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振作?(1/2)
暴徒如同潮水般涌入。他们首先纵火焚烧粮仓,燃烧的米粒发出噼啪的爆裂声,浓烟带着奇异的焦香弥漫整个战场……
冷泉隆丰亲率旗本队发起反突击。他的太刀连续斩翻五名敌兵,刀锋砍在胄甲上迸出火星。夺回门楼后,他发现守军的尸体被堆砌成临时的壁垒——有些还在微微抽搐。
陶军随即改变战术。内藤家驱赶着俘虏的町民向前冲锋,妇孺的哭嚎声穿透战场的喧嚣。隆丰面无表情地下令弓队无差别射击,箭雨落下时平民与陶军一同倒地。尸体很快堆积成新的障碍,双方踩着尚温的尸身继续厮杀。
酉时初,大手口再度失陷。冷泉隆丰见状立即下令收缩防线。殿军死守本丸最后的甬道,用折断的枪杆和碎石继续搏斗。陶军铁炮队推进至三十步内进行齐射,守军如同割倒的麦子般成片倒下。
隆丰左肩中弹,铅弹撕裂了锁子甲,鲜血很快浸透了衣袖。但他仍以单手持刀格杀突入者,一个陶军武士的首级带着惊愕的表情飞离身躯。
最终防线的崩溃发生在酉时三刻。陶军用炸药炸塌了东南角的土垒,陶家士兵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入。隆丰身中七箭,背靠烧焦的唐梅树继续挥刀力战。陶军足轻围成半圆,长枪反复刺穿他的胴甲。当最后一点生命流逝殆尽时,他的尸身依然倚树而立,断刀深深插进被血水浸透的泥土。
城破后的暴行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陶军士卒砸开仓库,抢夺里面的丝绸和锦缎。为了一匹苏绣,士兵们相互砍杀,断手在货箱间滚动。大内义隆收藏的明瓷被随意摔碎在地,琉璃碎片嵌进抢掠者的脚底,但他们仿佛感觉不到疼痛。文库燃起冲天大火,《礼记》的残页在烈焰中卷曲成灰,带着墨香的黑灰飘落在血泊中。
得到山口城附近自家城砦也随陶军举起反旗的内藤兴盛试图约束自家的武士足轻,但他的令旗被乱兵践踏在泥泞中。杉重矩的亲兵也加入了抢劫,与陶军发生了激烈的械斗。
某个足轻发现了茶器库,用价值连城的天目茶碗舀雨水狂饮。更多人开始纵火烧毁殿舍,火势乘着风势迅速蔓延全城。一座座精美的唐式建筑在烈焰中崩塌,梁柱倒塌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陶隆房骑马冲入御馆时,暴乱已经完全失控。他的督战队遭到乱石攻击,三名执法武士被暴徒推入火场,惨叫声很快被火焰吞没。从奥殿传来绢帛撕裂的声音——士卒们正在争抢义隆的直衣,金线绣制的菊纹被粗暴地扯下,扔进泥水里。
雷暴愈发猛烈。雨水泼进燃烧的殿宇,蒸腾起带着灰烬的浓雾,整个山口城笼罩在一种诡异的水火交融之中。隆房目睹着自己的赤备军蹂躏这座曾经象征西国文明的都城,却无力阻止。每一个试图维持秩序的中层武士都遭到了攻击,军令已经完全失效。
在城外,冷泉隆丰的尸身依然保持着战斗的姿态,雨水不断冲刷着他破裂的胴甲,血水沿着甲片的缝隙流淌,在他脚下汇成淡红色的小溪。他的眼睛依然圆睁,倒映着城中冲天的火光,仿佛还在守护着这座正在死去的城市。
暴徒们甚至开始互相争夺战利品。两个陶军足轻为了一柄镶玉的短刀互相砍杀,最终双双倒在燃烧的殿舍前。一队士兵发现了酒库,砸开酒坛狂饮,随后醉醺醺地加入了对宫殿的破坏。有人用义隆收藏的唐琴砸碎窗棂,琴弦断裂时发出凄厉的哀鸣。
夜幕降临时,火势反而更加猛烈。狂风助长着火焰,整个山口城如同一支巨大的火炬,在暴风雨中疯狂燃烧。陶隆房最终放弃了控制局面的尝试,他独自站在燃烧的大内氏馆前,看着自己亲手造成的这场浩劫,雨水混合着灰烬落在他冰冷的胄甲上。
“大内府大人……我也不想的……不过,你应该还活着吧?等我重新整军,我一定,追到你!”雨声中,陶隆房的自言自语,其他人,听不到……
……
大内义隆早已醒来,却在架笼上一言不发,不管是三条公赖向他致歉,还是大内义尊带着弟弟龟寿丸劝父亲振作,都没有得到大内义隆回应,直到次日,大内家的“转进”队列,来到了法泉寺临时休憩,这座安葬了大内政弘的菩提寺。
在风雨较大的时候,既不能继续行进,又不能做什么断后的布置,整个队伍进退不得的时候,大内义隆终于不再当木偶,带着两个儿子去祭拜先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