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 第482章 欺民者死

第482章 欺民者死(1/2)

目录

就在这时,陈皓突然纵身一跃,跳上一张长凳,高举着血坛,慷慨激昂地说道:“各位父老乡亲,各位兄弟姐妹,南岭织娘的遭遇,就是我们所有人的遭遇!今天,他们可以为了几两银子,逼得织娘们卖儿卖女,明天,他们就可以为了更多的利益,把我们所有人踩在脚下!难道,我们就要这样忍气吞声,任人宰割吗?”

“不!”人群中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

“我们要反抗!我们要为自己争取一份尊严!我们要让那些黑心商人知道,我们不是麻线,不是任他们搓圆掐扁的玩物!”陈皓继续高声呼喊着。

“反抗!反抗!反抗!”百姓们的情绪被彻底点燃,他们挥舞着拳头,高声呐喊着,声震云霄。

吴慎斋看到这一幕,气得浑身发抖。

他知道,事情已经超出了他的控制。

“给我驱散他们!驱散他们!”吴慎斋疯狂地叫喊着。

衙役们挥舞着棍棒,冲向人群。

然而,面对愤怒的百姓,他们的力量显得那么渺小。

就在双方即将发生冲突的时刻,陈皓突然从长凳上跳了下来,将血坛紧紧抱在怀里,转身向衙门里面走去。

“各位乡亲,各位兄弟姐妹,请相信我,我一定会为南岭织娘讨回一个公道!”陈皓的声音远远传来,在空中久久回荡。

吴慎斋看着陈皓离去的背影

陈皓抱着血坛,一步一步地走向布政司衙门深处。

他的身影,显得那么孤独,却又那么坚定。

归途马车行至城北桥头,忽遭黑衣蒙面人围堵,箭矢破空而至……夜幕低垂,归途的马车辘辘驶过省城北门,沿着青石路向城外延伸。

车厢内,陈皓紧抱着朱七姑的血坛,李芊芊则小心地为柱子包扎着肩头的箭伤。

赵九渊坐在车辕上,紧握缰绳,目光如鹰隼般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突然,前方桥头窜出十余名黑衣蒙面人,手持弓箭,二话不说便是一轮齐射。

“有埋伏!”赵九渊嘶吼一声,猛地勒紧缰绳,试图调转马头。

柱子不顾伤势,一个箭步冲到车前,用身体挡住了射向车厢的箭矢。

“噗”的一声闷响,一支利箭正中他的肩头,血花飞溅。

“柱子!”李芊芊惊呼失声。

混乱中,赵九渊从怀中摸出一个锈迹斑驳的小铃铛,奋力吹响。

铃声尖锐刺耳,在空旷的夜空中远远传开。

紧接着,远处传来一阵阵嘈杂的呼喊声,仿佛无数人在同时呐喊。

那是省城更夫们的声音,他们听到了赵九渊的信号,正从四面八方赶来支援。

与此同时,城中各处也响起了沉闷的钟鼓声,那是官府差役闻讯赶来的信号。

黑衣刺客们见势不妙,纷纷丢下弓箭,四散逃窜,很快便消失在纵横交错的巷陌之中。

陈皓抱着血坛,目光冰冷地凝视着桥下的流水。

河水湍急,倒映着省城闪烁的灯火,宛如一张张扭曲的面孔。

他缓缓转过头,看向李芊芊,轻声问道:“你说……他们怕的究竟是这根手指,还是怕别人也敢剁下去?”

就在这时,桥墩的阴影处,一艘乌篷船悄无声息地浮出水面。

船舱的帘子微微掀开,露出了周文远半张略显焦急的脸——他手中紧握着一份加盖密印的公文,借着月光,陈皓看到他用口型无声地吐出两个字:“速走。”

车轮再次转动,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

身后,省城的城楼上,暮鼓沉沉敲响,一声,两声……当敲到第七声时,鼓声突然戛然而止,仿佛被什么生生掐断。

暮色四合,乌篷船如同一片幽灵,无声地滑过运河水面。

陈皓立于船头,任凭带着秋意的河风吹拂着他的衣衫,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

省城的事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让他无法喘息。

船舱内,李芊芊正小心翼翼地照料着柱子。

柱子脸色苍白,眉头紧锁,显然还在承受着箭伤带来的剧痛。

“陈掌柜,柱子烧得厉害,怕是箭上有毒。”李芊芊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陈皓闻言,立刻走进船舱,伸手探向柱子的额头,滚烫的温度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他迅速从药箱中取出金疮药和退烧的草药,亲自为柱子敷药、熬药。

然而,当他准备翻阅《记事册》时,却发现那本记录着“共济会”章程和成员名单的册子,已经被雨水浸湿,字迹模糊不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