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竹门木门,门当户对(2/2)
听到这话,刘琏摇了摇头,不太赞同:“姚大人怎么可能会娶一个区区的平民女子?
自古以来,婚嫁大事素来讲究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门当户对才是日后稳妥之道,这婚姻之法,对世上大多数常人而言,才算是最该走的路。”
“那这位姚大人是常人吗?”
刘伯温淡淡反问,把面前的刘琏听得忍不住蹙起眉头。
刘伯温见状,又加了一把火:“还有,宫里面太上皇和陛下或许也有所决断,日后要嫁入朱家、成为皇后之尊的,怕也不过是平民出身。
既然皇家可以,那他姚广孝又为何不可?”
刘伯温匆匆一语,刘琏身为工部尚书,眨眼间便已想通其中关窍,只是张了张嘴,未曾开口说出来罢了。
皇后之尊出身平民,代代如此。
自是为了吸取前朝经验教训,以防外戚势力过大,从而导致家国不宁。
娶平民女子当外戚,一代、两代、三代,想要威胁到皇权,这可能性实在是太过微不足道了。
“那我刘家这边该当如何?”
刘琏再次忍不住追问。
他很想相信自己的判断,可父亲每一次的判断都精准拿捏住了国朝发展的局势,让他这个做儿子的不得不佩服,不得不选择相信。
“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即使做不了正妻,不如选择平妻。”
“我刘家的嫡系之女嫁与旁人,自当是当家大娘子之尊,可嫁给姚广孝做平妻,倒也无妨。”
听闻父亲是这么个打算,刘琏松了口气。
起码这一次他们刘家还是有些机会的。
与此同时,没有女儿嫁入陆羽府宅的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武定侯郭英,从云南回到洛阳新都的西平侯沐英,包括那些朝堂重臣,如今已从东宫来到奉天殿的黄子澄等人,甚至就连不少实学官员,也都对此动了心思。
若是他们家中之女或舍妹能嫁给姚广孝,那么他们在实学一派中的地位,岂不也能飞冲天、拔地而起?
日后在奉天殿朝堂之上的官声,岂不是能平步青云?
于是。
这洛阳新都因这事忽然变得又热闹了一番。
而在如此热闹的氛围中,陆羽领着小鼻涕,还有府内二三护院,也来到了长荣巷。
这是马姑娘及其家人所居住的巷落。
奢华的朱红色马车,连同身边的随行之人,迈入长荣巷的那一刻,巷内不少街坊邻居纷纷探出头来,用诧异的目光细细打量。
他们长荣巷在洛阳新都虽不算贫穷狭窄,可也决然和大富大贵不沾边,所以今时今日这么大的阵仗,实在引人注意。
“该不会是巷子口有哪家发达了?”
“依我看,应该是来了什么富贵亲戚,咱们这长荣巷也能沾沾喜气,热闹热闹了。”
此刻,却没有街坊邻居将此事联想到马家姑娘身上。
只因马家的情况他们都了解,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人家,家中虽有个衙役,算半个官身,可那又如何?
这里可是天子脚下的洛阳新都,官员官位未达六品便上不了大雅之堂,只有能入朝堂、觐见天子的,才算老百姓眼中真正的大人物。
再加上谁家没几个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绕上八个弯,终究能扯出个当官的亲戚,所以那些小官根本引不起太多关注,更别提马家那个小小的衙役。
不过是维护秩序的小小快手而已。
虽有几分本事、武艺在身,可那又如何?
难不成还能比得过军中的将士?
除非上了大明军校,否则终究不过如此。
赫然可见,住在洛阳新都的百姓,同后世住在国都中心的百姓也大差不差,见的世面多了,自然不会被什么小打小闹的场面唬住。
可渐渐的,随着马车车轮停下,车帘落在马家门口,一众街坊邻居哪怕再如何不敢置信,也都必须相信。
“还真是马家。”
“难不成是有什么富家公子哥瞧上了马家姑娘?这马姑娘的确不错,可真没料到,连这种大富大贵之家都有人上门求娶。”
“马婶子。马婶子!还不赶快出来迎接贵人,你马家这是要富贵了。”
街坊邻居拍着马家那扇薄薄的柴门,刚好今日马家儿子马学祥也在家中。
听到外面动静这么大,还跟自家有关。
他倒也没什么好怕的,终究是天子脚下,还是要讲国法的。
而至于那种能做到手眼通天、一手遮天的大人物,更不可能和他们这小小的马家有什么关联。
他这衙役的身份,多少还是有点用处的。
“什么富贵人家?我马家可从来没这些富贵亲戚。张婶,你是不是说错了?他们是不是找错人了?”
开了宅门,马学祥拧着眉头,浓眉挑起,看着面前的马车,忍不住说道。
身为马家长子。
如今虽未娶妻,却也渐渐接过了家里的重担,该知道的都知道。
再加上他们马家是从别处搬迁到洛阳新都的,父辈们的资源在这里本就没什么牵连。
他日后能为儿子留下些人脉关系,倒还勉强说得过去。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马车上的陆羽和小鼻涕下了车,身旁跟着的护院也随之上前。
马学祥先从小鼻涕两人身上扫过,心头一凛,紧接着看向护院,更是心中警铃大响。
只因这些护院在他眼里,站如松、坐如钟,个个腰间挂着刀兵,看上去是一等一的精锐,哪怕是他所在的京都府尹衙门里最厉害的捕快,还有那些退下来的老兵,恐怕也都没这些人的本事大。
而这种人却成了眼前这人身边的侍卫,足以可见这贵人身份不凡。
想到此处,马学祥不敢托大,赶忙毕恭毕敬上前迎了过去。
他们马家可万万得罪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