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我捡到了落宝金钱 > 第332章 故人聚首话沧桑

第332章 故人聚首话沧桑(1/2)

目录

自王星初次踏出骊山道场与李淳风道别,算来已近千年光阴流转。上次他突破太乙之境,李道长还托付苏东坡代为道贺。此番在道场山门前意外重逢,王星的成长堪称惊人,而李淳风风采依旧,只是那双洞察天机的眼眸,比往昔更加深邃,如同蕴藏着整片星海。

故人相遇,皆是开怀。二人联袂步入骊山道场,穿过层层云霭缭绕的界门,眼前景象豁然一变。王星这才猛地想起一事,脸上露出几分尴尬:“道长见笑了,星突破太乙后诸事缠身,竟将选定新洞府之事忘得一干二净。如今想邀道长小聚,却连个像样的落脚处都无,实在惭愧。”

李淳风闻言,手捋长须,不禁哈哈大笑,笑声清越,引得附近几道遁光都为之侧目。

他挥了挥手中那柄银丝流转的太乙拂尘,温言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小友若不嫌弃,可先到贫道那陋居暂歇。我那洞府设在第七重天万象天,不止贫道,子房、孔明、子瞻他们的洞府也都在此天。万象天能演化周天星斗之玄妙,对我等参悟天机、印证大道颇有助益。”

他顿了顿,眼中带着真诚的笑意,提议道:“小友新洞府尚未落定,万象天亦有诸多空置的灵峰宝地,灵气充裕,星力充沛。不如就安家在万象天?日后我等走动论道,岂不方便?”

王星心中微动,这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且与这些地星前辈比邻而居,随时请教,对修行大有裨益。然而,他脑海中瞬间掠过悟真天内那片古老沧桑、道韵弥漫的混沌碑林。那碑林乃骊山道场核心底蕴之一,据传乃太古遗留,其上道纹天成,包罗万象,更常有道场大罗金仙在此开坛讲道。

他沉吟片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拱手谢道:“多谢道长美意!万象天虽好,然星思虑再三,还是觉得悟真天的混沌碑林,于小子当前境界更为契合。况且,”他展颜一笑,带着几分洒脱,“九重天虽有高下之分,但以我等脚程,区区一层之隔,不过瞬息即至,倒也不必过于拘泥地域远近。”

“也罢!”李淳风眼中赞赏之色更浓,手中拂尘轻点虚空,一道温和的空间波动便将二人笼罩,“悟真天混沌碑林,确是夯实根基、感悟大道的无上宝地。小友心志坚定,不为外物所移,甚好!”

说话间,空间转换已然完成。眼前景象骤变,不再是山门处的葱郁山林,而是置身于一片浩瀚无垠的星空之下!这便是骊山道场第七重天——万象天。

脚下并非实地,而是一块悬浮于璀璨星河之中的巨大陨石平台。放眼望去,无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陨石、仙岛、灵峰如同星辰般点缀在深邃的虚空背景中,缓缓按照玄奥的轨迹运行。

有的仙岛被蔚蓝水幕笼罩,瀑布倒悬入虚空;有的灵峰通体赤红,岩浆流淌,烈焰升腾;更有甚者,完全由晶莹剔透的玄冰构成,寒气四溢。

亿万星辰悬挂天幕,近得仿佛触手可及,散发出或柔和或炽烈的星辉,将整个万象天映照得光怪陆离,却又充满了一种宇宙初开般的磅礴道韵。星辉灵气浓郁得几乎化为实质的液态光流,在虚空中缓缓流淌。

李淳风引着王星,身形化作两道清光,在无数星辰岛屿间穿梭。片刻之后,前方出现一座并不算雄伟,却异常奇特的仙峰。

此峰形似一座倒扣的巨碗,通体由一种深邃如夜空的黑曜石构成,峰顶被整个削平,形成一个光滑如镜的巨大平台。平台中央,并非寻常的亭台楼阁,而是一座风格极其简朴的圆形石屋。

石屋墙壁上天然铭刻着无数细密繁复的银色纹路,仔细看去,竟是缩微了亿万倍的星图与流转不息的星轨!这些星轨并非死物,而是随着外界真实星辰的运转,缓缓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与头顶的浩瀚星空隐隐呼应。

石屋没有屋顶,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块巨大无比、纯净剔透的琉璃穹顶。透过穹顶,漫天星辰清晰可见,星辉毫无阻碍地洒落,将整个石屋内部映照得如同白昼,却又带着梦幻般的色彩。

石屋四周,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几座古朴的石台,石台上并非奇花异草,而是一件件造型奇特的器物:有黄铜所铸、布满刻度与指针的浑天星仪,其精密结构缓缓自行转动;有悬空漂浮、不断投射出变幻星图的玉圭;还有几块看似普通、却散发着强烈空间波动的黑色石板,其上不时有星光闪烁明灭。整个环境透着一股洞悉宇宙、穷究天理的玄奥气息。

石屋正门上方,一块同样材质的黑曜石上,以遒劲有力的古篆刻着三个银光流转的大字——“观星庐”。

“到了,这便是贫道在万象天的蜗居,‘观星庐’。”李淳风微微一笑,拂尘轻扫,石屋那看似厚重的石门无声滑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