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整编(2)(2/2)
邢伟共附和道:“我认为这样是比较合适的。”
“我们就先确定军事委会的人员。”
“梁长官,你想我们军委会的成员设置到几人?”
“从总体的考虑,我认为设置到5~7人是比较合适的。大家看一看,哪些人在居委会里比较合适?
我们讲不得人情,也爱不得面子,每个军委会的人员都承担着大量的艰巨的任务。这个人必须有才干、有能力、有作为。能够对我们的事业负责。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推荐认为比较合适的人员,我们共同探讨,最终形成一致方案。”
“我本来想让想提康家辉团长加入我们军委会的。可是就是对他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不知道他是不是合适加入我们的军委会。”
梁继华肯定的说:“从整体讲,它应该是可以的。首先一点,他带领自己的部队转战几个月,没有向小鬼子投降,这一点就说明这个人气节,能够坚守这么长时间,说明在能力上也有。
团长,在我们现在的军队里职务应该是比较高的,能够身体力行。确实难得。”
“那就算上康家辉团长一个。”
梁继华没有表态,算是通过了。
在说到其他人的时候,大家一言不发。
“我提议两个,黑风寨的常大奎。这个人虽然出身土匪,但是口碑不错,在关键的时候,他对我们的帮助是可圈可点的。”
梁继华的提议当然大家是一致通过。
“梁长官,你别看把常大奎放到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但是对他自己,说不定还真不能理解。”贾明博提醒道。
“担心我用的是明升暗降的伎俩,目的是剥夺他的军权。?就凭我们对常大奎的认知,我认为他会理解的。事实上我们可以让他继续带兵。
军事委员主要行使队部队的领导决策权,跟担任什什么职务并不冲突。”
“梁长官你不是说有两个人选吗?”
“我看刘景才就比较合适。”
刘景才进入军委会,资历上有点欠缺。可是既然是梁长官提出来的,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梁继华解释到:“大家可能感觉到纳闷,为什么是刘景才,依照资历和各个方面的情况,刘景才也许不是最佳人选。
大家不要忘了。有一项工作,刘锦才是不二人选,那就是到黑北建立根据地。
能够到黑北建立根据地的人员,只有刘景才是最合适的。
一旦根据地建立起来,他会为我们打出了另一片天地。那时,就是功勋卓着。”
本来梁继华提出来的问题,大家也没有反对意见,更何况这个解释呢?很快。军委会的人员基本上定了下来。
“说一下我们应该叫什么名字,这个名字既要顺口又要有力度。”
“黑土地抗日支队。”
邢伟共刚刚说完,就被贾明博给否决了。
“你这个名字感觉到在气势上不足,软绵绵的,缺少力度。”
“华夏义勇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