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2/2)
小船放假回家看到自己妈妈那一份份的合同都惊呆了,他妈到底买了多少房子?!他家原来这么有钱的吗?!
然后十七的少年发出了跟自己姑姑一样的感慨,他不想努力了!!
这当然只是嚎一嚎而已,不努力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就是,从自己爸妈到舅舅姨姨小叔叔们,一个二个都厉害得不行,孩子压力很大,天天都觉得自己得更加努力才行。
新区的开发如火如荼,只要协商顺利,双方没有扯皮的情况下,拆迁款打得很快。
六月三十号,是个平平无奇的日子。
祝安安在医馆忙完自己的事情后,早退了。
这几年,中医馆又扩大了一倍,祝安安把隔壁买下来打通了,坐诊的医生也从之前的她们几个人变成了十几个。
候老年纪大了,现在只能算挂名,很少出诊,只有在偶尔遇到特别棘手的病人时才会帮忙拿拿主意。
祝安安拿着包下楼时,武露刚好从底下上来,疑惑了一下,“你要回去了?”
祝安安点头,“嗯,有点事我就先走了,要是什么问题你看着拿主意就行。”
武露在中医馆里待得最久,大部分事情都知道怎么处理。
武露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而出了门的祝安安直奔卖车的地方,驾驶证她上个星期已经拿到了,买完她可以直接开回去。
这个年代的汽车没有后世那么多品牌,祝安安之前也来看过,看中了一辆十八万的桑塔纳。
她有备而来,所以直奔目标,买的整个过程快到……
车都开走了,售货员还有点恍惚,他都没推销呢,怎么业绩自己跑过来了?
不仅他恍惚,等车开回去,家属院众人也是惊呆了。
军用的车在院儿里很常见,但是民用的这还是第一辆,祝安安作为第一个买车的人,一下车就迎来了围观。
七嘴八舌的,问题不断,翻来覆去都是那几句……
多少钱啊?居然连开车都会,什么时候学的?这车开起来怎么样啊?
家里几个小姑娘高兴得都蹦了起来,叽叽喳喳地表示想坐,祝安安又开车带闺女和满满出去兜了两圈。
等回来的时候,天都蒙蒙黑了。
明明是晚饭时间,但围观群众热情不减,一个二个端着个饭碗就溜达过来了,打量着停在外面的车。
到底是接近二十万的东西呢,给人的震撼很大,祝安安后面几天但凡出门就会被拉着问几句。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小船高考。
不管啥时候,高考都是大事,小船分到了县里的高中考,离得不算特别远,开车二十分钟就到了。
这个时候家里有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要是等班车估计得四十分钟往上。
考试当天,祝安安全程接送。
第二天是休息的日子,秦岙也跟着一起去了。
等到还剩下最后一门的时候,中午下了点小雨,炎热的天气一下就凉快了起来。
看着小船进去后,夫妻俩坐车里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雨下了得有一个多小时,空气中带着泥土的气息,祝安安看了看天色,随意说道,“这天气,好适合兜风。”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秦岙眼睛一亮,“走!”
祝安安瞪大眼睛,擡起手腕看手表,“现在?”
孩子都快考完了。
秦岙很认真的语气,“都考完了,这么大人了,他又不是不认路,知道自己回去。”
祝安安被说得有点心动,难得有个凉快的时刻,她确实挺想出去放放空,再去江边吹吹风。
祝安安只停顿了几秒钟,夫妻俩对视一眼后。
下一秒,小汽车掉头朝着江边驶去。
风从窗户吹进来,天边不知道啥时候挂起了一道彩虹,车内是独属实她们的安逸。
一个小时后,从考场出来的小船四处望望,没看到车和爸妈的身影。
他也没等,擡脚朝公交车站走去。
不用想都知道,他爸妈肯定是过二人世界去了。
从小到大早就习惯了,他爸妈总是这样黏黏糊糊,都黏糊十几年快二十年了也没腻歪。
估计是要黏糊一辈子。
啊啊啊啊啊完结啦!第一次写这么长的文,连载了有半年,感谢一直追文的宝子!!
有缘下本再见呀~
最后祝大家健康平安发大财!!!
顺带推推同类型预收文《穿成杀猪匠早逝的女儿[六零]》
穆绵清明回乡祭祖的时候,听同乡几个奶奶说起了她们小时候的故事。
奶奶说,在她小时候隔壁大队有家人很可惜。
原本是大队数一数二条件好的,结果在小女儿被拐后,幸福生活戛然而止。
老太太一口气没上来直接走了,当兵的哥哥也在出任务中牺牲。
两口子卖了工作发了疯地找女儿,一直到晚年才被告知,小女儿早在刚被拐的时候就因为高烧没了。
穆绵听得心里发堵,谁知道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拐子窝,穿成了奶奶口中高烧没了的小女孩。
清风大队最近话题不断,穆家被拐的小女儿找回来了,据说还捣了拐子窝。
先是装晕混进老巢,后又打得拐子满地找牙都找不到,牙都打碎了嘞。
众人感叹,不愧是杀猪匠的女儿,将来肯定能继承她老爹的工作,一拳一头大肥猪。
穆绵:“……”
其实她想当个小仙女来着。
边境驻地军区,二十九岁高龄的闻谵团长要结婚了,妻子是战友的妹妹,小他九岁。
还是农村杀猪匠的女儿,据说要不是因为随军,以后是要继承父亲衣钵的。
整个家属院震惊,觉得这女人肯定有点东西。
后来,大家看到闻团长牵着一个娃娃脸可可爱爱的女孩儿出现在了家属院。
众人:!!!
原来有点东西的竟是闻团长。
怪力甜妹VS俊冷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