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朱元璋有意微服私访(2/2)
陆羽应下了此事,这才离开了姚家。
也就在陆羽离开的当日,姚府之内,姚广孝下了令,府上的管家,还有姚家的女眷长辈,便领着聘礼来到了马家。
该有的仪式要走起来,该有的婚礼流程也不能少。
姚广孝明白。
若他这婚事一拖再拖,恐怕洛阳新都之内,会有许多人掺和进来。
当然是要越快越好,才能避免婚事被人当成利益权衡的筹码,唯有兵贵神速,才能把这件事真正落实下来。
姚家的婚礼虽非十里红妆,但也算得上是高门显贵的排场,聘礼之中不乏情意千金、价值连城之物。
这些东西与姚家的家财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
可放到马家,依旧让马家众人个个再次惊呆。
“这些可是你妹妹的嫁妆,你这当兄长的可别打什么主意。”
马家老母并未重男轻女,提前给一旁的马学祥打了预防针。
马学祥尴尬一笑,梗着脖子挺直胸膛,大声说道:“娘,儿子我是这样的人吗?无非也就是些许银钱罢了,日后咱马家也能有的。”
可马学祥话虽这么说,眼神却时不时看向那些聘礼——上好的云锦,在江南之地就价值不菲,放到这洛阳新都,一匹都得十两银子。
若是成色更好的,价钱更贵;还有旁边的各种布置点缀,有琉璃灯盏,还有其他精美之物,文房四宝、女儿家的婚嫁之物样样俱全。
在他看来,这些聘礼至少价值近两千两银子,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心想着他这妹夫可真是大手笔。
不过,接下来马学祥一阵肉疼,人家姚家给出这般厚重的聘礼。
他们马家自然也要准备相应价值的嫁妆,就算力有不逮,也得全力筹备,这下他这做大哥的要出出血了。
很快,姚广孝娶妻一事已然板上钉钉。
可在这洛阳新都,各种达官显贵、权贵之家依旧想把女儿塞进来。
不过在姚广孝的博弈之下,甚至付出了些利益,最终也只允了两三个名额,而且全都是旁系之女入姚家,且都只是妾室的身份。
不然若是嫡系之女,仰仗娘家势力。
他姚广孝日后的后宅恐怕也别想安宁了。
姚广孝的婚事并未大办特办,即便他想略微低调些,可朝堂重臣虽来的不多,但个个分量极重,当日在姚家送上的贺礼也绝对不轻,没有任何一件是低于三百两纹银的。
甚至到了最后,当今皇上朱标也送来了一份重礼,还亲自为这对新人赐了字,于是他们这场婚礼也算是有了皇家认可的体面。
而这马家姑娘的背后,除了陆羽这么一个实学靠山,又多了一个当今圣上。
陆羽之前所担心的,也正是朱家人所担心的:实学两大圣人,其中一人同朱家联系颇深,早已是一家人;
而另外一个圣人姚广孝,之前孤身一人,还知晓实学诸多隐秘,对方若是有了什么不轨心思,国朝动荡、国本不安,可不是朱家人愿意看到的。
当然,姚广孝有着陆羽的压制,不太可能做出这种事,但对于帝王而言,在乎的从来不是你有没有造反的想法,而是你有没有造反的能力。
放在姚广孝身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的个姑奶奶,连陛下都知道了!”
马学祥在婚宴大堂之内,看着宫里的天使前来宣读圣旨,大堂之内所有宾客齐齐跪倒趴下,这一幕实在太震撼他这小人物的心了。
“我妹子,还有我这妹夫,可真的是要飞起了。”
事实也正如他猜测的那般。
自这场婚事过后,不过区区半月时光。
他马学祥便在京都府衙之中,连升几级,从一个小小的衙役先是转成吏员,然后又提高了一级,赫然成为了当下洛阳京都府衙的主库。
虽不算什么达官显贵,但同他原本的身份地位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同样的,一批又一批人踏破了马家的门槛,想要和他马学祥结为连理。
先是寻常百姓家开了头,下一刻,洛阳新都内的一些小势力、小家族也都闻讯而来。
姚广孝那般大人物。
他们没资格攀附,可这隔了一层的马家、马学祥,便可以试一试了。
一时间,马学祥在家中跟老母看着那一个个送上门来的官家小姐,个个气质华贵、身姿窈窕、面容清丽,好似画里面的仙女一般。
哪是他们马家、是他马学祥之前能够妄想的。
“该选哪一个?”
马学祥犯了选择困难症。
马家老母也不敢随便做主,毕竟她人老心却不糊涂,知道这些人看中的不是马家,而是马家的好姑爷,于是说道:“此事还是得空问问你妹妹,让青苗问问姑爷,可不能因我们马家耽搁了姑爷的事。”
“知道了。”
马学祥连连点头,俨然此刻他的婚嫁大事都要为姚家让步了,不过他乐在其中,毕竟无论选哪一个,都能让他开心得三天三夜睡不着觉。
姚广孝的婚姻大事解决,只要他再生下子嗣,实学一派最后的重大隐患,便算是全然消失、彻底解决了。
所以如今在皇宫之内,朱家人安心之后,太上皇朱元璋在宫里待了这么久,也有些腻了。
虽说他现在身子骨依旧强健。
可年岁终究是上来了,于是便有了想要出去走走看看的想法。
“这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看看那诗还有那远方。”
朱元璋说出这个念头,马皇后双手赞成,直接答应。
他们这对老夫妻,如今也不再干涉朝中政事,国朝又正值繁盛,出去走走倒也无妨。
可即便如此,这事衍生出来的影响却半点儿也不少,甚至还被放到了奉天大殿的朝会之上,专门作为一案来探讨。
对此,群臣百官之中激烈反对的人亦不在少数。
“不可!陛下,万万不可!”
“太上皇如今已年迈,且太上皇于我大明意义重大,怎能随意出行?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还请陛下明鉴!”
“太上皇还有娘娘,如今已是耄耋之年,自当休养生息、以养天年才对。我大明以忠孝治国,孝道为先,此事万不得出现半分差池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