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福地04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2/2)
魏征给得理由也很到位,杜正伦太过于重视师徒之间的礼仪,忽视了本身太子是小孩子,也是储君,对小孩子用一味的打压教育不可取。
李世民有点怀疑,正是魏征想到了不能一味打压小孩,同时才意识到应该要好好对他这个皇帝,不能一味打压。
当小孩就当小孩~
李世民美滋滋,当小孩能享受快乐教育,何乐而不为?
大秦和大唐的学霸学渣们都不理解,这个题目究竟是什么意思,大家对东西多落地速度各有各的想法,在出了答案之后,能解释到一样快的理由倒是很多。
但是不信邪的人都自己尝试过了,不会同时,有时候一模一样的东西,一阵风过来也有个先后时间呢,难道问题是出在这个李白和杜甫的身上?
不认识李杜的人,受到朝代的限制,也有很多,李杜之后的人都是认识的,之前的人想认识也有点难度。
自然,在李杜之后的人,甚至有的人都觉得写这个名字是有含义的。
“李白的酒还有葫芦呢,杜甫的棉花没了衣服更轻了,他们的东西肯定是不同分量的。”徐达信誓旦旦地跟朱元璋分析,“所以答案一定是错的,正确答案就是李白的葫芦掉下来的速度更快!”
好嘛,这是一个出答案之后依旧坚定自我的人。
朱元璋看徐达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文盲,“都说了,让你多读读书,你书都读到哪里去了,题目说得一斤就是一斤带着酒的葫芦的重量,也是一斤没有衣服的棉花的重量,你就别狡辩了!”
徐达不听,坚持自我。
像是徐达这样的人还有不少,对李白是诗仙的认可是从宋朝就有了的,但是在明中期才出了诗圣杜甫这个概念,有些人是没有这么高看杜甫的,而在确定了之后,一部分人就更觉得杜甫没有李白厉害了。
而李白的东西自然是比杜甫的东西更加的“有分量”。
看到2%的正确率的时候,江念绾人都傻了,不仅她傻,系统也傻。
系统虽然没有了智商,但是还是有一点点常识在,“宿主刚刚难道是问了一个世界难题吗?”
应该也不至于吧?系统不知道题目的难度如何,但是系统是眼睁睁地看着宿主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写下来的,根本没有思考的样子,怎么会正确率才这么点?
“就……就是个最简答的题目吧,我感觉?”江念绾也有点迟疑了,她想不通,她不能理解。
“正确率太低了,我们写个解题过程吧,不然他们投诉我们怎么办?”系统想了想,感觉这是最合理的,倒不是说真的有渠道投诉,而是游戏在大众之间的口碑也是很重要的!
江念绾愣住,没想到还得写解题过程,这下子谁还分得清她和高考出题组啊!
“行,行吧。”
“先提出题目里面的无关量,”江念绾直接就在白纸的后面写,“紫禁之巅这个地方,是无关紧要的,本质上只是需要一个‘高处’的概念。”
“李白的酒葫芦和杜甫的衣服棉花,这两个量也是不重要的,主要是酒葫芦和棉花,常规的题目里面是铁和棉花,我们也能把这个看作是一斤铁和一斤棉花。”江念绾写到这里,感觉答案已经清楚明了了,甚至有点觉得,会不会是自己的题目写的太“复杂”了。导致产生了一些阅读障碍。
想到这里,江念绾对回答题目的人的智商也有了一点理解,可能不是智商问题,而是题目太绕了,她旁观者清,说不定做题的人就是容易忽视呢!
江念绾以己度人,自己之前当学生的时候,对于题目里面的弯弯绕绕也是防不胜防的,总是一个不小心就掉到了老师嘴里的根本没有技术含量的坑里面,什么“不”“没有”“否”“那个是错的”之类的字眼。
“题目考的知识点是物理学,应该是初中物理就有讲过,万有引力定律在力学中的应用。”江念绾写下这个的时候,感觉题目的专业性一下子就上去了,甚至乐呵呵地在想,自己还真有当老师的天赋,“题目的关键点只有一个,无视空气。”
“无视空气,代表是真空的环境,真空环境下,两个一样重的东西自然是同时落地的,落地速度一样快。”江念绾又补充了一点,“如果是考虑空气的话,那么我们就要分析葫芦和棉花的形状,不同形状的受力面积不同,也要考虑两者的密度,但是排除一些比较极端情况,正常会是葫芦先落地。”
江念绾写的字,在不同人的模拟器上一点点显露。
大家从能看懂到不能看懂,江念绾写到物理学的时候,已经一大片都晕晕乎乎了。
“啊?”程咬金用一副痴呆相看着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回敬几乎同样的痴呆表情。
“你懂了吗?”“什么力学?”“空气阻力是什么?”“我们什么时候学过这个?”“你学过吗?”
江念绾没有讲解之前,大家对这个题目这个答案各有各的理解,江念绾讲过之后,大家看题目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这是什么东西啊?
我们真的能够做出来这种题目?
不是?谁在学物理学啊?
李白和杜甫究竟是谁啊?能不能让他们俩做题!
