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2/2)
刘秀丽还没笑出来,就听到张医生说起来徐露,说人还是她帮着送过来的,到了那里就让做手术。
“她当她是谁啊,真的以为当个家属就了不起了。”张医生想起来就不开心,她自觉得名校毕业,多少人都抢她来军区当医生。
除了这点之外,还有的就是一点点从来没有和别人说起过的小心思。
她第一次见陆清凌就觉得这男人很高大,长的却很是桀骜不驯,让刚出校门的她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但她觉得,以她的学识本事,陆清凌应该来主动追求她,她是不会做那个先行动的人。
可后来知道陆清凌已经结婚,连许师长和杨团长介绍的人都撅回去之后,她就一直很好奇陆清凌的家属是什么样子。
谁知道人倒是长的不错,但人很自大,赵主任让她来医院工作,她还不愿意。
这是看不起谁啊。
刘秀丽这次却罕见的没开口,她已经听的太多了,总觉得隔壁做出点什么来她都不会奇怪。
黄莹英见刘秀丽沉默,试探着问:“秀丽,你是不是认识什么村里人啊?”
“不认识。”刘秀丽摇头说,“不过你是不是和隔壁陆团长家属是亲戚吗?她应该认识。”
说完刘秀丽还抿了口咖啡。
黄莹英脑海里却只有一个词——陆团长。
怎么会是陆团长呢?
她声音有些尖:“不是陆营长吗?怎么变成团长了?”
刘秀丽朝她淡淡一笑:“人家立了大功,可不是就要升官。”
黄莹英不知道怎么的,脑海里又浮现上辈子的情况,她失声道:“我的确和徐露有些关系,但早就不来往了,我们村里人都不喜欢她,据她婆婆说她那双胞胎都是偷汉子生的。”
刘秀丽的咖啡杯差点没端稳,和王嫂子对视一眼:“这话可不敢乱说。”
“自然不是乱说,这事我们村里人都知道,是她婆婆亲口说的,她婆婆还把她赶了出来,没结婚前就和别的男的拉拉扯扯,后来又攀上了陆清凌。”
等黄莹英走了,刘秀丽还在那里发呆,问王嫂子:“我怎么就不太相信呢,你说这黄莹英干什么和我说这些。”
王嫂子微眯了下眼:“这事我见多了,不过就是借刀杀人吧。”
刘秀丽打了个冷颤,哼了一声:“当我是个傻的不成,我最多是看不惯她,传这种话可是要被组织调查的。”
她的立场本来就有问题,怎么可能还敢沾惹。
徐露把米线做好之后,自个没忍住先吃了一碗,这米粉是手工做出来,有一种纯正的米香味。
配上花蛤之后,又香又辣又滑,吃的人浑身冒汗,很是舒服。
她刚吃完一碗,孩子们就放学回来了,吵吵闹闹的进了家门。
小星和徐百川两个把书包一扔,就跑到厨房里问:“娘,今天吃什么?”
“花蛤米粉。”
孩子们从来没吃过,都跑过来看看,闻到那香辣的味道,忍不住动了动鼻子。
“先去洗手。”徐桐招呼他们,问徐露,“姐,要不要帮忙啊?”
“不用,都已经做好了。她往他们身后看了看,见建国和军民也来了,让徐桐给他们也盛一碗。
两个半大的小子一点也客气,和徐百川比着吃起来,军民还对徐露说:“婶子,我二哥也想来,但他没好意思。”
“那你就好意思了。”徐百川白他。
“好意思,我娘说把家里的玉米和从村民那里换的海鲜拿过来,婶子你要不?”
“要。”徐露没客气,这些个家长都不愿意白占便宜,多少都拿了东西过来。
徐露是给什么收什么,也是让他们安心。
徐露没看到小桑,还奇怪:“今天怎么没过来?”
从前徐桐一放学,小桑就会带着小弟弟过来。
“不知道,一会儿我去他们家找她。”
“行,你去看看也好。”
陆清凌回来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吃完饭,也不嫌中午的太阳大,又推搡着往外跑。
“别去水边,记得早点回来,下午还得上学。”
陆清凌把衣服脱了,先去洗了脸,水顺着头发流了下来,让徐露多看了几眼。
“这要让老胡看到,眼睛都得瞪直了。”
他喜欢吃辣的,王红梅却不喜欢吃,馋这口馋的很。
“那你什么时候把人叫到家里来吃饭。”
窗户外面已经长出翅膀的小鸡叫唤了几声,这鸡总共死了三只,还算是养活了。
徐露就等着他们下蛋。
还有地里的小白菜,这才不到半个月的时候,小白菜就长得整整齐齐,已经能吃了。
不管看到多少次,徐露都会忍不住感慨这土地的神奇。
她朝陆清凌道:“大队长家又送来个好些海鲜,晚上吃海鲜粥怎么样?”
