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射雕:师兄走了,我只好天下无敌 > 第659章 辛弃疾的紧急书信

第659章 辛弃疾的紧急书信(1/2)

目录

夜色如墨,笼罩着重阳宫。大殿之内,烛火通明,将三清神像和空旷的殿宇映照得庄严肃穆,却也投下了许多摇曳不明的阴影,正如此刻悄然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气氛。

一名值守的全真弟子引着辛肃快步走入大殿。

辛肃一眼便看到了立于大殿中央的韩牧。与他两年前在山东所见的那位武功极为高强的少年祖师想比,如今的韩牧依旧是身披紫色道袍,面容平静无波,眼神深邃如古井,周身自然流露出一股渊渟岳峙、不怒自威的气度,那是久居上位、执掌乾坤、且自身修为已臻化境者方能拥有的气象。

辛肃不敢有丝毫怠慢,且不说韩牧同他祖父辛弃疾乃是忘年好友,当初若不是韩牧三到四次相救于他,又传授他高深武学,辛肃恐怕早就死了很多次了。

只见辛肃疾步上前,深深一揖到地,语气恭敬无比:“晚辈辛肃,拜见韩真人!”

他深知,眼前之人不仅是祖父的挚友、抗金事业的重要盟友,更是当今武林公认的魁首,一言可动江湖,其影响力甚至能直达天听,与朝中祖父等人遥相呼应。这份恭敬,发自内心。

韩牧袖袍微微一拂,一股柔和却无法抗拒的气劲便将辛肃托起:“嗯,不错不错,辛小友不必多礼。自山东一别,近两载未见,你果真是沉稳了许多。”

他目光如电,迅速在辛肃身上扫过,见其虽风尘仆仆,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焦虑,但身形挺拔,气息沉凝,显然这两年在军旅之中历练,武功与心性皆有精进,只是脸上多了几分风霜刻画的痕迹。

“听说此前山东局势艰难,你能与杨铁心一同稳住山东的局面,还辛苦你们了。”韩牧先是肯定了一句,随即神色一凝,切入正题。

“对了,辛小友你如此急切星夜赶来,莫非是山东那边又出了大变故?难道是金国大军压境,欲要再度兴兵犯境?”这是韩牧最先想到,也是最担忧的可能。山东乃北伐前沿,若山东有失,则大局被动。

辛肃朝着韩牧恭敬一拜后,他连忙摇头,快速回禀道:“启禀韩真人,山东局势目前尚算稳定。自收复以来,金贼确实屡有反扑之意,多次调兵遣将试图侵犯边境。”

“幸得韩前辈当年举荐的杨铁心杨将军,他勇冠三军,深知兵事,亲自率领忠义军将士据险而守,浴血奋战,已接连击退金兵数次进犯。”

“加之,近一两年来,北方蒙古崛起,铁木真统一各部,兵锋极盛,不断侵袭金国北境,金国如今是两面受敌,焦头烂额,对我大宋确实已有些力不从心,难以倾力来攻。故而山东目前虽小摩擦不断,但大局无虞。”

听闻山东无恙,韩牧心中稍安,但眉头却皱得更紧。既然不是前线军情,那因为何事?辛肃能从山东不顾一切地赶来?

“既非山东军情,贤侄此番前来,所为何事?莫非是辛大人他……”韩牧心中掠过一丝不安。

辛肃再次拱手,声音压低了些:“韩真人,晚辈此行,并非从山东而来。”

“哦?”韩牧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晚辈是从临安府赶来。”辛肃补充道。

“临安?”韩牧更加疑惑。临安是南宋行在,政治中心,与江湖武林虽有关联,但通常自有其运转规则。

辛肃镇守山东,为何会突然去了临安,又从临安如此焦急地来找自己?

辛肃看出韩牧的疑惑,继续解释道:“真人有所不知,大约两个月前,晚辈接到朝廷诏令,命我回京述职,详陈山东防务及忠义军整训事宜。后来,晚辈述职已毕,本欲即刻返回山东备战。”

“然而,就在我准备动身离京的前几日,临安城内,忽然之间,大街小巷,酒肆茶馆,都在疯传一件……一件牵动宫廷的惊天之事。”

他说到这里,语气变得极其凝重,甚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意味。

辛肃下意识地抬眼看了看侍立在殿门附近的几名全真弟子。

韩牧立刻会意,袖袍轻轻一挥,对左右弟子道:“你们先退下,守住殿门,未有召唤,任何人不得靠近。”

“是,师叔祖。”几名弟子躬身领命,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大殿,并轻轻掩上了沉重的殿门。

一时间,偌大的殿内只剩下韩牧与辛肃两人,跳跃的烛火将他们的影子拉长,投在冰冷的青砖地上,气氛变得更加凝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