自然……不能。
因为李白和杜甫本人也没有做对!两个人都很坚定地选择了彼此!
杜甫是因为对李白有着众所周知的崇拜,他觉得李白的东西比自己的衣服棉花更重,因为他衣服里面的棉花都没有一斤,但是李白的葫芦里面的酒是有一斤的!
李白则是处于对自己的酒葫芦的保护,要命啊,那可是酒葫芦,怎么能从高处摔下来呢?那是会被摔坏的!
而江念绾讲解之后,两个在文学上有着过人造诣的人,都对自己没办法进入这个游戏的仕途这件事和解了。如果在这个秦汉王朝国当官还要学这么难懂的“物理学”“力学”的话,那么这个官不做也罢。
甚至两人都对模拟器里面的自己竟然能考上进士这件事觉得震惊了,原本是觉得理所当然的,但是现在……
这种题目都能回答对的人,显然不是一般人啊。
江念绾是没想到,自己随手出的题目会让人对秦汉王朝国产生误解的。
她在写完解析之后,出新的题目的欲望一下子达到了最高峰,当即又写了一题。
“已知,秦始皇嬴政因为心地善良,所以放弃了活人祭祀,选择在自己的陵寝中放置了做成人和动物样子的兵马俑来替代人牲。
其中,甲区一号坑里面放置了人和马匹的兵马俑,数他们的头会发现有12个头,而看他们的脚会发现有40条腿,那么请问,这个坑中放置了多少个人俑,多少个马俑?”
江念绾已经熟能生巧了,这下子都没有看系统,而是直接自己先写了答案,然后等待这次的正确率显现。
“4个人俑和8个马俑。”
很是精彩,这次的正确率竟然能够更低!0.5%,作答人数1200。
什么回答的人少了,正确率反而进一步降低的新鲜事啊?
江念绾有点子想笑了已经,她现在怀疑这些ser就是想看她出题目写答案,所以故意做错的。
不过没事,她还真的就一下子觉得这个活动还算有趣了,多出点也是不错的。
被江念绾美化的“众ser”,看着题目,觉得出题人是真的有两把刷子在身上的。
“我不懂,为什么要把人俑和马俑放在一起,不能单独放吗?”蒙恬抱头,数值不大,所以他刚刚在江念绾写出答案的时候,伸手数了一下,发现还真的是,“这是怎么这么短算出来的,难道是进去数过吗?”
“蒙将军,秦始皇是我们陛下。”李斯倒是答对了,李斯对这些数字敏感多了,虽然算学是小道,但是九九乘法表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简单算一下加减法还是很容易的。
也是多亏了平时的经验,算得多了之后,就更熟悉了。
所以他现在比较淡定,稳重,透露着些许看破红尘的淡然,仿佛之后江念绾出什么题目他都能用这副半死不活的状态去面对。
而被他提醒的蒙恬当场僵硬,卡带一样看向陛下,然后发现陛下皱着眉头,似乎还在纠结题目。
太好了,陛下在配合他,陛下也不想给他定罪!
陛下果然是最好的陛下!
殊不知嬴政只是在思考这个兵马俑的布局,现在他刚刚登基,正是开始搞自己陵寝的时候,他也正如这个题目所说。
并不想用人来献祭,也不算是仁慈,更多的是……
大秦的人手并不够用!
熟悉大秦历史的人都知道,嬴政执政的这段时间,别的不说,各种基建是实打实的都在搞的!
长城,要人吧?要。这可是为了保护边关百姓的安全的,不能不修建,也不能轻易停下来,毕竟修都修了,停一半算是怎么回事?
秦驰道,要人吧?要!光说这个名字可能有点难以理解是什么东西,但是说对应的政策就能明白了,这个是“车同轨,书同文”的前一个必须要有的东西。正是因为修建这个从咸阳到九原到巴蜀到大秦的各种地方的秦驰道,组建成为“轨路网”,才能让“车同轨”真正实现!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比如郑国渠,比如秦皇陵,等等都是需要人的基建活动。
这些放在现代,用现代的机器来做,特别是华夏速度的基建,那是又快又好。但是放在古代,这是要人力一点点搬运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要的人也不是一般的多。
正是大秦的基建深入人心,所以陈胜吴广用徭役延误这个点来起义的时候,得到了很多底层人的共鸣,大家都服过徭役,都知道延误会有多么难受,这一下子不就成功给陈胜吴广拉来了更多人吗?
当然,这是后话了。
嬴政看着题目上面的兵马俑,要不是没办法直接和出题的人沟通,他都想直接问了,这兵马俑能给打个样子出来吗!
大秦吵吵闹闹,其他人也没好到哪里去。
同样做对了的诸葛亮,也在和吵吵闹闹要解析的张飞解释。
“先给我讲讲嘛,那个解释我实在是听不懂啊,还是军师你讲的比较好懂,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张飞别说懂了,之前江念绾的题目和答案出来之后,听诸葛亮讲了一遍,当时明白了。
然后江念绾写完了什么物理学,什么力学,什么应用之类的,然后又说了什么体积面积啥的,一下子就给他本就没有学习的脑子增加了一些动脑的难度,那是压根就从懵懵懂懂能听明白一点点,到了根本听不明白的程度。
“太难了,万一这次又说什么学什么体的,我就不听了,不要再把我听懂的脑子变得听不懂。”张飞信誓旦旦,然后看向诸葛亮。
同时看向诸葛亮的还有很多人,现在是蜀汉的休战时期,大家在安安分分地发展着,所以看向诸葛亮的人也各位多。
休战嘛,不打架,大家抢收完粮食就回来猫着了,本来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但是这个模拟器出来的太是时候了!