“行。”陆清凌大口吃着米线,上午训练了一上午,他的肚子早饿了。
还没吃完就对徐露说:“媳妇,我那茶叶让许师长给顺走了,再给我装点。”
从前陆清凌是不爱喝茶的,那东西又不能填饱肚子,又苦又涩的。
对爱喝的人还特不理解,后来喝了徐露给的茶叶,那杯子里泡的就没再换过。
徐露道:“秋天天干,我给你换些其他的。”
陆清凌答应了一声,没几口就把剩下的米线给吃完了。
他把碗一收,弯腰进了厨房。
徐露高兴,和他继续说着要给大队长的孩子送些什么礼。
“鸡蛋吧,等瞧月子的时候过去。”陆清凌干活很利索,没两下就把碗给刷干净了,出来的时候没忍住在徐露的唇上亲了一口。
“讨厌。”
徐露笑着推了他一把,触手摸到的都是他坚硬的腹肌。
怎么晚上睡觉的时候没觉得这么硌的慌呢。
两个人说笑了几句,徐桐就一脸惊慌的跑了过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姐,大事不好了,小桑奶奶要让她去童养媳。”
徐露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追问道:“你说什么?”
这时候可不流行童养媳,那是要被抓起来问询的。
“真的姐,小桑奶奶不知道从哪里找的人,说是去人家家里帮忙,那不就是童养媳吗?”
“小桑娘呢?”
“就在跟前呢。”
徐露低了一下头,“那就好。”
徐桐不明白,沈梅花可是什么都没说,所以小桑才那么绝望。
徐露戴上帽子往外走,被陆清凌拉了一下:“到那里好好说,别和人动手。”
“不动手。”
徐露的表情有些奇怪,让陆清凌格外多看了几眼。
姜启明家里正乱成一团,他这几天还在宿舍住着,根本不知道他娘又出了幺蛾子。
姜婆婆气势很足:“也不是让她去受苦,就是在这里也是带孩子,去给其他人也是带孩子,这不挺好的。”
徐露进去的时候正听到这句话,赵主任已经到了,她表情严肃,盯着那来的人:“这人从哪里来的?”
张嫂子在房顶上看热闹,道:“这就是村里柱子那家。”
村里的柱子是比较出名的,因为上头两个哥哥都是傻的,到了柱子这里,仍旧是个不灵光的。
柱子的奶奶就想给他们家找个童养媳,也不用干别的,看着这三个就行。
她这算盘打的噼里啪啦的响,村里但凡疼闺女的都不想让孩子去受这份罪,那傻子疯起来是会打人的。
可这姜婆婆刚到这里,不懂这里面的道道,只想着把小桑赶紧甩出去,也不知道是谁和她说的这户人家。
赵主任看向沈梅花:“你是咋想的?”
一直没开口的沈梅花看了看哭着的小桑,又看了看她怀里的孩子,只问:“小桑要是走了,这小的谁给看。”
“我给看。”姜婆婆答应的很爽快,“金柱去上学了,我能给你腾出手来看。”
沈梅花看向姜婆婆:“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这么多人都听着呢。”
姜婆婆话音落,就见沈梅花脸上露了笑容出来:“那行,我还一直发愁小桑不能去上学的事呢,哪有这么大的孩子天天看着孩子呢!既然您有空,这小的您就帮忙带着,当然我也不会让您白带的。”
姜婆婆的脸一下变白了几分,指着沈梅花说不出话来。
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她。
刚才什么假装同意,都是装的。
赵主任一听连忙上前:“就是这个理,你看这样多好,等孩子长大了不也帮着家里。”
柱子奶奶一听就不乐意了:“什么意思?这是又不同意了?”
徐露对这种只想占小女孩便宜的老婆子没一点好感,道:“不然呢?趁着没人反应过来赶紧走吧,小心一会儿来抓你。”
那老婆子一听这话,吓得立刻往外走去,憋得一肚子气都不知道往哪里出。
姜婆婆被架的很高,正好姜启明听了消息匆匆赶回来,见老娘这样给他找事,皱着眉说:“娘,这可不是村里,您怎么这样。”
姜婆婆被将了那么一军还傻在那里呢,又被儿子嫌弃,眼泪都快出来了。
“我这不也是为了你好。”
“什么叫为了我好,我当时就让小桑去上学的,让您帮着看着点孩子,你偏不。非要让人把话挑明了说。”
他看了看沈梅花,沈梅花一直低着头,拉着小桑的手。
而小桑人完全呆在那里了,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
她娘竟然让她去上学。
沈梅花自然接受到姜启明的目光,也知道他那个目光是什么意思。
无非就是觉得她心思重,心眼多。
要是从前当姑娘的时候,说不得她还会担心担心。
有了孩子谁不是为了孩子。
谁还顾忌男人怎么想的。
姜启明还真不是这么想的,他很佩服这种当娘的对孩子的一片心。
像钱寡妇,当时接近他的时候,也是带着目的性的,说来说去也是为了孩子的。
他却没觉得冒犯。
这一场闹剧这样到这里就算结束了,剩下的是人家的家事,他们也不好掺和。
赵主任出来还和徐露说:“我还以为这沈梅花是个糊涂的,没想到倒也识得清。”
徐露点头,回头往姜家看了看,恰好沈梅花也擡了头,两个人相互对视一眼,什么都没说。
徐桐牵着徐露的手,由衷的替小桑开心:“姐,是不是明天我就能在学校见到她了。”
“应该吧,不过你得帮着小桑把拉下的功课给学一下。”
徐桐点头,声音里都带着雀跃:“我每次放学回来,都会把学的教给她,她真的学得特别快,比我学得都快。”
徐露摸了摸徐桐的头,问她:“是不是快要考试了?”
