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2)
“是,”虞音哽咽应道,但或许是因为出身不错,她在闻逍和缪一娄面前也没有过于紧张,思绪清晰道,“那日我夫君出丧,又苦于没有合适的小辈来哭丧,我便从旁请了几个孩子来,事后便想着去库房,从我的嫁妆中取几样小物件给那几个孩子做谢礼。”
“谁想到了库房一核对,却发现我的嫁妆已经被孙氏窃取了不少金银器具,甚至连商队的信物都不翼而飞!我去责问我夫家人,他们竟说是看我的嫁妆都闲置着,不如拿去买些田产和庄子做营生,闲置的商队也可以并入他们孙氏的商队,好好利用起来。”
孟临知注意到了一个问题:“商队?”
虞音莫名地看向孟临知:“是的。”
闻逍和孟临知对视一眼,又对虞音道:“你先把嫁妆的具体明细誊抄一份给缪大人。缪大人,改日你去孙氏府库核对一下,再探探孙氏是如何个说法。”
“是,”缪一娄应下,又询问虞音,“现在你与孙氏闹翻了,可有地方住?”
“民妇暂住在城西的一间小院中。”
“行,有事本官会与你联系的。”
送走哭哭啼啼的虞音,缪一娄总算吐出一口气,忍不住抱怨道:“这一家子真是难搞。”
闻逍喝了口茶润嘴,好奇问道:“哦?怎么说?”
缪一娄作为京官,又一直干着京兆少尹的职务,显然比久居皇宫的闻逍更了解这些京城内的小道消息,于是他悄声道:“那个孙讯也是个混的,自从五年前娶了虞音后,动辄就是打骂,甚至还有几次在街上就对着虞音又打又踹的。”
“之前有次虞音被当街打得直接晕死过去,差点闹出人命来,有人看不下去,便来廨署状告孙讯,我们也劝着虞音跟孙讯和离,但虞音说什么也不同意。说是好人家的女子哪有和离的,这一和离,以后她还怎么过日子。”
“后来又有人来替虞音鸣过几次不平,但虞音始终不愿意和离,孙讯又仗着自己是崔大人的外甥而嚣张跋扈、屡教不改,咱们廨署的同僚早就被烦得够呛。说句难听的,之前得知孙讯死了,其实大家都松了口气呢,谁知现在又闹出侵吞嫁妆的事。”
缪一娄说完,便装作不经意地观察着闻逍的神色。
他今天特地把闻逍叫来,其实也是抱着一点私心,毕竟三皇子现在是朝中红人,谁不想巴结巴结,只是一直无从下手。
谁想老天却偏偏给了缪一娄这么个绝妙的机会,闻逍竟然成了他的顶头上司。
虽说不一定要结党,但打好关系总是没错的。他又没什么背景,在京中当官,总也得为自己做些打算嘛。
再加上缪一娄也听说过闻逍和崔氏之间不合的传闻,今天自然就想着把这事向闻逍透露一声。
闻逍也品出了缪一娄种种行径中投诚的意思,便对他颔首道:“如此,看来此案背后还有颇多疑点,最近要麻烦缪大人多替本王跑两趟了。”
缪一娄松了口气:“殿下太见外了,这都是下官分内之事。”
“行,你先忙着,本王和孟公子先走一步。”
闻逍今天本就不当值,暂时处理好虞音的事,两人告别缪一娄往外走。
孟临知半垂着脑袋一直思索着什么,连下台阶的时候都魂不守舍,闻逍怕他绊倒摔着,回过身向他伸出手:“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孟临知自然而然地把手搭在闻逍手上,他眉头紧锁道:“我在想虞音的事,你说她为什么不愿意和离?”
他尝试着在脑海中复盘虞音这一串行为的逻辑,先不提虞音嫁给比自己大这么多的孙讯是否是出于自愿,光是她一直不愿意和离这一事,就有够奇怪的。
明明有廨署背书,又有邻里邻居们的支持,为什么在遭受家暴后虞音还不愿意和离?她和孙讯有没有孩子。
……只是因为被封建观念荼毒洗脑了?
闻逍:“相较于这件事,我更好奇孙家为什么要侵吞虞音的嫁妆。孙氏虽不说富可敌国,但前几年靠着崔铮卢的关系,也赚得盆满钵满,现在就为了几处庄子田产和一只商队就侵吞嫁妆?”
孙氏、崔氏、商队……
孟临知脑海中很快冒出了一个离奇的想法,该不会是他想的那样吧?
他犹豫着对闻逍道:“不如从虞音家的那只在榕州的商队开始查起吧,我怕有问题。”
“你说有问题那自然是要去查的,但是……”闻逍停顿了一下,“派谁去查呢?”
孟临知这才想起这个关键问题,他尴尬地擡头和闻逍对视:“问得好。”
差点忘了他俩现在还处于白手起家的阶段,能用的人手并不多。
虽然有不少人向闻逍毛遂自荐,但他们现在根基尚浅,如果这时候跟那些权尊势重的朝臣扯上关系,反倒容易被他们裹挟着当成棋子利用,成为下一个皇帝和崔铮卢。
人手是得招揽,但总得招些能为他们所用的吧,比如刚才的缪一娄,有能力但没背景,就深得两人心意。
孟临知把能用的人都想了一遍,甚至还把主意打到了王怀头上,想来想去又觉得都不太合适。
榕州的商队……
榕州?
忽然间,孟临知灵光一闪间想起了一个人——汝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