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我国封建社会~隋唐时代33(2/2)
鸣金击鼓山海关,旌旗飘扬碣石山。
紧急军书传戈壁,单于率军扰边关。
山川荒寂至边土,胡骑肆虐极凶悍。
战士阵前忘生死,美人帐中歌舞酣!
大漠深秋塞草稀,兵卒死伤多且惨。
身受帝恩常轻敌,力竭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久辛劳,玉箸应啼别后悲。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不见回。
边庭飘摇不能离,绝域苍茫无所寻!
杀气终日腾为云,寒声夜更铜锅巡。
相视白刃血迹纷,为国捐躯岂顾勋?
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念李将军!
注释:
1、张公:指张守珪,当时任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开元二十六年,他曾隐匿部下的败状而向朝廷妄报有克敌之功。高适在这首诗里“感征戍之事”,对他不无讥刺之意。
2、汉家:指唐朝。以汉喻唐,是唐朝诗人们的惯用写法,以下“汉将”亦指唐将。烟尘:边塞的战争警报。
3、横行:这里有所向无敌的意思。汉朝樊哙曾对刘邦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4、赐颜色:恩赐朝见。
5、摐(g窗音)金:敲钲。金、钲:军队中作指挥用的一种响器。楡关:山海关。
6、旌旆(jgpei经佩音):旌:竿头饰有羽毛的旗。旆:大旗。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
7、校尉:武职官员,在汉朝地位颇高,在唐朝只能算中级军官。羽书:插有羽毛的信,是紧急军情文书。瀚海:蒙古戈壁大沙漠的别称。
8、单于:秦汉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匈奴君主的称号,这里借指敌酋。狼山:在今宁夏境内。
9、凭陵:逼压。风雨:形容胡骑来势猛烈。
10、“战士”两句:抨击将军不重视敌情和备战,沉湎声色歌舞。
11、穷秋:秋末。塞草:塞外的草。
12、斗兵稀:意思是战死者很多。
13、玉箸(zhu着音):比喻思妇的涕泪。
14、蓟(ji季音)北:指蓟门以北地区(今天津市蓟县以北地区)。
15、边庭飘飖:前线形势险恶。那可度:不能离此而去。庭:一作“风”。
16、绝域:极僻远的地方。
17、三时:指晨、午、晚,即一整天。三时:又解指春、夏、秋。
18、刁斗:古时军中值夜巡更所敲的铜锅,白天煮饭用它,晚上巡更也用它。
19、李将军:指汉朝名将李广,他曾在右北平(今河北北部)一带抵御匈奴。李广爱护士卒,作战勇猛,匈奴很怕他,称他“飞将军”,但他遭到朝廷里一帮权贵的歧视排斥,长期得不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