年龄差这么大的孩子在这一个班肯定是不行的,学校就打算举行一个考试。
徐桐一听考试就紧张,她还没参加过考试,拉着徐露的手也紧了几分:“姐,我要是考的不好怎么办?”
“那你要是想考好的话,就努力学习。只要努力了,结果怎么样都不重要。”
徐露突然想到很久远的一件事,久远到她都快忘记了,那是丧尸还没来的时候,她还在上学。
她还记得她坐在靠窗的位置,天花板上的电扇一直在转,老师在黑板上讲着什么,窗户外面也是炽热的太阳。
但很快这一切都成了梦,丧尸突然来袭,人类再也没了安宁的时刻。
她也快忘记那个午后的教室了。
“姐。”
徐桐拉着徐露的手紧了紧,有些不安的开口。
“怎么了小桐?”
徐露回过神来,徐桐才放下心来,“没事。”又把刚才的问题重复了一遍,脚步重新轻快起来。
过了几天,王红梅带着学校的一个代课老师找上门来。
那代课老师还比较年轻,王红梅介绍她是村里少有的念到初中毕业的,就先来学校当个老师。
虽然还不是正式的,但这份工作和每天去地里上工相比,还是很不错的。
祝晓霞把抱着的孩子让徐露看:“我是听红梅说的,您看病很厉害,我这个孩子身上不知道长的是什么,一红一大片。”
这是她头一个孩子,格外看重些,产假歇完还带着去上班。
但是孩子不知道怎么的,身上长了很多红色的疹子,她看得着急,问村里的大夫,人只会打针,也看不出个什么。
她在学校说的时候,被王红梅听到了,她便提了徐露。
祝晓霞一开始是不信的,怕是和他们村里的大夫一样,就没第一时间过来。
但回去之后和娘家人说起来,结果她娘就说:“这大夫我知道,给村里接生过母猪,你不知道那母猪一直生不下来,差点八月十五都不好过了。”
祝晓霞想,幸亏没去找这大夫,原来是个给猪接生的。
谁知她娘话头一转,说起来:“大队长可信她了,上次她孙女生孩子,不是一直生不出来,婆家又不让去医院,还是这大夫过去的,小英娘回来就掉泪,说幸亏请了人大夫过来,孩子生下来的时候,脸都憋紫了,连哭都不会哭。”
“别是瞎碰到运气的吧。”
“不像。”
祝晓霞的娘就说:“你就当去碰碰运气,不行就不去她那里看呗。”
祝晓霞这才过来。
徐露看了看孩子身上的疹子,道:“这是湿疹,抹点药膏就行。”
祝晓霞不太信:“那我家也不潮湿啊。”
“这和潮湿不潮湿没关系,是因为没保湿的原因。”
见祝晓霞不信,拿了药膏出来给孩子抹上:“要不就先这样,回头孩子好点了你再过来。”
王红梅很尴尬,走慢了几步说:“她这个人就这样,你别往心里去。“
她都有些后悔把祝晓霞带过来了,不然也不能这么尴尬。
“没事。”徐露根本没往心里去,还问几个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他们几个都是淘气的。”
王红梅说:“别人我不知道,但陆夏月却是很聪明,比小星还要聪明几分。”
徐露这几天看他们写作业的时候也看出来了,陆夏月虽然没小星那么活泼,但比小星脑子转的快,作业也总是最早写完的。
她微笑点头:“这孩子哪里都好,就是有事喜欢憋着,我总担心她想得太多了。”
两个人闲话几句就散了。
祝晓霞回去了还和她娘抱怨:“一上来就说是什么湿疹,咱们家住的都是二楼,哪里潮湿了,我说她还说湿疹不是因为潮湿。”
“我要是没上过学,怕也就骗过去了。”
祝晓霞一直以她这个初中文凭而自豪,当时和她一块上学的几个姑娘,早早就嫁人生孩子了,最多的那个已经生了三孩子。
而她一直坚持上学,哪怕家里条件不好,夜里觉得费灯油钱,冬天舍不得烧柴火,她的手僵硬的都写动字。
但她还是顺利毕业了。
祝晓霞的娘看了看孩子的脸上,不由咋舌:“你看是不是真的有点退了?”
“怎么可能!”
祝晓霞不信,就算那徐露是神医,也不能见效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