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储君 > 第29章 吉隆胜景 石刻传情

第29章 吉隆胜景 石刻传情(1/2)

目录

“山灵钟瑞气,水秀孕华章。”当李承乾一行深入吉隆沟,仿若踏入了一幅天然绘就的绝美画卷,这里的每一寸景致,都似是大自然这位丹青妙手精心雕琢而成,洋溢着如梦如幻的诗意。

李承乾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锦袍,袍角绣着精致的云纹,外披一件淡蓝色的披风,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他头戴一顶白玉冠,冠上镶嵌的宝石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更显其气宇轩昂。此刻,他正漫步于吉隆沟的小径之上,目光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

郭正一身着藏青色的长袍,领口和袖口处用金线绣着细密的花纹,腰间束着一条黑色的腰带,上面镶嵌着一枚温润的玉佩。他跟在李承乾身后,望着四周独特的地貌,不禁感叹道:“陛下,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啊!这吉隆沟当真如仙境一般。”他的脸上满是惊叹之色,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李敬玄身着深灰色的衣袍,显得沉稳而儒雅。他微微仰头,看着那高耸入云的雪山,说道:“是啊,陛下。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实在令人叹为观止。那连绵的雪山,仿若一条玉龙蜿蜒盘踞,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折服。

王玄策身着黑色劲装,身姿矫健。他快步走到李承乾身旁,眼中带着一丝神秘,说道:“陛下,吉隆沟的奇妙之处,远不止于此。这里于大唐和天竺的交流而言,意义非凡,承载着深厚的情谊。”说着,他开始环顾四周,眼神中满是探寻之意。

李承乾一行沿着蜿蜒的溪流前行,溪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仿佛一条流动的银带。溪边的岩石形态各异,有的如卧虎,有的似蟠龙,栩栩如生。远处,雪山倒映在水中,形成一幅绝美的画面。李承乾忍不住停下脚步,静静地欣赏着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心中满是惬意。

郭正一蹲下身子,伸手轻轻触摸着溪水,感受着那清凉的触感,说道:“陛下,这溪水如此清澈,宛如明镜,倒映着这壮丽的山河,实在是美极了。”

李敬玄也笑着说道:“是啊,此情此景,真让人陶醉其中,忘却一切烦恼。”

王玄策在周围仔细探寻着,突然,他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陛下,找到了!”众人赶忙围了过去,只见在一处崖壁下,一块略显斑驳的碑刻静静伫立。碑刻上的字迹虽因岁月的侵蚀有些模糊,但仍能清晰辨认出“大唐天竺使之铭”几个大字。

李承乾神色一凛,快步走到碑刻前,蹲下身子,轻轻拂去碑刻上的尘土。他的动作轻柔而虔诚,仿佛在抚摸着一段珍贵的历史。郭正一、李敬玄和王玄策也纷纷围拢过来,静静地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凝视着碑刻上的文字,眼中满是感慨。他微微皱眉,仔细研读着碑刻上的内容,那专注的神情,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十几年前。许久,他缓缓站起身来,目光中闪烁着感动与坚定,看向王玄策道:“玄策,此碑乃你十几年前出使天竺时所立,时光匆匆,却磨灭不了这碑刻所承载的情谊。”

王玄策恭敬地答道:“陛下,正是。当年我途径此处,有感于大唐与天竺友好交流之重要,便立下此碑,期望为两国情谊留下见证。”

郭正一看着碑刻,动容地说道:“王大人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大唐与天竺的友好往来立下汗马功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