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惜别菩提 奔赴那烂(2/2)
王玄策接着说道:“不仅如此,那烂陀寺的建筑亦是宏伟壮观。寺内有八座大型院落,还有众多的佛塔、经楼、讲堂,藏书丰富,据说各类经典达数百万卷之多。”
李承乾不禁动容:“数百万卷经典,那是何等的震撼。这些经典汇聚了无数智者的智慧,实在令人向往。”
李敬玄也说道:“如此丰富的学术资源,难怪能培养出众多杰出的人才。”
王玄策继续说道:“说到人才,不得不提玄奘大师。当年,玄奘大师历经千辛万苦,长途跋涉来到那烂陀寺,师从戒贤法师,潜心学习佛法长达5年之久。在那期间,他刻苦钻研,精通了诸多佛法教义,还在寺内讲学,声誉传遍印度。”
李承乾听闻,眼中满是崇敬之色:“玄奘大师的事迹,朕早有耳闻。他不畏艰险,西行取经,为大唐带来了珍贵的佛法经典,实乃我大唐的骄傲。”
王玄策点头称是:“正是,玄奘大师在那烂陀寺的学习经历,不仅让他自身的佛法造诣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也为大唐与印度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我们前往那烂陀寺遗址,或许还能寻觅到大师当年留下的些许痕迹。”
李承乾听后,心中涌起一股迫不及待的心情,他再次挥动马鞭,加快了前行的速度:“如此,我们更要加快脚步,去探寻那神秘而辉煌的那烂陀寺遗址。”
随着队伍的前进,夜幕渐渐降临。繁星点点,如同镶嵌在黑色天幕上的璀璨宝石,为他们照亮前行的道路。李承乾抬头仰望星空,心中思索着那烂陀寺曾经的辉煌,想象着即将看到的遗址景象。他深知,那烂陀寺遗址不仅是一座古老学府的遗迹,更是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此次探寻,必将意义非凡。
郭正一、李敬玄与王玄策同样满怀期待,他们深知,即将踏入的那片土地,承载着无数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瑰宝。一路上,众人虽未多言,但心中的期待却如同燃烧的火焰,愈发炽热。
在这静谧的夜晚,马蹄声有节奏地响起,仿佛在为他们的旅程奏响着激昂的乐章。而那烂陀寺遗址,正如同一个神秘的宝藏,在前方等待着李承乾一行去揭开它的面纱,探寻其中的奥秘。
随着夜色渐深,凉风习习,轻轻拂过众人的面庞,带来丝丝清爽。李承乾微微眯起眼睛,感受着这夜晚的宁静与祥和,脑海中却不断浮现出王玄策描述的那烂陀寺盛景。他想象着当年玄奘大师在那巍峨的经楼中翻阅经典,在宽敞的讲堂上与高僧们激烈辩论的场景,心中不禁对这位前辈的智慧与勇气充满敬佩。
“陛下,您看前方,那片树林之后,或许就是那烂陀寺遗址所在的方向了。”王玄策手指前方,打破了夜的宁静。李承乾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影影绰绰,在星光下显得神秘而又诱人。
“真希望能快点到达,一睹那曾经辉煌学府的遗迹。”李承乾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期待。此刻,他仿佛已经穿越时空,看到了那烂陀寺昔日的繁华,莘莘学子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在这里求知若渴,交流思想。而他,也渴望能在这片土地上,汲取古代智慧的养分,为大唐的文化繁荣增添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