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我捡到了落宝金钱 > 第372章 暗流涌动现蛇踪

第372章 暗流涌动现蛇踪(1/2)

目录

高俊混在蔡府忙碌的诸人当中,在蔡京、蔡攸等蔡府主子阴沉的可怕的命令下做着诸般事宜。庭院中的梧桐叶已渐转黄,秋风拂过,带起片片落叶,在青石板上打着旋儿。对于文轩,整个蔡府再也没人提及,也没人下令调查和搜寻,仿佛这个名字从未出现过一般。

开玩笑,人家不来找他们都已经烧高香了,他们是什么货色自己还不清楚?现在蔡府上下只盼着那个煞星别再出现,每日里提心吊胆,哪里还敢主动去招惹?连平日里嚣张跋扈的蔡府护卫,这些日子也收敛了许多,巡逻时格外警惕,生怕那个青衣儒士突然从天而降。

而最近在大宋朝堂上,清流一派也是底气足了很多。金銮殿内,以赵挺之为首的官员们针砭时弊,痛斥权奸,言辞之激烈为近年来罕见。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光洁的金砖地上,映照出官员们或激昂或阴沉的面容。而令人意外的是,蔡京、童贯、高俅之流却如提线木偶般任其指责却几不反驳,偶尔辩解几句也是绵软无力,显得心不在焉。

至于这位徽宗皇帝,则依旧沉浸在他的世界中——其实他更适合搞艺术。朝会时,他时常手指无意识地在龙袍上比划,仿佛在临摹某幅名画。朝堂上的争吵在他看来,远不如一幅新得的字画来得有趣,往往不等朝会结束,就借口身体不适提前退朝,留下群臣面面相觑。

朝堂上的事情王星也有所耳闻,不过他倒没有如清流一派,抑或是诸多大宋百姓士子那般乐观。一时的胜败说明不了什么,尤其是对于这位并无雄才大略的帝王来说,聆听乱哄哄的朝堂议事还不如写字画画来得开心呢!王星站在蔡府的回廊下,望着远处皇宫的飞檐翘角,眼中闪过一丝黯然。

对这位帝王来说,言说大宋之危?呵呵,开玩笑吧?看看繁华的汴京城,街道上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夜市千灯照碧云,这天下诸多王朝,能与之媲美的有哪个?你说大宋将亡,危机四伏?这不就是乱臣贼子,一派胡言吗?酒楼茶肆中,说书先生仍在讲述着太平盛世的故事,引得满堂喝彩。

所以坊间最初流传这位文轩在保护清官之后,就要诛杀奸臣,肃清吏治,可苦苦等了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这位文轩似乎又凭空消失了一般,杳无音讯!让等待的人大失所望!街头巷尾,百姓们从最初的兴奋激动,渐渐变成了失望和怀疑。

\"看来想让他杀奸臣是指望不上了!\"茶楼酒肆中,常有士子如此叹息,举杯痛饮,满脸愤懑。

不过许多修行之士却发现了不寻常之处:每次这位文轩出现都是针对那些黑衣人,这些黑衣人到底什么身份?为什么每次都冲着朝中清流去呢?一些有心人开始暗中记录每次黑衣人出现的时间、地点和目标,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

于是,有不少好奇的修士开始慢慢关注并调查起这黑衣人的身份。白鹿书院更是派出多名精英弟子,暗中查探这些神秘黑衣人的来历。这些书生打扮的修士穿梭在汴京的大街小巷,看似闲逛,实则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可疑的线索。

\"呵呵,连锁反应开始奏效了,\"王星暗暗想着,站在蔡府书房窗外,看着里面焦头烂额的蔡攸,\"这不就是后世伟人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吗!只有彻底将这隐藏在暗处的老鼠揪出来,才好想办法消灭他!\"

他站在蔡府的回廊下,望着庭院中盛开的菊花,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秋日的阳光透过廊柱,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风波已起,暗流汹涌。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这三个月来,王星以高俊的身份在蔡府中如鱼得水。因为\"查探文轩\"有功,他被蔡攸更加倚重,甚至参与了一些核心事务的处理。而蔡京、蔡攸等商议密事,渐渐的很多时候也不再回避高俊,让他得以接触到更多机密信息。

而在这过程中,他也在不断的地收集着关于天狱组织的更多信息。其中有个消息倒是引起了王星的注意:观音院?智清师父?这倒是新鲜。看来这就是天狱组织的一个据点吧,这天狱还真是无处不在,连佛门寺院都能被渗透。

\"还一直发愁找不到这群老鼠呢,总算知道了他们的一个窝点,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可不能错过!\"这可是意外之喜,王星心下暗喜,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地将密信放回原处。

随后几日,王星借采购之名抽空探查过城南的观音院。这是一座香火鼎盛的寺院,红墙黄瓦,飞檐翘角,人来人往,香客络绎不绝。

他也看到了所谓的智清师父——一个看上去四十余岁,面容慈祥的僧人,穿着朴素的袈裟,正在为香客解签。然而王星敏锐地注意到,这僧人眼神却异常锐利,行走间步伐沉稳,显然修为不低,绝非普通僧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