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暗流潜涌汴梁城,明策定指白鹿门(2/2)
书院当代山长乃是一位隐世多年、声名不显的大儒,其修为深不可测,据传已触摸到了大罗金仙的门槛,只差临门一脚。更令人敬畏的是,书院本身便是一件由上古圣贤遗泽所化的强大后天至宝所显化,内蕴教化圣道,浩然之气充塞天地,足以镇压一方王朝气运,万邪不侵。
这赵明诚能成为其核心学子,不仅需要显赫的家世作为敲门砖,更需天赋异禀、心性纯良、学问精深,三者缺一不可,且必须得到书院深处那凝聚了历代圣贤意志的“圣道碑”认可。赵明诚能跻身其中,本身就意味着他绝非等闲之辈,是儒教体系内被寄予厚望、重点栽培的未来栋梁之材!
王星之前的计划,简单而直接:寻个万无一失的机会,以变化之术潜入守卫森严的赵府,施展秘法,快刀斩乱麻,要么直接斩断那诡异的“姻缘红线”,要么施以强力干扰,替李清照彻底解决这个纠缠道心的麻烦。干净利落,不留后患——这很符合他一贯“除敌必除尽,从不拖泥带水”的雷霆作风。
然而,赵明诚这“白鹿书院核心学子”的身份,如同一盆自九天倾泻而下的玄冰寒水,瞬间将他原定的计划浇了个透心凉!
儒教在人间王朝的势力盘根错节,影响力无孔不入,牵一发而动全身。王星熟悉的几位地星前辈,如苏轼、诸葛亮、张良、魏征等,虽隶属骊山道场,是道门修士,但其思想、行事、甚至神通,无不深深烙印着儒教的印记,与儒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儒教或许没有如三清、西方二圣那般威压万古的圣人坐镇,但其千万年积累下的庞大人脉网络、遍布朝野的恐怖势力、以及那浩如烟海、能引动煌煌人道气运加持的教化之力,绝对是一股足以令任何大能都心生忌惮的恐怖力量!
一旦动了赵明诚,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儒教体系铺天盖地、不死不休的追查与报复。王星自身倒是不惧,他混元道体玄妙无双,变化之术神鬼莫测,又有诸多源自混沌的底牌傍身,纵然不敌,想走想藏都非难事。
他真正忧心如焚的,是此举可能引发的后续连锁反应,那滔天巨浪最终会拍向何方。
儒教震怒之下追查溯源,极可能顺藤摸瓜,将线索精准地指向李清照,甚至最终无可避免地追溯到骊山道场!李清照的师尊太微仙子虽是大罗剑仙,剑锋所指,神鬼辟易,但面对整个儒教体系倾巢而出的压力,也难保万全。
更致命的是,在如今这四方劫气如毒蛇般潜伏、局势波谲云诡的敏感当口,骊山道场所需的,是超然物外的宁静,是低调隐忍的蛰伏,是默默积蓄力量以待天时,而非被卷入这等可能引爆人族内部剧烈动荡、甚至撕裂王朝气运的巨大麻烦漩涡之中!黎山老母慈悲,庇护万灵,道场是无数求道者心中神圣的净土,绝不能因为他王星一时的快意恩仇,而被被动地拖入这无底深渊。
指节下意识地、沉稳地敲击着光滑的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如同他脑海中激烈碰撞的思绪。“看来,快刀斩乱麻的路子,是行不通了。”王星放下酒杯,心中已然明了。这看似最直接的解决之道,其潜在的风险和代价,远超其带来的便利。
有诗为证:
汴河波下万修藏,火树银花掩杀场。
白鹿文光凝浩气,儒门势重镇朝纲。
暗刃易折招蜂妒,明旌高举借圣芒。
书院深深锁因果,静观青锋破迷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