所有人都沉迷上了这个活动!包括张飞,他甚至为了玩,开始慢慢自己读模拟器上的字了,看着不大也很紧凑,原本张飞多看两行就要睡着的,现在能够独立自主自己一点点读下来了。
为此,诸葛亮甚至给一些小孩子启蒙的时候,特地讲了这个案例!当然,这些小孩子不是他收的徒弟,徒弟有刘禅就够够的了,是给一些关系比较亲近的文官武将家的小孩启蒙,一般就带一节课。
张飞的例子生动形象地证明!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即使是张飞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劝学的模板,也就连张飞也想不到,他有一天会为了想要记住答案,开始百般求学。
不得不学,张飞可是试过不止一次的,这个模拟器一旦要开始仕途了,要么文要么武,而文武的考试都是科举,现在想必是都变成了这个题目,不背下来,以后要玩的时候还是要求别人帮忙。
倒不如自己学会呢!张飞觉得自己肯定是能记住答案的,只要军师愿意给他讲讲这个原理。
诸葛亮被张飞多求了几分钟就撑不住了,不是心态撑不住了,而是胳膊有点撑不住了,张飞说着说着就开始拍肩膀拍胳膊,即使自己也没有放下过习武,但是诸葛亮到底还是比张飞文弱些的,难抗,真的难抗。
而江念绾此时也开始写解题思路了。
“这道题是很标准的一道一元一次方程。”江念绾开口就感觉自己是很数学老师了!
“这个问题里面有几个我们不知道的量呢?一个是不知道几个人,一个是不知道有几匹马,对吧?”
系统看着江念绾一边写一边自己念出声,目光有些许担忧,他担心江念绾是没有人说话憋坏了,现在有点自言自语的倾向了。
也是,哪个好人会乐呵呵地自己出题自己做啊,一定是憋坏了!
而江念绾写出的“对吧”在万千时空也有不少人跟着应答。
“对啊对啊。”徐达就点头,加连声附和了。
朱元璋再次用鄙视的眼神看向徐达,得到徐达不甘示弱地回瞪!
“又不是就我没做出来,陛下你也瞪瞪别人吧!”徐达理直气壮,他环顾四周,发现大家竟然都是一副认认真真装作自己在做事的样子,不是吧,这就不厚道了,这显得没有带公文过来的他很是不务正业啊!
果不其然,朱元璋也再次瞪着眼睛骂他不务正业,“你看看别人,大家都知道来也要带点东西做,你呢,你就空着手来啊?”
“是说的?”徐达当场否决,并且据理力争自己不是空手来的,“我不是给陛下你带了半个烧鸡吗?不好吃吗?可香了。”
徐达想着烧鸡的滋味,还有点子口水直流,不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至少朱元璋的和他不同。
朱元璋想到从徐达手里的那半个明显有新鲜撕扯痕迹的烧鸡,本就生气的鞋拔子连一下子气成了更加扭曲的爆炸茄子的脸,“你不说我还没这么生气!一路上吃过来的是吧?怎么,本来准备送一个,然后看着看着觉得烧鸡真的好吃,所以撕扯着吃了一路是吧?”
徐达点点头,“嘿,陛下怎么知道的,真是懂我!”
“这还需要懂你?只需要懂鸡就好了,各处遍布的撕扯痕迹,你长点心吧。”朱元璋无语,他是真的有点担心徐达的,就这个状态,被人设圈套陷害也是分分钟的。
“点心?我没吃点心啊?”徐达大大咧咧地否认,真没吃。
气得鞋拔子朱元璋直接掉头。
什么朽木!难雕!
同样的,江念绾也在用自己的方法雕刻朽木中,她觉得自己真的是掰碎了讲的知识点。
“两个未知的量,因为马和人都只有一个头,而现场有十二个头,所以人加马等于十二。”江念绾写了个简单的加减法,“然后呢,人有两只脚,马有四只,两倍的人加上四倍的马等于四十。”
“马等于十二减去人,两倍的人加上四倍的十二减去人等于四十,算出人等于四,马等于八。”
“如果设置的话可以设置个代指,比如说把人设置成为甲,这样的未知数。”
完蛋,江念绾感觉自己讲得有点复杂,果然用正常的一元一次方程来讲,比较复杂,直接开始擡脚论!
“我们讲另一种方法!假设现在都是人,那么十二个人应该是十二个头,二十四个脚。”
“都是马,应该是十二个头,四十八个脚。”
“而现场有四十只脚,少了八个,这代表什么?”
江念绾停下来休息了一下。
在她不知道的地方,有人抢答。
“说明有马没有脚!”
大聪明!
江念绾:好好好!还能说明有人多了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