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特权(2/2)
爵位很简单,就是为了不想出现更多依靠国家供养的废人,而不赏赐田地也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是历代王朝末期大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造成这种原因的人,大都是权贵,朱威将天下田亩入册,禁止个人买卖,并且断绝了那种投献投机的路子,所有田地产出都要交税,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对于现如今的皇庄和勋贵的私产,朱威也是想了法子。
数代君王赏赐镇国公府的田地,全都被朱威充公,所有产出收入捐献给养济院,给养济院的失孤老人和孤儿多一些福利。
朱威都这般做了,其他人呢?自然有样学样跟着朱威的步伐走了。
这般一来,土地兼并可以由朝廷监控,其实朱威并非是针对皇室和勋贵,更多的是针对乡绅,乡绅失去兼并土地的通道,也就与常人无异了,数代之后,哪里还会有什么乡绅士族?
当然了,乡绅踏足商业,赚了钱之后,依旧富贵也是可以的,朱威并不是断了乡绅的路,而是用这样的方法,保存贫民百姓最后活命的机会。
说白了,就是你有钱,只要是正道来的,天天满汉全席都没人管你,但是不能因为你想吃的更好,就将贫民百姓碗里的糙米抢了去。
还有卫所改制,以前的那些世袭官职,名义上还是保留着,可是俸禄已经停了,符合标准的,依旧可以入军领军饷,可若是不符合标准的,那就只能吃老本了,而他们的世袭官职,想要再拿到手,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演武堂。
所有的世袭官职,每一代可选一人入演武堂,毕业可分配,从总旗做起,慢慢往上爬,有功者,世袭职位可以做一个优先考虑项,可若是毕不了业,那就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吧。
还有一项,那就是各地的小鬼,也就是小吏,吏与官不同,不用科举不用改乡任职,虽说无品,但在各地方,都是一股绕不开的势力,这些小吏瞒上欺下的本事大得很,是一道阻碍上下的顽固。
他们对于官员而言,是个不入流的小吏,但是对于百姓而言,这可是妥妥的特权阶级。
朱威将宋应星在宁夏设立的办事制度推广全国,培养办事人员,对各地官衙进行改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铲除这些蛀虫。
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无一例外,或多或少,都有这类的意思。
张之极看的明白,也知道大势所趋,所以并无太多的反对情绪,反而觉得让英国公一脉来到奥斯曼发展,更能保存实力,也更容易让身边的人得到利益。
更重要的一点是他跟在朱威身边久了,探讨的东西很多,其中就有着对于特权的探讨,张之极还记得,这个话题是朱威的二夫人,也就是徐梦瑶提起的。
他不知道的是,这话题朱威与徐梦瑶谈论的许多次,也已经达成了共识,就是专门让他听的。
他现在能想起来的,只有朱威当初的一番话,特权无法根本消除,但是要规范化,不扩张化!也就是将权力放在阳光下,放在天下大部分人的眼睛下,让全民监督,让特权没有更多可以滋生的土壤!
而这一切最重要的,是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要有平等的概念,让他们知道,自己与那些当官的,没什么不同,他们犯法了,一样要受罚,而自己遇到不公,朝廷国家都会成为他的后盾!
如此,特权也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