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十万援军 爷爷心意(2/2)
他正与常升盘算着五万兵马到齐后的部署。
他以为,这五万兵马足以加快战事,却不知,远在应天的爷爷,正用自己的方式,为他铺好回家的路。
十日时光转瞬即逝,大明疆域内,两路援军正向着棒子国疾驰。
北平府郊外的官道上,五万明军身着玄色甲胄,手持长矛长刀,列成整齐的纵队,马蹄声踏碎晨雾,扬起漫天尘土。
领兵将领勒住马缰,望着身后绵延数里的队伍,高声道:“加快速度!务必在十五日内抵达棒子国,听候太孙殿下调遣!”
士兵们齐声应和,声音震得路边树木簌簌作响。这支北平援军多是常年驻守北疆的精锐,熟悉长途奔袭,虽需从陆路穿越辽东、进入棒子国,却依旧步伐稳健,沿途卫所早已接到朱元璋的旨意,备好粮草补给,确保大军行军无阻。
与此同时,山东登州港的海面上,另一支五万援军正搭乘战船出发。战船首尾相接,在晨光中如一条黑色巨龙,水师士兵站在船舷两侧,警惕地观察着海面动静。领兵将领站在旗舰船头,手中握着朱元璋亲赐的令牌,对身旁的副将道:“按陛下旨意,咱们从水路前往仁川港,需避开倭寇残余势力,确保十日之内抵达!”副将躬身应道:“将军放心!探子已探明航线,沿途无倭寇踪迹,且棒子国沿海的向导已在中途等候,定能按时抵达!”
两路援军一陆一水,如两股洪流,向着棒子国汇聚。
消息传到汉城行辕时,朱雄英正与常升、蒋瓛商议九州岛的粮草转运事宜。
“殿下!应天传来急报!”一名锦衣卫快步走入,双手奉上密信,“陛下从北平、山东调遣的十万援军,已分别从陆路、水路出发,预计十五日内可全部抵达仁川港!”
“十万?”朱雄英接过密信的手微微一顿,眼中满是惊讶。
他原以为爷爷会按他的请求增兵五万,却没想到竟直接调来了十万大军。
待看完密信中“北平五万走陆路、山东五万走水路”的部署,以及朱元璋“速战速决,让雄英早日回应天”的叮嘱,朱雄英不禁放下密信,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的天空,嘴角不自觉上扬。
常升在旁见状,轻声道:“殿下,陛下调兵十万,远超您的请求,可见对您的重视与牵挂。”
“是啊。”朱雄英转过身,眼中满是暖意,“爷爷总是这样,从不计较兵力多少,只想着让我能早日结束战事,平安回家。我原以为五万援军足够,他却担心我兵力不足、战事迁延,直接派来十万,这份心意,孤怎能不明白?”
蒋瓛也道:“陛下对殿下的宠爱,实属罕见。有这十万援军,不仅能加快覆灭倭国的进程,更能彻底震慑棒子国与倭国残余势力,殿下回应天的日子,也指日可待了。”
他想起离家时朱元璋的嘱托,想起徐妙锦的笑容,心中满是感激与期盼:“爷爷的心意,孤记在心里。待援军抵达,尽快拿下本州岛,掌控银矿,孤就可以早日回应天,不辜负他的牵挂。”
随即,他对常升道:“你即刻前往仁川港,负责接待两路援军。北平援军从陆路而来,需安排好营地与粮草;山东援军从水路抵达,要协助他们卸载辎重,清点燧发枪子弹、手雷等军械。务必让援军抵达后能尽快休整,随时准备支援前线。”
“臣遵令!”常升躬身应下,转身快步离去。
朱雄英又对蒋瓛道:“传信给朱棣、汤和,告知他们十万援军已出发,让他们加快攻打本州岛的进度。待援军抵达,孤会抽调部分兵力增援他们,争取在一个月内拿下本州岛银矿!”
“臣明白!”蒋瓛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