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朱高炽布谋调兵防大汉,为朱瞻基北逃留下的退路(2/2)
以往朱高煦还能以自身威望将那些意见全部压下去,但这次朱棣的死,尤其是朱高燧的死,肯定会让大汉的那些人想尽心思的让朱高煦同意靖难。
而朱高煦一旦起兵靖难,主攻方向他都能够猜得到。
虽然大明与大汉的疆域对比起来,接壤邻近的地方太多了,但核心的进攻地方,朱高煦绝对会放在江浙一带。
因为这些地方,是大明的核心富裕地带,也是距离京城最近的路线,只要登陆成功,就可以直接向着京城进军。
可现在的问题是,他知道归知道,但没什么可以防范的手段,这才是让他极为无奈的。
大明的火器对比大汉的,有很大差距,除此之外,就是大明的水师在经历了南洋海战之后,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彻底重建完成。
当初精锐的水师尚且在海战上都打不过大汉海军,如今水师更是没有重建完成,怎么和大汉的海军打?
有时候想想,朱高炽都很是委屈,偌大的大明啊,居然被朱高煦从一个弹丸蛮夷之地逐渐发展起来超越,每每想到这些,朱高炽都有一种自己在做梦的感觉。
大明做这些有多难,他自己是非常清楚的。
然而在大汉那里呢?
仿佛什么都没有阻碍一样,各种新奇古怪的玩意,火器的各种改良改进,不断冒出来。
每当他们适应了之后,很快又能刷新他们的认知。
讲道理,朱高煦的那些人才,其实说到底也都是从大明这里带出去的,那些人在大明之时,都还不是最为优秀的人。
可这些人去了大汉之后,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从此变了一个人,大明这里更加优秀的人都愣是遇到重重阻碍难以突破,都需要不少时间才能突破一个壁垒,但很快就会遇到新的壁垒。
朱高炽很是想不通,朱高煦的大汉国,到底是有着什么样的魔力,能够让去的人,发生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来他还想着先发展大明,在打不过朱高煦大汉国的时候,就低调发展,等哪一天大明超越大汉之时,再将那些地方,一一全部纳入大明的实际掌控之中。
可现在,朱瞻基弄巧成拙的逼死了朱高燧,让这一切,都成为泡影。
朱瞻基听着朱高炽说的这些安排,自己也在不断的沉思着。
现在已经彻底平复下来的他,也不得不面对这个他不想面对,甚至让他恐惧的事实。
他不想死,不想被朱高煦杀,想要不死,只能想办法挡住再化解朱高煦的靖难。
朱瞻基思考良久,看向朱高炽。
“爹,我认为如今我们需要加强防备的是江浙一带,以及渤海内湾,这些地方都是大汉最为容易登陆的地方。
另外将火器全面部署在岸上,尤其是火炮。
虽然我们火器的射程不如他,但他们是进攻的一方,总会靠近,只要靠近,我们再开炮,也是一样的效果。
还有一点,那就是骑兵。
大汉想要从海上登陆发起进攻,骑兵定然稀少。
而我们的骑兵众多,哪怕他登陆成功,我们也可以利用骑兵之利!”
朱高炽闻言看着地图,最终却是摇头。
“我打仗的本事或许不如你,但看待局势的本事,我自认还是不差的。
他想要靖难,优先的进攻目标,以及精锐的部署,确实会在你说的这些地方,你在海岸的那些部署,我也认可。
可至于骑兵,你想得太简单了。
战船,也是可以运输战马的,只不过上岸之后需要休养数日时间罢了。
而且在南方,大规模的骑兵想要展开,并不容易,太受地形的限制,如此骑兵规模就难以发挥优势。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你看这里。
库页岛可是也在他手里,他若是派一路大军从这里进入奴儿干都司,你认为那些女真等族的人,他们还会愿意听朝廷的令吗?
这些人不过都是一群见风使舵的墙头草罢了,他们若是不这样做,恐怕都已经被灭干净了。
到时大汉的大军沿着东北南下,北方恐怕都难保。”
朱高炽说到这里,转头凝重的看向朱瞻基,肃声开口。
“北方不可失,不然这仗,更没法打。
如今迁都的事情差不多完成了,只是我还没有过去罢了。
我准备让你去顺天府,你率领骑兵,阻止可能的进攻。
而我留在这里,阻拦大汉。
一南一北,无论哪个地方有失,不至于让我们彻底没有余地。”
朱高炽能够想到的,只有这个法子了。
朱高煦的大汉再强,但主攻只能有一路。
而他登基称帝之后在这里吸引朱高煦的主力大军,朱瞻基若是能够击败朱高煦另外的大军,那还能继续打。
若是朱瞻基不行,他这里即便被攻破,起码还能保留朱瞻基在北。
到时朱瞻基即便想要继续打,也不至于无法还手。
如果朱瞻基不想打,也可以直接北逃,起码可以保命。
他能做的,也只有这样了。
其他的,他也想不出来了。
朱瞻基闻言,犹豫良久,最终在朱高炽的厉声呵斥下,最终同意去往顺天府北平。
待朱瞻基离开,朱高炽当即开始安排起各种事宜。
他可不仅要防备朱高煦,还要准备朱棣与朱高燧的安葬,自己的登基等等事情。
大汉国,此刻的朱高煦还没有得知大明的消息,正因为前方的战事顺利而欣慰。
这次出征的两路大军,都很是顺利,已经攻灭莫斯科公国、基辅公国,以及奥斯曼帝国。
朱瞻壑还在那里处理着占据那些地方后的事务。
而这次,朱高煦的荣耀点也再次获得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