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足球小将,今川不息 > 第437章 广陵散和圣歌

第437章 广陵散和圣歌(1/2)

目录

天文二十年八月二十日,辰时。山口城御馆深处,大内义隆从噩梦中惊醒,额际沁着细密的冷汗。远处滚过的闷雷声与记忆中铁炮的轰鸣交织,让他一时分不清虚实。他推开身旁的唐绫被褥,赤足走到桧木窗边,望着高空中南去的乌蓝色云朵——那些云如逆流的鱼鳞,层层叠叠地压向海平面。

“铁炮声?不,只是雷声吧?”他喃喃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棂上精雕的菊纹,“听闻前阵子东国遭到神风,或许过几日就轮到西国了...”话音未落,一道闪电劈开天际,将他的面容映得惨白,而他却浑然不知。

就像他也不知道此刻他曾经最宠信的家臣(陶隆房)和曾经帮他们讨官职、给他们站过台的安艺附庸国众豪族(毛利元就的右马头是大内家推荐的)正在搞大新闻……

侧近小姓伏地轻声道:“三条殿的住所已安排妥当,安排在‘听雨阁’,按您的吩咐备好了明国宣德炉与龙泉青瓷。”

“甚好。”义隆转身时衣摆带倒了案上的《太平记》,书页散开处正好露出“盛者必衰”的字样。他却浑然不觉,只扬声道:“请三条殿来赏明国风物!再召乐师备琴,今日要听《广陵散》——记得用去年隆房献上的那张宋琴‘松风’。”

小姓正要领命而去,义隆又补上一句:“传相良大人与陶隆房,五日后随我共赴茶会。”这称呼的微妙差异让年轻小姓微微一怔。

作为主君称呼臣下,叫相良武任是“大人”,那是尊重;叫陶隆房是本名,却也不是轻蔑,而是亲昵——也不知道陶隆房是否能听到,又能否领会精神了……

待小姓退下,义隆对着铜镜整理衣冠。镜中人虽眼角已生细纹,但眉目间仍存着贵公子的风雅。他对着镜中的自己轻笑:“待我与三条殿商议,请朝廷设西国摄政之位。让隆房去做幕府管领代...陶家本是我大内庶流,他又是尾张守,西国无双之侍大将...想来他闪电,将他的话语吞没在雷声中。

与此同时,百里之外的银山城

暴雨冲刷着城墙上的血渍,毛利家的一文字三星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吉川元春的太刀劈开雨幕,将银山城代最后一名护卫的头盔连带着颅骨斩裂。鲜血混着雨水在他脚边汇成溪流,那具尸体手中还紧握着绣有大内家纹的战旗。

“清点仓库!”元春甩去刀上血珠,对赶来的隆景喊道。他的甲胄上插着七八支断箭,左颊新增的伤口还在渗血,却笑得如同嗅到猎物的年轻豹狼。

小早川隆景踏过满地狼藉,指尖抚过银锭上深刻的大内花押:“每月三千两...”他突然俯身,从尸堆旁拾起半块黍麦烧饼。焦黑的饼身上还留着牙印,与手中银锭的冷光形成残酷对照。

“听说天文二年,父亲获任右马头时...”小早川隆景轻声说着,指尖弹了下银锭,“献给朝廷的礼金才多少?”他忽然提高声量,对着聚集过来的将领们:“如今这般银山,能换多少个右马头?”

城下町突然爆发出呐喊声!残余的大内军借着暴雨发动突袭,三十多名武士突破西门,直扑仓库而来。吉川元春狂笑着迎战,太刀在雨中划出凌厉弧线。某个大内武士的枪尖刺穿他的袖甲,却被他反手拧断脖颈——骨骼碎裂声清晰可闻。

“放箭!”小早川隆景下令。隐藏在橹楼上的毛利弓手齐射,箭矢穿透雨幕将突围者钉死在泥泞中。一个年轻武士临死前仍在嘶吼:“陶将军必会...”话音未落,元春的刀锋已斩飞他的首级。

“我们就是奉你陶将军的命令而举事的啊!”小早川隆景看着飞出的人头低沉道。

暴雨愈烈,冲刷着城砦石墙上的血污。隆景站在天守阁望台,望着城外陆续赶来的盟军——吉川家的赤备队正在清扫战场,小早川水军控制了河道,宍户家的骑兵在追杀溃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