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支持退役军人创业(二)(2/2)
只要这些人和公司的人事部,能寻找到一个可以代替他们工作岗位的人,立马就可以辞职离开,开启他们的创业之路。
第二批过来申请的人,基本上就是想要在他们老家的城市当中,开办分公司的人,这一批人足足有23个。
纪同文没有任何的意见,直接让他们返回,他们想要开办分公司的城市,去寻找合适的地方,去考察当地的实际情况。
还剩下了一小部分人,在那里犹犹豫豫,一直拿不定主意,他们需要跟家里的父母,或者跟自己的媳妇商量。
最后剩下大部分的人,他们还是安于现状,这几年的工作下来,他们已经习惯了现在这种生活方式。
有些人直接在心里,非常不屑的想着,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还是拎得清的,可不会盲目的跟这些胆大妄为的家伙一样,轻易的脱离运输公司。
反正千人千面,每个人的想法,都尽不相同,关于这一切,无论是李安也好,纪同文也罢,都没有太过的在意。
之所以要这样子做,就是公司已经营业了这么多年,总会出现一些人浮于事,以及心浮气躁,心骄气傲的人。
这些人善于学习,善于观察,永远都是不服输,永远都想着上进,所以李安才会提出堵不如疏。
这些人有想法,那么公司就直接推他们一把,落下个人情,公司里面也可以清静下来,让剩下的人,可以踏踏实实的干活。
没有什么事情是永远不变的,时间长了,每个人的心思都会改变,想法也会跟着改变。
连续四个月的时间,运输公司一直都是闹哄哄的,最终有76个人领取了创业资金,选择了自己去外面自主创业,辞职离开了运输公司。
还有29个人,选择去其他城市或者县城,开设运输公司的分公司。
李安和纪同文趁着这个机会,将运输公司里面,那一些比较老旧的解放牌运输车辆,全部推给了那一些分公司。
运输公司这边,直接购买了一批新的解放cA141运输车辆,去开办分公司的人,也没有任何的抱怨,毕竟不用花1分钱,就可以得到这一些车辆。
李安和纪同文利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将600万全部一口气花出去,除了228万的创业资金之外,剩下的372万,全部购买了新车子和投资分公司的办公地点。
在李安的眼里面,这就是实现了所谓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