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诸天万界革命 > 第94章 人心守关

第94章 人心守关(1/2)

目录

汉中,勉县西南,金牛道的起点。

五万大军,旌旗招展,甲胄鲜明,在祖逖与王猛的率领下,踏上了这条千年古道。队伍虽众,却纪律严明,行进有序,对道路两旁的村落田舍,秋毫无犯。

第一站,宁强(古金牛驿)。当地百姓早已闻风丧胆,以为又是征伐之军,纷纷避入山中。然而,他们看到的却是一支截然不同的军队。军队在城外扎营,不入民宅。有士兵取用百姓堆放的柴草,立刻有军官按价留下铜钱。王猛亲自带人,将携带的部分军粮,分发给那些面黄肌瘦、敢于靠近的贫苦老人。

“我们是王猛、祖逖将军的部下,此行是为解救益州百姓,推翻桓温暴政而来!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宣传的士卒高声呼喊。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开。一些胆大的山民回到家中,发现财物完好无损,甚至桌上还多了些粮食,不禁目瞪口呆,继而热泪盈眶。

大军继续西行,抵达阳平关。此关扼守要冲,地势险峻。守关的益州军早已士气低落,听闻荆州军纪严明,善待百姓,又见对方军容鼎盛,主将旗号是“祖”、“王”,更是未战先怯。王猛遣使射书入关,陈说桓温之弊,言明荆军之志,劝其归降。守关副将本就对桓温的横征暴敛不满,又感于祖逖、王猛的声望,竟在夜里杀死主张抵抗的桓温心腹,开关献降。

祖逖、王猛兵不血刃,拿下阳平关。入关后,对降卒妥善安置,愿留者编入军中,愿去者发放路费。此举更是赢得了军心民心。

渡过嘉陵江,至白水关(今四川广元昭化附近)。白水关守将试图凭借江险固守。王猛并不急于强攻,而是派兵绕至上流,佯动渡江,吸引守军注意力,同时派精锐趁夜从下游水流稍缓处潜渡,突袭关后。守军腹背受敌,顿时大乱。祖逖趁势挥军猛攻,一举破关。

沿白龙江,经葭萌(昭化),前方便是天下闻名的险关——剑门关

剑门关,矗立于大剑山中段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唯有一条狭窄的栈道蜿蜒通过,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绝险。

益州刺史周抚听闻荆州军连克数关,势如破竹,已逼近剑门,大惊失色。他深知剑门若失,成都平原便门户洞开。他亲自赶到剑门关,督率麾下最为“精锐”(相对而言)的三万兵马,企图凭借天险,做最后挣扎。

关城之上,滚木礌石堆积如山,弓弩手密布。周仲望着下方如蚁群般逼近的荆州军,心中稍定,对左右道:“有此天险,纵有百万雄兵,又能奈我何?”

关下,祖逖与王猛并肩而立,仰视这雄关险隘。

“果然名不虚传。”祖逖感叹,“强攻,伤亡必巨。”

王猛凝视良久,目光却越过雄关,投向关后隐约的村庄炊烟。“景略已有计较?”祖逖问。

王猛颔首:“强攻乃下策。剑门虽险,守关者,人也。人若无心守关,天险何用?”他顿了顿,道:“我军连日来秋毫无犯,赈济贫苦之名,想必已传入关内。可如此行事……”

他唤来数名口齿伶俐、熟悉蜀地乡音的士卒,吩咐一番。又令大军后退十里扎营,每日只派小股部队至关前,并不进攻,而是向关上喊话。

关上守军严阵以待,却见敌军并不攻城,反而有士卒走到箭程边缘,用蜀地方言高声呼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