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608章 传檄而定,智取桂阳

第608章 传檄而定,智取桂阳(2/2)

目录

这时,简雍便会祭出真正的杀手锏——情报。

他或许会看似不经意地提起:

“闻赵太守与麾下陈将军、鲍将军素来亲厚,同心同德,实乃桂阳之福。

不像零陵刘贤,众叛亲离,方有此败。”

这话看似恭维,实则是在暗示:

我知道你和你手下的关系并非表面那般和睦。

陈应、鲍隆,这两个名字被点出,足以让赵范心头一凛。

玄镜台的情报显示,此二人勇则勇矣,却对赵范平日的作威作福多有不满,只是慑于太守之位,隐忍未发。

简雍甚至可能更进一步,根据我提供的情报细节,

若无其事地提及某次赵范因小事苛责陈应,或是某次许诺鲍隆的好处并未兑现等等具体事例。

这些看似闲谈的细节,听在赵范耳中,无异于晴天霹雳!

他会惊疑不定:刘备的使者如何对我内部之事了如指掌?

难道陈、鲍二人早已暗通款曲?

猜忌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疯狂滋生。

赵范本就根基不稳,此刻内外交困,大军压境在外,内部疑虑丛生在内,他的心理防线必然开始崩溃。

“城外张将军的先锋营,昨日操练的正是破城之法,声势骇人啊。”

简雍或许会轻叹一声,目光扫过赵范愈发苍白的脸。

“太守若降,玄德公必不吝封赏,共享富贵。

若顽抗到底……城破之日,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最后的通牒已经发出。

玄镜台的消息很快证实了这一系列攻心战术的效果。

“赵范与简雍密谈半日,面色数变。”

“当晚,赵范召集陈应、鲍隆议事,气氛凝重,似有争执。”

“次日清晨,桂阳城头易帜,赵范率众出城投降!”

又下一城!而且几乎又是兵不血刃!

桂阳的快速归降,再次印证了情报在现代(或者说,在这个时代)战争中的巨大价值。

精准的情报,配合高明的政治手腕和适当的军事压力,足以瓦解敌人的抵抗意志,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

孔明的指挥固然高明,但若没有玄镜台提供的情报作为支撑,攻心之策也难以如此精准有效。

这其中,自然也有我陆昭的一份功劳,虽然这份功劳,注定只能隐藏在幕后。

关于桂阳,后续还传来了一段小插曲。

据说赵范投降后,为了巴结新主,得知赵云尚未婚配,便想将自己守寡多年的嫂嫂樊氏许配给赵云。

樊氏颇有姿色,赵范此举可谓是用心良苦。

然而,子龙将军却以“汝嫂即吾嫂”为由,严词拒绝,保持了自身的清白与高洁。

此事传开,更增添了刘备军将领的仁德形象。

我得知此事时,也不禁莞尔。

玄镜台的情报库里,确实记录了樊氏的存在,甚至标注了“赵范或可利用其进行拉拢或施展美人计”的风险提示。

虽然这次子龙将军凭自身品行便化解了,但也再次证明了情报细节的重要性

——任何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都可能在特定时刻,成为影响局势的关键因素。

桂阳既定,荆南四郡已得其二。

剩下的武陵和长沙,也已是囊中之物。

我收起关于桂阳的卷宗,心中再次盘算起来。

刘备集团的扩张速度,比我记忆中的历史碎片似乎还要快上一些。

这其中,固然有赤壁大胜的余威,有孔明的运筹帷幄,但玄镜台提供的情报支持,无疑也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这对我来说,是好事。

刘备越快站稳脚跟,荆州局势就越复杂,孙权就越需要倚重我这个“江东参军”进行协调和情报支持,

同时也更能吸引曹操的注意力,为我将来在汉中方向的行动,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南方战事正酣,但我的目光,已经开始投向更遥远的北方和西方。

那里的棋局,同样暗流涌动。

但眼下,还是先关注荆南的最后一战吧。

武陵金旋不足为虑,真正的考验,在于长沙。

那里,可是有老将黄忠坐镇。

虽然历史碎片中,他最终归顺了刘备,但过程恐怕不会像零陵、桂阳这般轻松。

孔明,又会用何种妙计呢?我拭目以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