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遭逐后我穿梭位面封神 > 第三百七十七章 见招拆招

第三百七十七章 见招拆招(1/2)

目录

自落风镇第一家“四海柜坊”开业之后,短短几年已开遍北齐。

引北燕西楚西梁南陈等封国纷纷效仿。

怎奈四海柜坊有别于钱庄。

落风镇的柜坊是基于十万将士的基础上,为方便广大将士银钱财物储存所设的,它最大的客群还是边关的将士。

因北齐王和世子陆尚安与将士同心,将士们对他们信任,所以生意红火。

这些年将士得了军晌战利品等财物,都会暂存到柜坊,这比放在大营安全。

除存储还有托管,及遗嘱办理业务。

但凡有将士战死或身故,柜坊便会拿着将士的存单、遗嘱及所存财物连同抚恤金,派人送去其家乡,交到其亲人手里。

四海柜坊短短几年便得了北齐三十万将士信重。

别的封国开的柜坊就没这么纯粹了,能不能做到将士身故后把财物送到家人手中,就难说了。

说白了,因北齐封主和将士一条心,故而生意红火,而其他封国开的柜坊还做不到这点。

说白了,就是上层不得人心。

故而这几年陆尚安凭着四海柜坊的拆借周转,及其出息,还真的没缺过钱。

四海柜坊虽对外说是陆尚安开的,但落风镇的百姓都知道,落风镇的柜坊那是世子妃的产业。

落风镇又是世子妃所出两个小公子的封地,他们母子三人还能拿着钱跑了?

能跑去哪?

四海柜坊很得落风镇百姓信任,但凡家里有点存银和财物就喜欢存到柜坊。

放家里哪有放柜坊安全。

家里有柜坊的重重守卫?

代向粮虽才踏进落风镇,但耐不住进了镇,就有衙门组织的人帮他们赁房安置,请大夫帮他们诊治,回答他们的各种问题。

代向粮手里没钱,便决定向四海柜坊举借一些银子好把这个冬天熬过去。

“爹!”

代岳代露拉不住人,眼睁睁看着爹进了柜坊。咬咬牙跺跺脚也只好跟了进去。

才一进去,一股暖意扑面而来,父子三人忍不住发出一阵喟叹。

这屋里到底烧了几个火盆啊,和外头的冰天雪地像隔着两个世界。

伙计已经热情地迎上来打招呼,“不知贵客是存银存物还是举借?”

代向粮紧张地咽了咽口水,他不说不曾跟钱庄借过银子,就是路过都远远避开,哪里跟钱庄打过交道。

老百姓最害怕跟钱庄借钱,利滚利,到最后家破人亡的例子多的是。

看了一眼齐胸高的柜台,柜台里面是个什么情景他完全看不见,只听见里面算珠子劈里啪啦拨打的声音,让人生畏。

“我,我……”

铺里伙计都穿着细棉布,那小袄上还缝着皮毛,脚上还穿着防水的靴子,一看就很暖和。

再看看自己……

代向粮看了一眼自己破了洞的鞋,脚趾都藏不住,面上露出几分难堪,脚趾头往鞋里缩了缩。

不知如何开口,一文钱难死贫家汉。

见门口又有客人进来,越发张不开口。

伙计打量了这父子三人一眼,面上仍笑着,“请贵客随小的到雅间详谈。”

代向粮忽地就松了一口气,这伙计并不以他身贫衣破就赶他出门,对着一身脏污的他还笑脸相迎,并且耐心十足,让他缓解了几分紧张。

衙门里那些监市说这柜坊是世子妃开的,只要有银钱上的需求都可以去,不分富人穷人,童叟无欺。

见着伙计这样的态度,代向粮对那些监市的话又信了几分。

没想到这里的衙门还有年纪那么大的差役,听说收夜香的都成了监市,成了衙门的人。原先那些人比他们身份还不如。

代向粮觉得他们不会骗自己。

半个时辰后,代向粮父子三人就从雅间出来了,一脸的轻松。

“谢谢孙小哥,您留步。”

“好,代叔你们慢走,外面风大雪大,别在路上多逗留。若有招工信息都会张贴在城墙那边,若要寻活计,你们可以多往那边去看看。匾额上带笑脸的都是世子妃的铺子,放心买。拿着户册买煤球买粮食可以比别人有优惠……”

孙无疾做成了一单生意,又怜这些流民刚进城,生计无着,不由就多说了些。

代向粮边听边点头。只一会功夫,和伙计就已经热络起来,不似刚进来时的紧张和不安。

父子三人朝孙无疾谢了又谢,从柜坊出来。

到了外头,被风一刮,冻得脖子一缩,两手拼命往袖子里塞。

代向粮摸了摸怀里硬实的五两碎银,脸上不复之前的彷徨,脚步都轻快了。

招呼一双儿女,“走,我们去购置些家伙什,还得多买些那什么煤球,听说挺耐烧的。还得多买些粮……”

代向粮算计着借来的五两银子如何花用。

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借到五两银,也是出乎他的意料。

代岳和代露这会也齐齐松了口气,“没想到一月只收百之一的利钱。”

借一百两以一年期为例,一月要还一两,一年要还十二两。这只给到落风镇有记籍的百姓的优惠,非落风镇户籍利钱是百之二,多一倍呢。

这会代岳代露觉得有个落风镇的身份是件让人称羡的事了。

代露回头望了四海柜坊的匾额一眼,听说存银钱财物的,可以租钱柜,要给租钱,若签协议把银子拆借,不仅免柜租,还有百之一的出息拿。

存一百两一年就能白得一两,钱真的能生钱呢。

代露暗暗发誓,等她有了钱也把钱放到柜坊,让钱生钱!

“爹,买完东西我和哥哥去城墙那边看一眼,要是有招工的信息,也比白窝在家里的强。”

“行,那你们就去看一眼……”

流民很快得到妥善安置。因衙门空闲的房子不多,管月娆便索性通知外城百姓,谁家有空屋的都可以出借给流民。

监市们把流民的信息详细登记,还会不定时上门查访,安全得很,很快外城的百姓就把家里空余的屋子租出去了,很是赚了一笔租钱。

有钱的还买房买铺安置,如此管月娆又进了一笔钱。

而没钱的百姓听说四海柜坊利钱不高,纷纷去举借,大多数都和代向粮一样,选择以工代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