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教发展历程(2/2)
唐朝尊崇道教,但大部分皇帝都信佛,唐代的寺院就黑社会组织,唐代寺院发行“香积贷”和“功德贷”。
这些和尚以“慈悲为怀”借钱,以高额的利息收债,以田宅儿女作为抵押品,还不上的话,不仅田宅没了,媳妇儿和儿女都沦为寺院的奴隶。
武则天崇佛,她的男宠薛怀义就是一个和尚,从这个和尚身上,能窥探当时佛教的缩影。
薛怀义得宠之后,挑选年轻力壮之人为僧,在洛阳城里横冲直撞,谁要是躲得不够及时,就被打得头破血流,扔在路边,扬长而去,根本不管别人死活。
唐武宗李炎是个道教信徒,他抵触佛教,当然,这不是根本原因。
李炎即位之初,僧尼人数近30万,寺院近5万座。日渐壮大的僧侣队伍,形成一股政治势力,在朝廷内部,有30多名僧人被封官重用,其中不乏显官贵爵,有的甚至被封为将军,参与国家军事机密。
还有僧人与权贵交往密切,气焰极为嚣张,作奸犯科,“(出家人)殖货营生,仗亲树党,蓄妻养子”。
据《旧唐书》的记载李炎执政期间:十分天下财,而佛有其七八,矛盾终于再一次爆发了,佛教迎来了历史上第三次灭佛。
历史上第三次灭佛开始,会昌二年(842年),李炎下令天下僧尼凡有特长技艺,或有犯罪前科、违戒者,全部勒令还俗,并没收其当和尚的时候非法所得的财产。
想要保留财产也可以,你交申请自愿还俗,成为编户齐民,纳税服役。
没过多久,李炎又下令禁止官员或者民众向寺院布施,同时禁止佛寺接受社会捐献,和拓跋焘的政策一样,你可以存在,但你要自食其力。
很遗憾的是,北朝佛教不咋搭理李炎,李炎也很干脆,道理讲不通,就讲点儿武力。会昌四年七月,李炎下令全国范围内拆毁佛寺,勒令其僧尼全部还俗。
会昌八年三月,李炎又下令,敕令天下寺院不许建置庄园,并勘检寺院、僧尼、奴婢及其财产,勒令僧尼40岁以下者悉数还俗。
会昌八年的四月,灭佛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僧尼50岁以下者全部还俗,50岁以上、手续不全者,也要全部还俗。
李炎这一通操作,共拆除大的寺院1600余所,的寺院4万多所,还俗僧尼达26万余人,没收良田数十万顷。另外,还把15万寺院奴婢释收为两税户。
李炎这一次不单单是毁个寺庙佛像,勒令还俗那么简单,他从佛经下手,佛教经典大量被毁。
唐代佛教有八宗,盛极一时,被李炎搞了这一通之后,八宗除自食其力的禅宗外,其他的都被干的奄奄一息了。
可以,唐宣宗李忱的“太宗”成就,是要致敬一下唐武宗的。李炎和宇文邕一样,这俩都短命,他们的继任者,又都是佛教信徒,北朝佛教再一次缓过气来。
周世宗时期,天下大乱,国家财政窘迫,佛教徒的奢侈生活,造成了国家财富的大量浪费,与世宗富国强兵的战略相违背,被柴荣给盯上了。
代入柴荣视角:百姓的钱你拿的比朝廷多,徭役没你的份儿,天灾人祸朝廷往前冲,啥好事儿都让你们这群和尚占了,显得我这个皇帝很冤大头。
此后,柴荣下令,禁止民众随便出家,废除了非官方建造的寺院,革除佛教中的一些旧弊端,寺院的账目必须国家经手。
相比较前面三个杀神,柴荣习已经十分温和且理性了,废寺的数量据考证也只有3000余所,强迫还俗的也就7万余人。
但是,经过了前三轮打击,北朝佛教元气大伤,典籍在灭佛运动中付之一炬。前面提到的禅宗,因为要求自耕自食,得以在这几次灭佛运动没受到太大冲击,成为佛教主流。
经过了以上四次灭佛事件的刺激,佛教开始中国化,向世俗王权低头,在教义方面大幅度做出改变,迎合统治者进行统治,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佛教。
如果大家还不能对早期佛教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去看藏传佛教,这个就是七世纪初,文成公主带过去的,没经过大规模消杀运动,在藏地逐步蚕食世俗权力,最后形成的一个佛教流派。
这里有人可能会,藏地佛教是尺尊公主带去的,汉、藏、泥婆罗等各方的原始史料里都没有松赞干布娶泥婆罗尺尊公主这件事,这事仅来源于部分吐蕃书某些奇幻荒谬剧情过多的章节,历史上可能就没这个人。
还有一次事件,对佛教影响也很大,不过由于此事件波及范围太广了,佛教受到的冲击放在整体根本不够看的,大家都下意识忽略了佛教在此事件中受到的冲击。
实际上在这个阶段,佛教的宗教场所损毁、僧侣被迫还俗、宗教活动全面停止。这一次事件,涉及本朝,我这里就不了,有兴趣去查“十年”与“浩劫”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总而言之,隋唐的佛教,与其是宗教,倒不如是一股野心勃勃,意图谋夺政权的政治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