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首次上朝(1/2)
九皇子晨王李承越,立于天盛朝的宫阙之上,他仿佛是初升的朝阳,将金色的光辉洒满巍峨的殿宇,令人心生敬畏又暖意融融。
年仅十三,面容尚存几分未褪的少年稚气,但眉宇间已隐隐透出属于皇室的清贵与英气。
一双明亮的眸子,灿若星辰,其中闪烁着的是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好奇。
笑起来时,眼角微微上扬,那份属于少年的热情与开朗便如破冰的春水,瞬间融化人心。
乌黑柔顺的长发,以一条镶嵌着东珠的赤金发冠束起,几缕不驯的碎发垂在饱满的额前与光洁的面颊两侧,为他平添了几分少年独有的鲜活与不羁。
他的皮肤在日光下白皙中透着健康的红润,仿佛每一寸都在诉说着生命的蓬勃与朝气。
身着一袭朱红色的亲王常服,这红色并非凡俗的艳红,而是象征着皇室威仪的正红。
衣襟与袖口之上,以金线密密地绣着天盛皇族独有的“五爪盘龙逐日”纹样,金龙栩栩如生,在朱红的底色上翻腾追逐,华贵非凡,又与他晨王的封号相得益彰。
宽大的袍袖随风而动,宛如流动的火焰,映衬着他挺拔的身姿,既有皇家的威仪,又不失少年的灵动。
腰间束着一条同色的玉带,带上挂着一枚雕工精湛的龙纹玉佩,彰显着他尊贵的身份。
步履轻盈而坚定,每一步都带着少年人的自信与与生俱来的王者气度。
他的笑容,依旧如同春日暖阳,纯粹而富有感染力,能轻易驱散宫廷中的沉闷与肃杀,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分享那份独属于他的阳光与快乐。
太极殿的空气,仿佛被凝固的威压浸透,沉重得让人呼吸不畅。
丞相王允的身影,在空旷的大殿中显得格外佝偻,那满头银发,是岁月,也是天盛王朝的沧桑。
他终于迈步出列,对着御座上的皇帝深深一揖,声音像是被风沙磨砺过的古琴:
“启禀陛下,祖宗之法,皇子年满十五方可议政。”
“晨王殿下天纵奇才,然终究年方十三,此刻立于朝堂,恐非社稷之福,亦于礼不合。”
他的话音不高,却像一颗石子投入静水,激起无声的涟漪。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那个少年身上。
李承越没有看王允,反而先对御座上的李景庭,露出一抹浅笑,这才转向王允,眼眸清澈如泉:
“王丞相,您为国操劳数十载,今年高寿几何了?”
这没头没脑的一问,让王允怔住了。
他下意识地躬身回道:
“回殿下,老臣……今年刚进七十。”
“七十古稀,已是高寿。”
李承越点点头,随即转身,对李景庭长揖及地,语气恳切:
“父皇,王公乃我天盛的定海神针,开国元勋。”
“如今他已年过古稀,精神不济,理应荣归故里,安享晚年。”
“还请父皇体恤老臣,准他致仕还乡。”
“致仕还乡”四个字,如惊雷炸响在王允耳边。
他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着那个少年,又看向龙椅上的皇帝,急切道:
“陛下!老臣尚能为国……”
“够了。”
李景庭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
他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又夹杂着一丝如释重负的笑意:
“王爱卿,越儿说得对。”
“你为天盛奉献了一生,朕心中有数。”
“是朕政务繁忙,亏待了你。”
“幸得越儿提醒,你这就回家去吧!”
他甚至没给王允任何辩解的机会,对身旁的福临吩咐道:
“福临,你亲自送老丞相回府。”
“再派一队御林军,不必回来了,就留在相府,待老丞相一家收拾完毕,即刻护送返乡。”
“沿途所需,皆由内务府供给。”
这哪里是送行,分明是押送。
福临尖细的嗓音划破了殿内的死寂:
“老丞相,请吧。”
王允浑身的力气,仿佛被瞬间抽空。
他看着李景庭那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看着少年李承越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终于明白,自己的时代,在刚才那几句轻描淡写的对话中,彻底结束了。
他缓缓弯下腰,行了一个此生最沉重的礼,然后转身,一步一步,走出了这座他守护了一生的宫殿。
殿门外的阳光刺眼,王允却只觉得浑身冰冷。
李景庭长舒一口气,心中的郁结之气一扫而空。
他爱王允的忠诚,却恨他的顽固。
如今,这块心病被儿子用一柄温柔的刀,干净利落地切除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