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密信暗藏天下计(1/2)
王星接过密信,感应到上面有特殊的禁制,一股阴冷的气息顺着指尖蔓延:"属下明白。"
"记住,"蔡攸语气凝重,眼神锐利,"此事关系重大,绝不能出任何差错。那人腰间会佩着一块玉牌,上面刻着一个'狱'字,你见到便知。"
王星心中一动,终于又接触到天狱的相关信息了。但他面上不动声色,只是郑重应道:"属下必定小心行事。"
退出书房后,王星走在回廊中,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看着手中的密信,嘴角微微扬起。看来,他距离这个神秘组织的核心又近了一步。
夜色如墨,凉风拂过蔡府庭院中的翠竹,发出沙沙轻响。王星所化的高俊缓步走在蔡府的回廊之中,廊下悬挂的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曳,投下晃动的光影。
手中那封来自大公子蔡攸的密信,看似轻飘飘的,却仿佛重若千钧,在昏黄的光线下泛着幽微的光泽。
回到住处,王星挥手布下几道隔绝探查的禁制,以他的修为实力,在这蔡府中倒是无人能探查到他的情形,不过院子外面的伪装倒不能少,毕竟他还顶着高俊的这个马甲,不能漏了破绽。窗外的月光透过薄纱洒入室内,为房间蒙上一层银辉。
他静坐于蒲团之上,双目微阖,紫府元神却骤然睁开双目,眸中混沌之色流转,仿佛蕴含着一方初开的宇宙。
那封密信就放在身前矮桌上,其上的禁制符文隐隐流动,散发着阴冷的气息,显然是蔡攸使用了背后那所谓“天狱”组织的手法,等闲太乙金仙都难以悄无声息地破解。
然而,这对王星而言并非难事。他的神念细微到了极致,裹挟着一丝混沌道韵,如同最灵巧的手指,轻轻探入禁制的缝隙之中,迂回穿梭,并未触动其分毫。
片刻功夫,密信的内容已如摊开的画卷,清晰地呈现在他的识海之中,而那信纸本身,依旧完好如初,禁制光芒未减半分。
信中的内容,让王星平静的心湖也不由得泛起波澜。
开篇先是蔡攸代表蔡氏一族向“尊使”表达对“天狱”的忠诚与恪尽职守,言辞极尽谦卑。随后笔锋一转,大吐苦水,言及朝堂之上以赵挺之等人为首的清流势力,如何倚仗儒家白鹿书院遍布朝野的门生故旧,屡屡发难,抨击自己一党贪腐营私、败坏朝纲。
信中尤其提到,近日常有儒臣于经筵之上向官家进言,隐隐有说动那位心思易变的皇帝小儿倾向清流的迹象,令他们行事倍感掣肘。蔡攸在信中恳请“组织”能暗中出手,铲除几位为首的清流大臣,“以儆效尤”,后面罗列的几个名字中,赵挺之赫然排在首位。
看到此处,王星眉头微蹙,指尖无意识地轻叩桌面。赵挺之,正是赵明诚之父。王星在白鹿书院待了不少时光,跟书院诸人相处甚欢,亦让王星真正了解儒门的修行之道,使得自己的修为道行都有巨大的提升,同时跟张明成他们也相交甚笃。
此刻他暗自思忖:“此次发觉这蔡府计谋,却是不能让其阴谋得逞。若是害了其父性命,得想想办法阻止。”他沉吟片刻,忽然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对了,之前一直两次碰到一位青年儒士也在追查天狱组织,就算不是白鹿书院的,估计也脱不了干系,到时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出手搭救赵挺之等朝中清流。”
想到这里,王星嘴角微微上扬:“这不,咱在进入蔡府前还有一个儒生文轩的马甲,倒是可以用起来,然后再随机应变好了!”
看罢此信,王星将神念退出,确保未留下任何痕迹,仿佛从未读过此信一般。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皎洁的明月,心中已有计较。
翌日,天光微亮,晨雾尚未散尽,王星便起身,换上一身低调的青色管事服饰,将密信妥善收入怀中,出门径直往城西醉仙楼而去。
醉仙楼是汴京城内有名的酒楼,临着汴河,白日里便已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王星抵达时,楼内已是喧声鼎沸,说书的、唱曲的、吆喝叫卖的,交织成一幅繁华的市井画卷。空气中弥漫着酒香和菜肴的香气,跑堂的小二端着托盘在桌椅间灵活穿梭。
他依着指示,上了三楼,寻了一处临窗的雅座,点了一壶清茶,几样点心,看似悠闲地观赏着窗外汴河上往来的船只。
河面上舟楫如织,帆影点点,在朝阳的映照下泛起粼粼金光。实则他的神念如水银泻地般悄然铺开,留意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