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出发去山东(2/2)
韩牧收回思绪,转头看向她,眼中带着温和的笑意:“婉儿,如今年关将近,我们不如先北上山东。你与你父亲,已一年多未见了吧?正好趁此机会团聚,在山东过个团圆年。我也想去看看忠义军的近况。”
李师婉闻言,眼中顿时绽放出惊喜的光彩,笑容如春花般灿烂:“真的?多谢韩大哥!”她离家日久,对父亲的思念早已深藏心底。
“既如此,那我们便加快脚程。”韩牧笑道,示意三女靠近。待她们聚拢身旁,韩牧体内真元流转,一股柔和却磅礴的真气瞬间涌出,将四人一马笼罩其中。只见他衣袖一挥,轻喝一声:“起!”
四人身形顿时离地,宛如被无形之力托起,倏忽间已升至云端。唐怜儿虽是第二次体验,仍兴奋得惊呼连连,看着脚下迅速变小的山川河流,心中满是新奇。
韩牧驾驭真气,护着三人,一路向北疾飞。脚下山河壮丽,江南水乡的婉约逐渐被北地的辽阔所取代。万里行程,在御风而行之下,不过朝夕之事。
---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山东济南城,经略府内,气氛凝重。
山东路经略使辛肃、淮南东路经略使李从礼,以及忠义军都统制杨铁心,正围坐在沙盘前议事。
屋内大堂炭火盆烧得正旺,驱散了北地的寒意,却驱不散眉宇间的严肃。
杨铁心指着沙盘上标注的敌我态势,沉声汇报:“……金人主力目前仍收缩在河北、中原一带,近期虽有小股游骑骚扰边境,但大规模南下的迹象尚不明显。据探马来报,北边蒙古诸部给他们的压力不小,使其难以全力南顾。我军八万将士,日夜操练,不敢有丝毫懈怠,战力已非昔日可比。”
辛肃面容清癯,目光锐利,他沉吟片刻,道:“即便如此,亦不可掉以轻心。山东乃光复之地,如楔入金国腹心,必为金廷眼中钉肉中刺。朝廷既决意北伐,我山东便是前沿堡垒,不仅要防北边之敌,更要警惕西面中原金军的突袭。”
李从礼接过话头,他气质儒雅,但眉宇间自有疆场历练出的英气:“贤侄所言极是。安顿民生、巩固防务,乃当前要务。此外,还需广派细作,深入中原,联络各地抗金义士,待王师北指,便可里应外合。”
杨铁心重重抱拳:“末将明白!忠义军上下,必誓死守卫山东,为北伐先锋!”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敬重之色,“说起联络义士,末将想起,重阳宫韩真人,此前已广发英雄帖,组建抗金同盟。江湖各大门派,纷纷响应。此举,实为我军一大助力。”
辛肃闻言,脸上露出些许笑意:“的确如此,我此次返鲁,特地去重阳宫拜会过韩前辈。抗金同盟已然初具规模,全真教、少林、丐帮、铁掌帮等派皆已派出高手入驻。韩前辈言道,只待朝廷北伐号角响起,同盟高手便会潜入中原,袭扰金军后方,刺探军情,助我大军一臂之力。”
李从礼感叹道:“没想到韩牧年纪虽轻,然文韬武略,侠肝义胆,实乃国之栋梁。他不仅武功冠绝当代,更心怀天下苍生,所做之事,皆是我等封疆大吏亦觉望尘莫及。有他坐镇武林,号召群雄,实乃大宋之幸。”
杨铁心亦是连连点头:“韩真人之功,确非我等所能及。有武林群雄策应,我军北伐,胜算又添几分。”
三人又商议了一番粮草调配、城防加固等具体事宜,直至夜幕低垂,方才各自散去,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备战之中。
济南城头,“宋”字大旗在凛冽北风中猎猎作响,预示着一场席卷天下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