭饭,对一旁洗脚的李营长说:“这陆清凌怎么这么好命,就能娶了徐露呢!”
李营长不理解:“你怎么不说是徐露好命,嫁给了陆清凌呢。”
“这你就不懂了吧,就人徐露那么能干,不管是嫁给谁,都能把日子过好。”
哪怕不嫁人,她一个人也可以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热气腾腾的香味飘散开来,在屋内久久散不去,豆角已经炖的软烂,排骨轻轻一碰就会和骨头分开,浓郁的汤汁里有炖的软烂的土豆冒出头。
除了这一锅排骨之外,徐露还热了馒头,孩子们喜欢吃米饭,她也蒸了几碗,一开始大家都还争先恐后的去锅里夹着吃,发现排骨炖的足足的,大家也就慢条斯理的吃起来。
“姐,这也太好吃了,下次我还想吃排骨。”
陆清凌敲了徐百川的头一下:“你怎么整天惦记的,不是吃就是玩儿。”
徐百川委屈的眨了眨眼。
徐露好笑的看着他们几人:“想吃下次还跟你们做!”
她这个月的工资已经到手,加上陆清凌的,两个人可以把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这周末村里有庙会,你们谁去呀?”
大队长前几天就让小英过来请她,村里的庙会算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尤其是他们这几个村的庙会都放在农闲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要请亲戚们过来吃饭的。
大队长能让小英这么早的来请她们,就是十分看重和徐露的来往。
徐露自然答应,孩子们一听有庙会去看,顿时把手都举得高高的。
“我要去!”
“我也要去!”
“我要在庙会上买小糖人!”
“我要买小人书!”
热热闹闹的窗外面飘起了零散的雪花,冬天的第一场雪就这样突兀的下来。
不知道是谁发现外面下起了雪,孩子们把碗筷放下,都趴到玻璃门上往外看。
“这里这么早就下雪了?”
杨玉兰裹紧了身上的羊绒大衣,对杨奶奶说。
“是啊,这岛还是太偏僻了,咱们赶紧回吧。”
徐露和陆清凌也站在窗前,两个人身子挨着身子,亲密无间。
“比咱们村的冬天都要早上许多呢。”
“是啊,该猫冬了。”
两个人相视一笑,随着孩子们回来继续吃饭。
老张手里端着果酒,也看到外面飘洒的雪花,赶紧把爱红举起来往窗户外面看,对张嫂子说:“下雪了!幸亏你前几天把厚衣裳都拿出来晒了。”
张嫂子瞥他一眼:“要是等你想起来,孩子们都得冻得流鼻子。”
老张嘿嘿笑了两声:“要不是说这家里少不了你!”
张卫东撇撇嘴,他现在正处于叛逆期,恨不得现在就像大哥一样脱离这个家。
老张一看自个儿子露出这个表情,啪的一下打在他的后脑勺上。
爱红还在一旁拍着小手直乐。
张国民和张建民两个人发现下雪之后,冲到院子疯跑了一圈,被钱寡妇滴溜着耳朵才进门,也不嫌冷,商量着明天能不能打雪仗。
钱寡妇在灯下给孩子们做棉裤,瞥了他们一眼:“歇了这个心思吧,这个雪下不大。”
张国民和张军民很失望:“怎么就下不大呢?”
张人民让他们看地上,这雪在天上还是雪花的样子,到了地上很快就化成小雨滴。
“地表温度太高了,得再冷一冷。”
张人民又继续坐在书桌前看书,张国民和张军民两个人在旁边打闹,钱寡妇时不时的擡头看看他们,让他们老实点儿,小声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