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皇帝醉酒(2/2)
“诗书传家,姻亲相连,部曲护院。朝廷去收税,账本烂到他家库房里了,给老鼠啃了。朝廷去征兵,适龄男子,非‘死’即‘残’,连朝廷赈灾,他们都能想着法子薅一笔,损公肥私,不外如是。”
李世民越说越气:“我这些日子看两汉书,看魏征和房玄龄他们编撰的前朝史书,我是看明白了。这些大族眼里,朝廷就是一块肥肉,野狗一般扒拉上来啃,直到敲骨吸髓为止。”
李承乾静默的听着,皇帝自己也是门阀,只是如今翻身做了皇帝,成了公家,跟门阀的利益冲突变大了。
“他们眼里的朝廷,我这个皇帝不是天子,是想掠夺财富的暴发户,他们只想要自家粮仓堆满粮,巴不得朝廷越弱越好,朝廷越弱,他们的子弟当官儿,在朝廷才能更加猖狂,至于江山社稷稳不稳,他们一点儿都不关心。”
李承乾道:“粮仓和子弟是人家,江山社稷是咱老李家的,人家不关心也是情理之中。甚至说咱们老李家,也就五服之内的人关心,因为五服之内朝廷养着,朝廷死活,关乎自家衣食荣辱。”
李世民酒意上头,一掌拍在案上,怒道:“朝廷越瘦,他们越肥;国家越贫,他们越富。”
说的上头,想到自己的大唐,在将来要被这些门阀祸害,注定走向消亡的命运,李世民忍不住落泪。
“我每天坐在太极殿上,想的是怎么丰盈国库,强装兵力,守卫边疆,维护天下稳定,不是听那些门阀的话。可是承乾,你知道吗?我坐在朝堂上,我低头一看,官员们个个出身大族,家资连田阡陌,我要忍受他们私下里吞噬税收,还要忍受他们藏匿人口壮丁。”
听不下去了,李承乾出声打断:“父亲,没那么夸张,咱老李家的李唐王朝,虽然是一个君王与门阀共治天下的王朝,但达不到司马家,王谢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地步。”
李世民道:“我就是觉得憋屈,那些史书看得我憋屈。”
李承乾暗道:哪里是史书把皇帝看憋屈了,是今年制考上来的人,随便提出来一个,都是有郡望的小门阀。制考从前隋推行至今,结果仍然打不破门阀壁垒。若他没有猜错,皇帝放在民间的耳目,说不定带了更加炸裂的消息,让皇帝酒后失态了。
“承乾,你可知道许多大族将土地登记在寺庙名下。朝廷去收税,直接让收税的官员问菩萨答不答应?”
李承乾暗道:没毛病,门阀常规操作,所以太武帝拓跋焘,周武帝宇文邕,以及后来的唐武宗、周世宗直接搞灭佛,灭佛只是幌子,灭佛的背后,是寺院圈地,蓄养人口,可这些人口又不用缴纳赋税,不用参与徭役。
不仅如此,这些和尚明面上念经,背地里行阴私之事,将寺院变成达官贵人的高级会所,疯狂敛财,利用手里的壮丁,组成武僧,类似于门阀之部曲,以护法为名,行割据之实。
这一系列操作,严重影响到朝廷统治,可以说是寺院在和皇帝争权了,是个皇帝都忍不了。三武一宗灭佛,就是这样的原因导致的,佛教将这四次灭佛,称为三武一宗法难。这四位皇帝,在佛教的声明也都非常狼藉。
传承到二十一世纪的佛教,已经是在四次灭佛的冲击之后,顺应统治需求,中国化过后的佛教。佛教自汉明帝时传入中原,在隋唐时期,还没有彻底完成中国化,早期佛教是相当猖狂的。
“父亲,您喝多了。”
来请个安,还要哄人,李承乾表示实在是太难了。
“税收上来了,那是朝廷的经济好了,不是他们贪得少了。看着百骑司搜罗上来的密报,朝廷的经济好了,他们贪得更多了,一想到这些,我就觉得憋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