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将领平安!卡霍基亚城邦(2/2)
在此处平安实行的,赫然正是秦王朱爽在那倭国之内实行的制度,直接照搬过来,最简单的同时效果也最出类拔萃。
但凡能学了大明官话的优先升官,而且也优先能够成为大明子民的一份,能够享受更好的女人,更精美的食物,还有住上更舒适的房子。
还有那蜂窝煤,包括暖洋洋的壁炉,这些毫无疑问对于此前茹毛饮血,跟原始人一样的古蒙古人而言。
每一项都是致命般的诱惑。
部落的形成,家庭的制度使得他们还有他们的家庭之内的任何成员都急切地过上这种生活。
人心之间一旦有了对比,那动力可是无限的。”
“咱现在可不是什么部落首领,不是这原始人,咱是大明人。”
一边说这话,纳吉亚昂首挺胸,神气的很。
将奴隶转为大明之人的身份木牌拿出,上面赫然间写着他的情况。
但凡只要在大明的设立范围之内,这木牌就表示了他的地位,能够享受大明军队所制定的各种优越政策福利。
塔图奇眼神复杂地看了部落首领一眼,此刻也不知该怎么办了。
好像不只是部落的首领,但凡之前部落的高层,全都成了大明的人。
而且最可怕的是,这些大明人哪怕对待被俘虏的奴隶,只要愿意听他们的话,照样每顿能吃上那美味的腌渍货。
还有那仿佛上帝所赐予的盐味,以及其他的调料。
那美食是他们之前从未享受过的,时时刻刻在挑战着他们之前的幸福生活。
“那此事我们还要跟大明之人汇报吗?”
塔图奇又是开口。
纳吉亚直接一笑道:“那是当然,大明必将要征服这片土地,上下的尊卑、全新的理法,一切都是那般的不一样。”
“只有投靠大明,我们日后才能享受到更多的荣华富贵。
那卡霍吉亚的城邦,或许未来就是本总旗的领地了。”
纳吉亚畅想着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幕,随后做起手中的事情来,又开始变得更加认真,更加全力以赴。
没错,曾经的部落首领纳吉亚,现如今已然赫然摇身一变,成了大明的总旗官,
这在大明都不算是正儿八经的官,可在这里却依然是所有美洲北部部落之人的向往。
看着那些古蒙古人安分守己,被大明牵着鼻子走,成为大明之人也是心甘情愿,平安心中对陆羽这当代圣人的敬畏。
又是拔高了一个层次。
毫无疑问,对待这些蛮夷未开化之人,陆羽此前也早已告诫过诸位亲王殿下。
亲王殿下们对待陆羽的话,那自然跟对待他们老子,也就是朱元璋的话一般无二,第一时间仿佛是圣旨军令似的,就告知了麾下的各路将领。
而这些将领知道是陆羽这个圣贤开口说的话,更是当作军中的第一要义,比军令都还要军令如山。
而所使用而来的效果也足以证明陆羽话语的真实性,无意间也带来一份淡淡的神圣感。
在大明包罗万象、汉族那同化一切的文化之下,好似那些武力都变成了附带的。
无论再怎么未曾开化的蛮夷之人,只要相处上一段时间,知晓了汉族文化的魅力,知晓了大明之人的包容程度。
各个都是满脸心甘情愿地加入了这个快乐的大家庭。
虽然军营之内也有人对这些蛮夷之人抱有歧视的态度,但很快就有其余的大明之人将其惩治、警告。
这样的现象极少。
足以在大趋势上推动着海外藩属的这一条路子。
“将军!将军!”
“河岸处、码头处好像有船只前来,上面摆放的好像还真是秦王殿下的旗帜。”
忽然间,传令兵一脸欣喜若狂,人未到声先到,手中拿着大喇叭不停的高声大喊。
此次在部落之内做着活计的纳吉亚,还有刚才的塔图奇,两人猛地听到此言,仿佛听到了天神之音一般,面露虔诚之色。
同样他们也听懂了这话语里面的意思,纳吉亚一脸欣喜,紧紧地摇着旁边塔图奇的身子,不停的摇摆着,大喊着说道:“听到了没有?”
“我的塔图奇。大明天军又来了。”
“这一次若是再来上一千人,届时平安大人就可以再次扩张势力,征服更多的土地,我们古蒙古人之前的部落就能全部拿下。”
“而我又要升官发财了,甚至连那座城邦也能够成为我们的据点,之前平安大人可是允诺过我纳吉亚就是这个城邦的首领。”
城邦的城主也是大明之中的县令了。
“哈哈哈哈。”
县令放在大明不过也就七品小官,可在此处,诱惑力可见一斑。
塔图奇听到这话。
“大明天军真的会来?”
“若是大明天军真的如同大明之人还有平安大人所说的那般,有着足足数千万的人,而且还征服了其他各种各样的国家,加起来已然有了亿万的人口……”
亿万的人口。
对于他们这最多不过数万的部落而言,何其壮观,何其叹为观止。
这一刻,原本还有着几分不服心思的塔图奇,彻底地拜服在了大明的脚下。
当他们这些赫然间已成为大明之人的古蒙古人。
随着平安以及一众亲卫的身影,来到了这河道海关的码头之处,亲眼见到了那数里之外,汪洋大海之上所行驶而来的数艘巨轮。
一个个虔诚无比,下意识的想要跪拜,可随后皱了下眉,又学着大明的礼仪开始弯身,以此来代表他们的虔诚心意。
“刘天然!此次来的居然是你。”
平安看着面前的刘天然大笑着说道,随后又看向了马三宝,“我就知道,马船长一定会来的,殿下可是对你寄予了重任。”
平安上前给了马三宝一个大大的熊抱。
经历了磨练的马三宝,此时虽还是个少年,但也已然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男子汉。
“平安将领辛苦。此次巨船之上除了带来我大明火器以及各种各样的必需之物,还带来了不少倭国本土的大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